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新動脈:機場快線

從地鐵到市域鐵路,上海的交通網絡終於和國際接軌。

市域鐵路是什麼?類似日本的JR,上海目前僅金鐵一條。在主城地鐵量稱霸全球之際,最適合郊區交通的樞紐卻少得可憐。

“一軸雙廊”是上海的未來,一切規劃都圍繞此展開。軸是黃浦江,雙廊是虹橋、張江。連接兩頭的,就是機場快線。

上海並非沒有機場聯絡線,2號線便是。不過,地鐵式的設站看上去更像慢線,保證了居民出行,卻犧牲了雙廊的通勤效率。

這也是為什麼快線從最開始,就決定用鐵路制。未來上海最大的基建,西面虹橋樞紐(基本建成),東面浦東樞紐(東站規劃中),快線串聯與黃浦江構成十字形。

機場快線的最初走向,虹橋—南站—世博園—龍陽路—迪士尼—祝橋。如今,線路沿滬杭客專東側,行走春申塘、外環線,途徑設站虹橋、中春路、景洪路、三林南、康橋、迪士尼、祝橋。

很明顯,快線重心南傾。經過15-16年的樓市暴漲,最初走向的收儲、開發成本大幅提升,可能倒逼當局下移路線。最受益的區塊,景洪路、三林南、康橋,這三個不毛之地。

上海的新動脈:機場快線

為什麼是這三個區域?要知道,上海2035年將建設成為全球卓越城市。在既有產業飽和的環境下,尋找新興產業擺在了規劃者面前。

仔細看著三個站點,景洪路北面不遠處是徐匯濱江,三林南向上是前灘,康橋則已被劃入張江科學城範圍。如果算上中春路,那就是大虹橋。

可以這麼說,機場快線是新時代的延安高架—世紀大道軸線。每個站點指向上海未來的新興產業集聚地——大虹橋、徐匯濱江、前灘、張江。

這下懂了吧,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幾個地塊。

景洪路,北貼外環線,已有施工地鐵15號景洪路站。我們在15號專題篇講過,紫竹、真如是最大受益開發地。真如早在虹橋輻射範圍,紫竹的科創地位僅次張江,快線在莘莊南換乘,虹橋效應外溢到南閔行。

三林南,顧名思義,為的就是前灘。機場快線2020年左右通車,彼時前灘商務中心肯定崛起。至於康橋,輻射的是“御橋—張江”一帶,與莘莊南是相同思路。

康橋,張江向南的第一承接地。御橋新盤開盤時,不少開發商打出張江旗號。未來,康橋會接過這面大旗,並終將成為大張江的一部分。

如果沿線置業,機場快線無疑是最佳的上車指南。兩端的虹橋、祝橋,中間的景洪路、康橋,都是買樓的首選。而且,快線預期和15號、19號、21號換乘,周浦也將迅速看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