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简 介

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常平安

号虚静斋主、见山堂主;少林寺居士,法号延境。生於河南新郑。1984年毕业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协理事、河南省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郑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大学河南校友会会长、山东大学现代传媒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並担任《美术学刊》杂志总编,河南省美协《美术年鉴》副主编,河南卫视“华豫之门”书画鉴评专家、公共频道“翰墨缘”评论专家,以及多个大学的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发表文学作品、书画评论、新闻通讯数百篇,出版有《雅文化——书法世界》、《常平安书法》、《常平安书画集》、《平安书法》、《虚静斋艺丛》等书。先後在聊城、济南、新郑、邹城举办个人书画展。

书法工於楷、行、隶、草,尤以章草为最;绘画工花鸟,其“残荷”独树一帜;美术评论,以见解独到享誉画坛。

书籍欣赏

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平安书法》封皮

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平安书法》内文

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平安书法》内文

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平安书法》内文

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平安书法》内文

此书全程由天外天团队设计印刷,如有需要,请联系 ↓

电话:0371-55056954 18937620540

网址:http://www.zztwt.com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园区创艺中心7楼35号(北三环与西三环交叉口东南角)

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亦文亦书亦画 大儒大雅大美

——记著名书画家、美术评论家常平安

朱广志

常平安先生是个全才,多才多艺。他学识渊博,文采逸群,诗文、书画、艺理皆通,且有独到见解,个性鲜明。他的艺术成就、艺术造诣以及个人魅力,已成为当今书画艺术界引人注目的亮点。

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在艺术道路上,常平安先生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说:“一个人一生干不了很多事,很多也不一定成功,但只要坚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永不放弃,梦想就能成真。从事书画艺术要去除浮躁心态,不汲汲于名利,不斤斤于得失,还要心无旁骛、志存高远,以一种自由的心境进行创作,才能臻于化境,产出精品。”

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常平安先生认为,学习书法,临摹是前提,重要的是写出自己的特色,要在古人和现代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必须多研究、多感悟,吸收共性,创造个性。书法讲究气韵,写字时一定全力以赴,一气呵成,这样才能达到以富有韵律感的线条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目的。尤其是草书,非“精熟”不可为之。既要精熟涵纳楷、行、隶、篆笔意,而且又精熟汉字草法,既要胸有恢弘章法,还要心有善变的墨法,既要重使转和流畅,又要重节律和气韵,从而达到传统与创新、思想内容与书法艺术的高度统一。

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老子的“大巧若拙”,明末思想家、书法家傅山的“四宁四毋”,都是在说艺术的特色,倡导艺术的个性。拙也好,丑也罢,艺术就是艺术,作品就是一切,只有作品才是硬道理,即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常平安先生深知:对书法家来说,创作出被社会认可、符合时代审美标准的作品才是重要的。

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常平安先生篆、隶、章草、楷书皆有佳作,写得最多的是章草,最有成就的也是章草。他认为学书先养气、养正气、养真气、养雅气、养风流气、养学究气。在创作中,他追求简约空灵、自然淳朴,讲求正与倾、直与欹、密与疏、厚与逸的巧妙结合,在俯仰欹正间圆缺相让,以气为底色,既体现雄强劲健的风格,又充满着流动的韵律之美。凭借他多年的书法功力,书法艺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豪放与潇洒并举,虚空与旷远相融,不造作,不矜持,达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境界。

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常平安先生称,书画艺术要讲究来路,讲出处,讲经典,讲传承。他的章草书法之美,宛若无言而有诗篇之意蕴,无动而有舞蹈之神形,无色而有绘画之斑斓,无声而有音乐之旋律。品之,其作品尽脱俗气,清新自然,洒脱劲健,境界高远,禅味尽出,给人以“虚静”之感。观之,其作品不仅是一幅惊涛拍岸、群岭逶迤、星罗棋布的空间构图,更是一曲时间展开、飘逸灵动、惟妙惟肖的飞天墨舞,于飞动之中蕴含沉静,于流变之中积蓄刚健,于形象之中彰显哲理,笔不动意不动,笔若走意先行,化实为虚,动静相宜,含蓄内敛,刚柔相济,把自己的一怀情愫倾泻而出,文静中透着雅气,流露出浓浓的书卷味,令观赏者心灵震颤、激动不已。

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荷花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誉为“花中君子”。因而,画家们多以荷花为题材,其目的绝不仅仅为了表现花的形象自身,而是借物象以抒情,荷花由抽芽到茂盛再到凋零,经历四季的变化,各个时期可谓各具千秋,绝大部分画家都会选择画盛开的荷花,荷叶青青,荷花娇艳。而常平安先生却选择画残荷,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画出了残荷的美、残荷的韵、残荷的神、残荷的梦。他说,残荷无言,意韵犹在。“雨洗铅华不染尘”,残荷虽然退去了鲜活的光泽、亮丽的身姿,但换来的却是玉壶冰魄,“冰封雪掩护娇魂”。虽然“目阅残蓬怜瘦影”,但却有了刚毅的张力和不卑不亢,老而弥坚的傲骨。虽然“凌乱寒塘谁与顾”,但衰败的荷茎,依旧固执地在寒潭里坚守着,这就是生命的力量。领悟这维纳斯女神一样的残缺之美,甚至超出了所谓的完美无缺。

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在常平安先生眼里,残荷有它自己独特的美,而且美得让人惊心动魄。残荷,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承载着生命的重负,进入一个养精蓄锐的从容和顽强,孕育着下一个新的开始。残荷还以自己的生命意象,向人们、向世间诠释着时间、历史、哲学和希望,满蓄着生命不息、悄然待发的禅意。

常平安先生的荷花已自成一家,有个性、有深度,在绘画领域得到了业界同行们的认可。他笔下的残荷昂扬与从容,以诗意的笔触把残荷那种独有的风骨和神韵,残荷饱经风霜、淡然娴静的秉性和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残荷内在的精神美,给人以独特的美感。也让我们从中感悟出了面对人生和对待生命的哲理。就算人生处于逆境中,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就像人们行将老去的生命,也应有一种别样的美。

特别推荐「常平安」——天外天推荐艺术家系列第675期

常平安先生虽躬耕于书画之园圃,追恋的却是一种人生超脱的品格和境界,爱好写作,喜研文史,善于思索。多年来,他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文艺评论、经济论文、新闻通讯千余篇,出版了《应用写作概论》(合作)、《常平安硬笔书法》、《雅文化·书法世界》、《虚静斋艺丛》等书。美术评论和书画理论文章在《美术》、《画刊》、《国画家》、《美术界》、《美术报》等多种国家级专业报刊上发表。

常平安先生还是一个崇道之人,自命为虚静斋主,同时又皈依佛门,被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纳为弟子,赐法号延境。一个人内心真正向佛,他一定是向善的。他很关心需要帮助的人,他说,每天多说一句善言,多做一件好事,所有的小善举,就会成为大大的功德。信佛之人从身边小事做起,孝敬父母、爱护子女、和睦邻里、助人解困,这就是我们每天拜的佛。佛,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常平安先生很正直,有抱负,有担当,有才能,这在他的诗词、文章,以及他的书画作品里都能看得出来。所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他不为流行个性和时尚的诱惑所动,而是深入传统,在作品的质量、内涵的丰富性上不断超越自我,追求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显得卓尔不群,个性十足,令人钦佩。

我们坚信,常平安先生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定会创作更多深受人们喜爱的精品佳作!

作者系《大地之光》杂志编委、大河美术网特约评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