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采錄」譚純慧:不忘初心,志願助殘永遠在路上

提起譚純慧的名字在錦州市可謂家喻戶曉。他的身高只有96公分,為全國首例“瓷娃娃”病患者。他不能行走,也沒上過學,但在52載春秋裡卻靠自立自強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生奇蹟——活下來、自學文化、拿到大專學歷,寫作,成為世界級網站的總監,還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2001年九月,譚純慧的自強事蹟得到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的報道。2002年,被授予“錦州市殘疾人自強標兵”,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五十多次得到央視及國內各大電視臺和門戶網站的宣傳報道。2008年榮獲全國首屆互聯網“感動中國”人物,2014 年度 “錦州好人”,2017年度“遼寧好人”,第二屆“遼寧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楷模,錦州市“最佳志願者”“自強模範”等光榮稱號。

「风采录」谭纯慧:不忘初心,志愿助残永远在路上

2011年9月27日,譚純慧發起成立東北第一家旨在關注罕見病患者,公益社會的草根民間公益草根組織--錦州市瓷娃娃愛心協會,2013年獲得國家正式註冊,成為公益性民間社團。

譚純慧患有先天性成骨發育不全症。15歲前他的每一天都是在無盡的痛苦中渡過的,身上的石膏與繃帶總是不斷,有時連咳嗽一聲都有被震斷的危險,醫生們雖然看不出這是什麼病但是卻下了“活不過一歲”的斷言。

由於身體的緣故,譚純慧顯然無法走進校門象其他孩子那樣讀書,於是他就利用自己那過耳不忘的驚人記憶力將廣播中易記的內容印在腦子裡,等拿到報紙後再“對號入座”,同時父親還教會他用漢語拼音查字典的方法。天長日久,到了十歲以後譚純慧竟然能讀懂長篇小說。

九歲以後譚純慧開始潛心於練習寫作,同時攻讀日文。19歲時承擔了為一所高校的科研項目翻譯日文資料的任務,他經過一連三個多月的苦戰完成了十幾萬字的翻譯任務,後來該項目獲得了省級科技成果獎,他也受到了項目組專家的高度評價。

1984年他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函授班破格錄取,1986年在近三百名學員中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外國文學函授畢業證書。在各類媒體上發表散文、雜文等上萬篇,數百萬字,其中得到省市級獎勵的作品就有近百篇。

譚純慧時刻以自己的言行積極參予社區樓院的文明建設,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他充分利用自身經常接觸電臺、報刊和互聯網的條件,建起了為小區居民服務的QQ群宣傳國內外的時事新聞,另一方面則把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停水停電等通知及時發佈出去,提醒居民作好準備。

譚純慧長期關注城市的軟硬環境建設問題,早在2001年時他撰寫的《關於如何強化政府管理職能提高市民素質之初探》以及《夯實“文化強市”基礎 多形式繁榮社區文化》兩篇論文就受到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與肯定。

「风采录」谭纯慧:不忘初心,志愿助残永远在路上

多年來,譚純慧克服身體不便和生活上的巨大壓力長期堅持做公益,併發起成立了瓷娃娃愛心協會。協會成立以來,實施的壹基金“罕見病家庭職業技能培訓”項目使得四十個貧困家庭學到了手工編織的技能,《罕見病兒童家庭助學項目》獲得東北三省項目金獎,《金翅膀》項目不僅幫助許多罕見病殘疾人走進生活走向社會,還將多名佼佼者推上了央視等國家級媒體,讓更多的人瞭解並學習他們的堅強精神,讓殘疾人獲得存在感,共幫助各類貧困家庭和個人達100多個。

在四川雅安地區發生強烈地震後,他為災區募集到救災款和藥品兩萬元,並在楊瀾公益團隊的協助下分發到災民手中。六年多來譚純慧共募集款物近70多萬元以“點對點”的方式救助了20多名危重病殘人,將四人從生死線上拉了回來,使7名重殘人具備了一定的生活和學習能力,服務的足跡也從市內到邊遠貧困山區,南至雲南北至黑龍江。截止目前,幫助的人數已經超過100多人。

2017年七一前夕瓷娃娃協會成立了獨立的黨支部,譚純慧作為一名黨員自覺發揮先鋒帶頭作用,在協會黨支部和上級黨委的領導響應黨中央關於“精準扶貧”的號召,與市委組織部扶貧工作隊駐村書記取得聯繫,先後對義縣的兩戶身患殘疾的“建檔立卡”戶實施救助,其中為腦癱患者蔡瑩瑩家庭捐贈的四隻種羊當年就產下了六隻羊羔,達到脫貧標準。2018年三月,在雷鋒紀念日之際協會積極響應省市組織的“跟著郭明義學雷鋒”的號召,為一位義縣的“精準扶貧戶”捐贈了價值六千元的種牛。

2018年春天,當地有一位遼寧好人稱號的獲得省因為早產導致雙胞胎女兒生命受到威脅,需要不斷地進行搶救,但是家裡已經拿不出錢來治療,孩子危在旦夕。譚純慧獲悉這一情況後立即發出了“好人幫好人”的倡議書,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響應,一筆筆愛心款的到來終於使孩子脫離了危險。此事發生後引起了地方黨委的高度重視,並迅速出臺了相應文件對先進人物遇到重大困難時給予特殊保障的政策。

愛出者,愛返!從得到幫助,收穫愛心,到幫助病友,傳遞愛心,從幫助罕見病病友到幫助先心病患者、資助貧困學生,家喻戶曉的譚純慧和錦州瓷娃娃愛心協會,用愛心、善舉,溫暖著這座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