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單身更易患心腦血管病?單身狗表示不背這個鍋

七夕,又到了虐狗的日子,連科學家也加入了“戰團”。

扎心了!單身更易患心腦血管病?單身狗表示不背這個鍋

日前,國際醫學期刊Hearth發表了一篇薈萃分析:結果顯示,婚姻可有效延緩心臟病/中風的進展,並降低心臟病死亡風險。

心腦血管疾病是由於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所引起的心血管和腦血管的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的一個統稱,主要包括心臟病、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冠心病、中風等。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健康報告》指出,在全球疾病的死因中,心腦血管疾病排在首位。根據美國CDC報道,每年約有61萬人死於心臟病。

目前,已證實心血管疾病與年齡、性別、高血壓、膽固醇、吸菸以及糖尿病等風險因素有關。

這次由英國皇家斯托克大學的醫學團隊主導的研究,對1963年至2015年的34項探索婚姻與心腦血管疾病關係的研究隊列進了薈萃分析,分析對象胃42~77歲人群,涉及包括中國在內的14個國家,總共接近200萬人。數據顯示,單身人群(未婚/離婚/喪偶)與已婚人群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了42%,患冠心病的風險高出了16%。未婚人群心臟病死亡風險上升43%,腦卒中死亡風險上升55%;離婚人士的腦卒中死亡風險會飆升高達200%。

有人欺負單身狗啦,有沒有人做主啊!

還真有人闢“謠”!一項來自芬蘭的研究指出:未婚並不是心腦血管病的成因!

扎心了!單身更易患心腦血管病?單身狗表示不背這個鍋

這項研究對1.5萬人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與同齡人相比,無論是男女,單身者發生心血管病的風險比已婚人士要高出60%左右,單身者死於心肌梗死的風險也比已婚人士高60%~170%左右。這些研究結論似乎都告訴我們,婚姻簡直是幫助我們抵抗心腦血管疾病的“神盾”。但其實,以上這些研究只能證明是否結婚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不能證明其因果性。心血管疾病本質上更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有關。

已婚與未婚只是影響了獨立的危險因素後,進而影響心腦血管病的“表現”,而並不是“原因”。比如說,已婚人群較未婚人群生活更加規律、夫妻雙方互相照顧、督促運動、踐行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有子女的家庭還會為了子女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等,這些都使得已婚人群情況更好一些。所以,只要你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即使未婚,也是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患病風險的。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1、控制情緒:保持樂觀情緒,防止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激動和疲勞。

2、適量運動:每天堅持30分鐘的運動,運動強度以不使身體感到疲憊為宜。

3、戒菸、戒酒。

4、合理飲食: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魚類。控制糖分攝入量,根據最新版《膳食指南》中提出的“控糖”指導,人體每天攝入糖應該低於50克,最好不高於25克(約6茶匙)。高血壓、冠心病患者飲食堅持以清淡為主,嚴格控制食鹽的攝入(每人每天少於5克)。

5、規律生活:妥善安排睡眠與休息時間,看電視、玩遊戲均不能過晚。保持理想的體重,使體重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2]小於24。

對於這個話題,如果想了解更多,歡迎隨時來撩!

[1] Marriage may lower risk of heart attack, stroke, study suggests

[2] Marital statu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心血管專家https://www.haoeyou.com/xinxueguanzhuanji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