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看病的理想與現實

“之所以選擇出國看病,主要就是衝著美國的那些新藥、新技術,或者是美國的大牌專家。”對於出國看病患者,中美跨境醫療領航者漢鼎好醫友提醒道:出國看病切莫盲目跟風,否則可能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出國看病的理想與現實

為何去了美國大醫院,也未必能看大牌專家

“美國哪家醫院好就去哪。”基於國內看病經驗,這幾乎是出國看病患者必問的問題。而中介則抓住了患者這一心理,總是推薦美國固定的幾家大醫院。真實情況是怎樣呢?

在國內,好醫生往往聚集在大醫院。但在美國,醫生是“自由身”,他們和醫院只是協作關係,可同時與多家醫院合作,多數醫生都有私人診所。而醫院則主要提供手術場地、設備以及急診、住院服務。因此,在美國看病,你要選的是醫生,而不是哪家醫院。出國看病中介只能通過醫院國際部預約醫生,自主權完全在醫生手中,患者只能被動等候。

美國大醫院的確有不少大牌專家,但那些“大咖”主要忙著做科研,看診的時間有限,並且會在自己的診所優先服務。即便約到,可能是幾個月後的事了,癌症等重症病人耗不起。想要儘快就診,只能找小醫生。患者住院後也是年輕住院醫生在一線。

並且,美國大醫院人員、管理成本十分高昂,這些都會轉嫁到患者的醫療費上。特別是自費的出國看病患者,由於沒有美國醫保,只能付出真金白銀。事實上,美國90%的醫療服務是在醫院體系外進行的,絕大多數美國人看病,都是通過家庭醫生直接預約專家,在醫生診所看。

最新最好的藥,你卻可能用不上

對於出國看病的患者來說,美國領先全球的新藥、新技術是最吸引他們因素之一。在已上市的靶向藥物中,僅有約1/4的藥物在中國上市。以中美兩國現有的肺癌靶向藥種類及上市時間看,我國存在嚴重侷限性和滯後性,大部分美國新靶向藥,尚未在中國上市。

出國看病者絕大多數都是疑難重症患者,一些中介利用患者的求生欲,不顧實際病情及個體差異,不負責任地鼓吹海外醫療,過度渲染既往出國看病“重獲新生”的個案。事實上,美國醫療也並非“包治百病”,只是為患者多提供了一重選擇。此前,海南一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胃腸道間質瘤患者,在某頗具規模的中介慫恿下,飛往美國一家知名癌症中心就醫,希望能用上新的靶向藥。可到了美國後才知,這種新藥尚未獲批間質瘤的適應症。回國後一個月,她的病情便復發了,落得人財兩空。

然而,靶向藥並非萬能“神藥”,都有其適應症,不一定適用於所有患者。因此,最好先諮詢美國權威專家,獲取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目前,出國看病的經濟、精力、時間門檻仍較高,大部分患者其實並不具備出國看病的條件。國際遠程會診的誕生,提供了海外醫療本土化、平民化的“快捷方式”。

什麼是遠程會診https://www.haoeyou.com/sinousremoteconsulta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