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差距最小的是智商,差距最大的是堅持!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人與人之間差距最小的是智商,差距最大的是堅持!

1.

好多年之前,差不多是暑假的時候,去清華園遛彎。

天熱外加有些走累了,找了一處納涼歇息,一個小女孩走到我面前,問我需不需要導遊,我笑著說不用了。

小女孩又說了句:"姐姐,是免費的哦。"

我接著說:"謝謝你,我對這相對比較熟悉,我自己逛就可以嘍,你可以去服務更需要導遊的人哦。"

因為天熱也沒什麼人,小女孩後來坐在了我旁邊的位置!

於是跟她攀談起來,我問她:"你是為什麼而考清華的!"

她說,在上初中的時候,她的爸爸媽媽帶她來的清華園,她覺得清華好漂亮、好大呀!

當時她還碰到了一些清華畢業的學生,在校園裡拍照,她覺得好神氣呢。

於是她就在心裡暗暗發誓,今後一定要努力,考上清華!

可當時她的學習成績並不是特別好,為了心中清華園的夢想,她不停地努力努力,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看看那些曾經拍的照片!

後來她如願考上了,她之所以當志願者,就是希望通過她對清華園的講解,能讓更多的人更深入瞭解清華。

她特別喜歡給帶孩子的家長做導遊,她希望通過她的講解能讓更多的孩子喜歡上清華,也能在心中種下一顆清華夢的種子!

2.

傑出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我們都不陌生,他曾經被校長認為是一個什麼都不會有作為的笨學生。

而就是這樣的一個笨學生卻成為了現代物理學的創始人跟奠基人。

小阿爾博特·愛因斯坦出生後,他的父母跟每個當爸媽的人一樣,對他寄託了全部的希冀。

然而,這個承載父母全部希冀的可愛孩子,在別人都會開口說話時,三歲的愛因斯坦卻只會咿呀學語。

比他小兩歲的妹妹都已經會開口說話了,可他說起話來依然還是支支吾吾,完全說不連貫……

直到10歲,父母才把他送到學校去學習。

可是在學校裡,愛因斯坦依然是同學跟老師嘲笑的對象,大家稱呼他為"笨傢伙"。

學校對於學生上下課都會按照軍事口令來執行,而愛因斯坦卻反應遲鈍,經常會被老師訓斥。

還有一次他們上手工課,老師特意從一堆作品中,挑出來一張並不是很好看的椅子跟大家說:"這是我見過的世界上最糟糕的椅子!"

在同學們鬨堂大笑聲中,愛因斯坦漲紅了臉說:"這是我的第三張椅子,我已經在這之前做過兩張椅子了。

雖然還是很不好看,但是卻比之前的好多了!"在愛因斯坦的成長過程中,他受盡了別人的譏諷與侮辱。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笨傢伙",通過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堅持,最終考取了蘇黎世大學,並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

愛因斯坦不但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還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

3.

«嚮往的生活»有一期,小提琴大師呂思清來到了蘑菇屋。這讓一項對小提琴很有自信的劉憲華緊張而惶恐。

最後在大家的鼓勵之下,劉憲華和呂思清合奏了《梁祝》。

合奏過後,眾人都陶醉在宛若天籟音樂裡無法自拔。

呂思清這個被為傑出天才的小提琴家,在17歲時就獲得了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的冠軍。

而他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被譽為當今最佳版本!

一次採訪記者問他練琴的經歷,他坦言他也有過痛苦的經歷,沒有人會說學音樂的過程是愉悅的。

而且印象中音樂家似乎都是痛苦的,大多都窮困潦倒。

但最重要的是堅持,不辛苦,無收穫,苦盡也不會甘來!他還說:“一萬小時定律是經過實驗驗證的,練得最勤奮的人成績最好。

任何一個行業想要成功,勤奮練習都是必不可少的。"

古話雲:"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無論天資多麼聰慧,缺少了後天的學習與努力,也難免會變成傷仲永!

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