易有三義具體是指那三義其中又蘊含著那些智慧呢?

易有三義具體是指那三義其中又蘊含著那些智慧呢?

也稱周易但都離不開“易”字,那麼這個易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人們常說世事無常易經能夠幫我們掌握未來的變化嗎?

易經所揭示的是人類和自然變化的規律,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通過易經的條理來把握這變化莫測的自然世界呢?

易有三義具體是指那三義呢?

易有三義具體是指那三義其中又蘊含著那些智慧呢?

第一義:簡易

第二義:變易

第三義:不易

從現在開始我沒意見進入了簡易的大門,討論先關問題都要採取陰陽的觀點、加上自然的標準、做合理的判斷。

何為簡易呢?我們舉個例子,筷子,兩根筷子一陰一陽合為一體就是一個太極,使用筷子的時候選定目標然後兩隻筷子一陰一陽一動一靜,把東西夾起來了,這就是所謂的一陰一陽之為道也。如筷子 我們天天用、簡單明瞭、攜帶方便、容易操作等這些都是它本身的特性,所謂簡單就是不要把它的功能搞得太複雜,筷子就是用來加東西的;還有毛筆一直毛筆可以寫粗的細的,可以寫盡天下字或畫盡世間萬物,結構很簡單功能變化無窮。從此可以看出易經的道理看是神秘實則簡易。世間很多看似簡單的事物和現象又蘊含這無窮無盡的功能、道理和哲學,此之為簡易。

何為變易呢?易經最早的時候不叫易經叫“變經”,後來隨著大家知識思維的發展才改為了易經此為其一,其二世間萬物都是在不斷變化中的,但變化又是相對的,比如宇宙一直在變但無論它怎麼變他還是宇宙,我們人也一樣一直在不斷變化中的但無論你怎麼變你還是你;世間變化的是現在和將來,不變的是過去了和現在,現在這一刻處於過去與未來之間,且又一直在變或不變中;任何事物在變的後面必定有不變的一面,河裡的水在變但不變的是水流的規則,不變的是它還是水,這是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則,變是永恆的但每個邊的事物背後又有其不變的規則,也就是一陰一陽一靜一動的規則而陰陽即為易經,所以叫變易。

何為不易呢?正如上面所說,任何事物都如太極,萬事萬物就是太極,它有所變有所不變,它變種有靜,靜中有變。

易有三義具體是指那三義其中又蘊含著那些智慧呢?

萬變不離其宗,變的是現象不變的是本體(實質)

世界上沒有純陰或純陽的物體存在,就想找不到純好純壞的人一樣,因為是不可能存在的,一個人他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就看當時那樣佔主導。

易有三義具體是指那三義其中又蘊含著那些智慧呢?

道可道非常道由此而來

孔子和老子的理論都來源於易經,老子認為所有能說出來的道理都是非常道,那麼常道究竟值得是什麼呢?常到是不可說的,凡是你說的出來的都是非常道,那麼什麼叫常道呢?用今天的話來說就叫做“絕對宇宙”,圓代表圓滿,它是理想狀態下存在的實際上它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一圓他就開始缺了,所以人求圓滿是跟自己過不去,但你非求不可,所以孔子才說:“取法乎上,得乎中”意思就是人要有遠大理想,但理想不可能百分百實現,一般實現一般就不錯了。可是你不能放棄你還是要盡最大努力去實現,這就是盡人事聽天命的由來。由此可以看出不動易經很難了解孔子的話。這裡的絕對宇宙就是易經裡面的“不易”。

絕對狀態下的東西是不變的但是我們是無法觸及的。所以我們生活在這個世上一切都只是相對的,相對的自由,相對的平等,相對的話語權,一定有不滿意的一面,一定有黑暗面的,也就是矛盾永遠是成對出現的,絕對的東西是無法觸及的。所以要學會解放自己,凡事適可而止,不要盲目的去追求一切不切實際的東西,人類絕對自由的事情可能只有死了以後才會

易有三義具體是指那三義其中又蘊含著那些智慧呢?

有,世界上的萬事萬物,變得當中含有不變,不變的當中含有變。

人類最好的智慧就是“以不變應萬變”,不變的是原則,萬變的是現象,我們應該用不變的原則來應付萬變的世界,所謂“內方外圓”的智慧由此而來,只有保持內心原則不變,而外表又要磨得很圓你才可以在這個世上和周圍的環境很好的相處相容;內園外園的是小人絕對是小人,這種人完全沒有原則,沒有底線唯利是圖、有洞就鑽、好處就做;內方外方的人也不行太耿直,太實誠,到處碰壁,到處得罪人也不好;人妥協且不能放棄立場才叫圓通,所以我們應該站在不變的立場要應付萬變才不至於亂變。其實說白一點一個人亦正亦邪、亦好亦壞才叫圓滿。

“難得糊塗”切實就是穿著明白裝糊塗,心裡面很清楚但為了事情有個好的結局很多時候我們要裝糊塗,但如何才能做到難得糊塗呢?

第一、權不離經,權就是權變,經就是經常的守則,不可以變的規矩,也可以說成有原則的應變;一個人沒有原則的變化是很可怕的,但如果一個人死守原則不會變通那也不行。說來說去還是內方外圓的意思。堅守原則,變不變通得看合不合理,合理是檢驗變與不變的標準。

第二、權不損人,所有人權變都不能損害別人的利益,就是不能做損人利己的事。

權不多用,經常變來變去也不好,偶爾變變很正常。經常變基本就成反覆無常了。

以上便是易有三義的簡介,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學習,後續內容將持續更新如感興趣還請關注,有關必回,感謝生命中網絡裡有你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