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延禧攻略》里的反派,我只想說:爾晴,你真的太蠢了

說起《延禧攻略》裡的反派,我們最恨的應該就是爾晴,覺得她狠毒,壞,醜陋,這些都沒錯,但其實她最大的特點是蠢。

明知道傅恆愛瓔珞,她偏偏還要嫁。這個也就算了,究竟嫁給傅恆有她的估計,一是富察家比較面子,二是她喜愛傅恆,做點傻事還有情可原。

最蠢的是,她竟然給傅恆戴綠帽子,試圖用這樣的方法引起他的留意。

她這樣的蠢人還不止一個,現實生活裡,我們也常常會看到,某個女生為了男朋友更注重她,跟其他男人含糊不清,乃至劈腿。有些男生也相同,也會選擇用這一招。

他們覺得這樣就能引起對方注重,再不濟,也算報復了對方。可是發現對方承受不了要分手的時分,他們又痛哭流涕,後悔不已。

對於《延禧攻略》裡的反派,我只想說:爾晴,你真的太蠢了

這就是典型的目光短淺,自認為是,只憑一時意氣,卻不想想自己的方針是什麼。

拿爾晴來說,她是期望傅恆多關懷她多愛她,而且她不想離婚,傅恆寫了休書時,她直接把休書撕了,乃至拿頭往桌子上撞,撞得頭破血流。橫豎,她就是不要離婚,哪怕死也要死在富察家。

假如她對這段婚姻無所謂了,乃至底子不懼離婚,那麼不論多荒誕都沒聯繫,橫豎她能承擔成果嘛。可她偏偏想要這段婚姻,已然想要婚姻,是不是就得為了這個方針去幹事?

明知道傅恆不能承受她不貞,而她又不想離婚,卻偏偏要給傅恆戴綠帽子,戴完了以後又求著複合,這完全就是拎不清啊。

對於《延禧攻略》裡的反派,我只想說:爾晴,你真的太蠢了

她的蠢就蠢在,老是做一些與方針各走各路的工作,做完了才發現承受不了成果,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

所以在做任何工作之前,想一想自己的意圖,這樣才能堅持沉著和清醒。

全部和傅恆牽扯不清的女人,爾晴都怨恨。這個我覺得沒問題,這是正常人的正常反響。

在傅恆房間裡看到女僕青蓮時,爾晴醋意大發,痛打了青蓮,而且拔掉了她的十個指甲。很殘暴,但想想,多少也能瞭解一點。

傅恆對她那麼冷淡,不許她踏進書房半步,卻答應一個女僕進書房,哪個妻子都無法忍,都會妒忌怨恨。

而這次事件,也讓傅恆大發脾氣,還要罵她為青蓮討公道。這天然讓她更不爽。

對於《延禧攻略》裡的反派,我只想說:爾晴,你真的太蠢了

甭說她了,整個富察府的人都認為青蓮是傅恆的人,老夫人乃至有讓傅恆把青蓮收房的打算。關於爾晴來說,除了妒忌怨恨,青蓮的存在還是一種要挾,讓她很沒有安全感。

所以,當在水池邊看到青蓮把小少爺從水中救起來的時分,她當即誣陷青蓮要暗殺少爺,竟然把少爺推入水中。

這一步棋還是挺高超的,關於競爭對手兼情敵,有必要要想方法除去,否則自己位置不保。

後邊更高超,她不但除去了青蓮,還跟傅恆說,給青蓮擇了一門好婚事,還會準備一份陪嫁品,把她風風光光地嫁出去。

這一招,在傅恆心裡是加分的,傅恆看她的眼光都溫順了許多,而且讓她做主去處理這件工作。

假如她真的把青蓮嫁掉,就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工作,既除了情敵,又俘虜了傅恆的心。一個現已嫁出去的女僕,對她也構不成什麼要挾。

意圖到達,多完美。

可她偏偏要趕盡殺絕,明著嫁青蓮,背地裡卻把她賣到暗娼館,逼得青蓮吞金自殺。

對於《延禧攻略》裡的反派,我只想說:爾晴,你真的太蠢了

由於這件事,傅恆對她完全絕望,所以寫了一封休書,無論如何要把她送走。

意圖現已到達的情況下,偏偏還要更近一步,逼得人無路可走,這是狠毒,也是愚蠢。成果就是功敗垂成,前面全部的努力都白費了。

這讓我想到劉娥,“狸貓換太子”,我們都認為她是這件工作的主人公,事實上,這個故事僅僅文學臆造,巧合的是,宋仁宗的確不是劉娥親生,所以她才成了主人公。

宋仁宗是劉娥的侍女所生,不過孩子出世後就成了劉娥的孩子,算是典型的借腹 生子。在古代皇宮,這樣的工作也不稀罕,究竟,皇后算是全部皇子的母親。

僅僅,為了和皇上聯繫更親密,這件工作一直是保密的,宋仁宗也一直認為劉娥是自己的親生母親。

按照宮鬥劇的套路,或者按照爾晴的智商,應該是當即殺了這位侍女,這樣,隱秘就永久不會被外人知道了。

可是劉娥並沒有殺這位侍女,還封她做了宸妃,後來這位宸妃逝世,有人跟劉娥說,要把宸妃面朝下,嘴裡塞上糠,意即永久不能開口。

劉娥的做法卻是給宸妃穿上皇后的服飾,全部陪葬用品也是一品夫人的標準。

一個厚道的侍女,對自己毫無要挾,何必一定要殺掉呢?就算殺掉,隱秘也相同有洩露的危險。現在她死了,更是沒有任何要挾,又何必要苛待呢?

這就是劉娥拎得清的地方,意圖到達,就不再更近一步謀人性命,保存一點點好心。

而這一點點好心,很快給了她報答。

對於《延禧攻略》裡的反派,我只想說:爾晴,你真的太蠢了

劉娥逝世後,許多人到仁宗面前揭秘,說劉娥不是他的親生母親,而且暗殺了他的生母。

宋仁宗當即派人去查,本相是生母被善待。於是他對劉娥更加敬仰,給了劉娥最好的封號,以及全部好的待遇,事事都把劉娥排在親生母親之前。乃至,後來許多大臣說劉娥的壞話,他也一概不聽,乃至下詣不許人再談論。

假如宋仁宗查出來的本相,是生母的確被劉娥所殺,而且嘴裡塞糠,可想而知劉娥會有怎樣的待遇。

這個世界現已不喜愛白蓮花,我們喜愛的是黑蓮花,有仇就報,不亂做好人。但與此同時,也不要亂做壞人,特別是拎不清的壞人,每次做惡都把自己推入深淵,像爾晴那樣,真的因小失大。

在意圖到達時,保存一點點好心,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利大於弊。

不要覺得仁慈沒用,假如用好了,也是一種才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