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從立秋那一天開始,北方人都會講究貼秋膘!

可是我們並不清楚,到底為什麼要貼秋膘呢?

夏季由於天氣及心情等原因,我們的身體一直呈消耗的趨勢,會感到食慾不振、體質下降,所以要在立秋開始補起來。

然而,現在我們的飲食越來越豐富,每天吃油膩的食物,低頭看看自己超標的小肚腩。這秋膘補得著實扎心!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現代,我們實在沒有必要過多貼秋膘,因為每天攝入的蛋白質、脂肪很充足,甚至已經嚴重超標!尤其是40歲以上的中年人,普遍呈現肥胖的趨勢,所以在還是不要盲目地去貼秋膘,補多了反而要去減一減。

1

我的秋膘究竟從哪裡來的?

1、季節的交替,使人體能量需求變化。

入秋後我們的食慾普遍比夏季又說改善,加之氣溫變化逐漸涼爽,人體的基礎代謝率就會比夏季有所降低。此外,多數人在秋冬後情緒漸趨穩定,沒有了夏季的躁動不安,使身體在同等條件下,能量更易在體內蓄積成脂肪,形成秋膘。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2、季節導致食物本身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秋天是大豐收的季節。入秋後食物種類會更趨豐富,在大自然的規律中,秋天的動植物有更多肥美的營養價值,特別是動物類食物在秋冬其脂肪營養素的含量會增加(是不是瞬間也想到了自己……),雖然這是優質的一面,但如果我們不懂如何選擇,則會使食物結構中飽和脂肪食物更易超標。

3、秋冬季是節假日最多的季節。

這個小編就不過多解釋了,一過節親朋好友自然聚餐少不了,吃好、玩好基本是主導思想。假期一過,秋膘不上身簡直是開玩笑!過了節,一不小心就臉圓了……肥胖這事兒真是不經意就惹上了身!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其實肥胖不只是肥胖,肥胖其實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特點就是體內脂肪細胞的體積和細胞數增加,脂肪在體內各處沉積,並導致體脂佔體重比例異常升高。而單純性肥胖常與遺傳、飲食、心理等因素有關,而腸道菌群紊亂導致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2

究竟啥是腸道菌群?

腸道菌群,是人體腸道的正常微生物。人體腸道內寄生著約10萬億個細菌,它們和我們一起生活,參與我們體內的代謝活動,還能影響體重和消化能力、幫助抵禦感染、降低自體免疫疾病的患病風險。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人體腸道內的微生物中,超過99%都是細菌,有500~1000個不同的種類。這些數目龐大的細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有益菌

就是各種廣告裡所說的益生菌(比如你常喝的養樂多),主要是各種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能夠參與食物消化,併合成維生素,促進腸道蠕動,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長,分解毒害物質。

有害菌

潛藏在腸道里的致病菌,數量一旦失控就會大量生長,從而引發多種疾病。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中性菌

即具有雙重作用的細菌,如大腸桿菌、腸球菌等,在正常情況下對健康有益,但是如果增殖失控就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人體的健康與腸道內的益生菌群結構息息相關。腸道菌群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通過個體的適應和自然選擇,始終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中,形成一個互相依存,相互制約的系統,因此,人體在正常情況下,菌群結構相對穩定,對宿主表現為不致病。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有研究指出,

體魄強健的人腸道內有益菌的比例達到70%,

普通人則是25%,

便秘人群減少到15%,

而癌症病人腸道內的益生菌的比例只有10%。

3

影響秋膘的關鍵因素其實在於腸道菌群!

我們看一個人的一生:胎兒出生,是以無菌的狀態來;隨著接觸環境,菌群逐漸建立,最初比較單一;然後開始吃固體食物,菌群變複雜;成年是菌群組成最穩定的階段,不容易隨各種外在因素改變,哪怕改變了,也很快會回到動態平衡;老了退休了,菌群又變不穩定,甚至很脆弱,容易因為身體的風吹草動而崩塌。

腸道菌群作為環境因素,與宿主相互作用,在肥胖的發生中發揮重要作用。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當然,這少不了科學的驗證!

一項研究顯示,肥胖與腸道細菌有著密切的關係,

其影響甚至要大於過度飲食、鍛鍊太少或者是遺傳因素。

為此,科學家們找到了與肥胖有關的人類細菌,並將其餵給老鼠,將它們的體重增加與沒有喂細菌的老鼠進行比較。儘管被喂菌的老鼠得到高脂肪食物餵食,並被阻止鍛鍊,卻沒有出現肥胖症狀。

其實早在2004年美國Jeff Gordon實驗室就表明腸道菌群可能影響脂肪存儲和代謝並提出了有力的佐證。

當然,這並不是說從此就可以胡吃海塞躺著就瘦了,因為這些行為容易破壞腸道菌群的平衡: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 常年攝入高脂肪,低纖維的食物,會促進有害菌的產生,抑制有益菌的增殖;
  • 濫用抗生素等藥物,會導致腸道內不同細菌的數量出現紊亂,甚至會導致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全面崩潰”;
  • 不衛生的飲食,會攝入大量有害菌和中性菌,導致對健康不利的細菌大量增殖。

4

除了你的秋膘,

腸道菌群平衡與眾多疾病有關

腸道不僅是人體內最大的“加油站”和“排汙廠”,還是人體最大的疾病防禦“堡壘”。其實你的腸道里養了一群微生物,它們有好有壞,但如果沒有它們,或者是它們比例失衡,我們會被疾病欺負得很慘的。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研究表明,健康人的腸道細菌與某些疾病患者不同。病人的某一種細菌可能太少或太多,或者可能缺乏某些種類的細菌。有人認為有些種類的細菌可以預防疾病,而有些則可能會增加疾病的風險。

科學家發現,以下疾病與腸道中的細菌相關:

腸道細菌會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它們決定了你從食物中獲得多少卡路里以及你從中吸取哪些營養。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太多的腸道細菌可以讓身體將膳食纖維轉化成脂肪酸,這可能會導致脂肪堆積於肝臟,進而導致代謝綜合徵。代謝綜合徵往往導致2型糖尿病、心臟病和肥胖。

炎性腸病,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患有這些病症的人被認為身體中某些具有抗炎症作用的腸道細菌較少,導致了疾病的發生。

結腸癌:研究表明,患有結腸癌的人與健康人的腸道菌群不同,包括致病細菌更多。

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與炎症相關的細菌數量遠遠高於沒有關節炎的人。

研究表明,腸道菌群中細菌平衡與否可能會影響你的情緒,也可能影響你大腦處理感官信息(如視覺、聲音、味道或觸覺)的方式。

焦慮、抑鬱症和自閉症:腸道充滿了與大腦溝通的神經末梢,專業人士可能稱之為“腸-腦軸”,大腦給身體傳達指令,腸道會對大腦進行反饋。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腸道有一千億個神經細胞,主要負責人們下意識的活動,控制人類情感的五羥色胺、多巴胺以及多種讓人情緒愉快的激素,95%是在腸道里面合成的。因此,情緒很大一部分會受腸道神經系統的影響。

所以,當你不開心的時候,請不要找藉口怪罪別人,問問自己:你今天有好好對待你的腸道嗎?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5

減秋膘從腸道菌群平衡開始著手

腸道菌群失衡易導致人體的吸收與代謝出現紊亂,從而出現肥胖的體徵。

腸道菌群失調有兩種:

一種是比例失調,這種通過飲食干預就可以恢復;

另一種就是種類失調,這時候就需要菌種或糞便移植了。

You are what you eat。

在影響菌群要素中,最主要是吃。

首先,想到補充益生菌,我們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酸奶。酸奶其實是一類非常好的飲品,它含有非常多的蛋白質,同時,酸奶還含有保加利亞乳桿菌以及嗜熱鏈球菌,但是這兩種菌只具備發酵的功效,也不能在我們腸道內定植,而且常溫的酸奶是不含有活菌的。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除了酸奶,市面上還有非常多的乳酸菌飲料,包括非活性的以及活性的,非活性的像優酸乳、酸酸乳等等,這類飲品的含糖量非常高,它的營養價值相對於酸奶而言是比較低的。建議選擇活性菌,有菌株號且有臨床驗證的益生菌,這樣才能保證它發揮真正的效用。

當然還有一些食物也是具有補充人體益生菌的功能的:如水果、蔬菜、雜糧、穀物、豆類、海藻類等含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能增強飽腹感包裝控制食量,減低膽固醇及脂肪的吸收率,還有助於抑制有害菌和排除腸內積蓄的毒素和垃圾,使人恢復輕鬆和光彩。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膳食纖維是健康飲食不可缺少的,是一種不能被人體消化酶所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在保持消化系統健康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清潔消化道內壁和增強消化功能,同時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也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大腸癌、糖尿病以及其他疾病。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標準:每人每天25~35克

世界糧農組織推薦標準:每人每天27克

歐洲共同體食品科學委員會推薦標準:每人每天30克

美國防癌協會推薦標準:每人每天30~40克

此外,堅持適當的運動鍛鍊,選擇喜愛的運動項目,並持之以恆地參加鍛鍊,還可常做俯臥撐、揉腹等,有利於增強腹肌,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排便,使腸道內菌群保持平衡,防止腸道老化。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最後來測試一下你的腸道是否健康?以下幾個問題可簡單評判,你中了幾招呢?

1、常常不吃早餐

2、比起傳統飲食,更喜歡西餐、快餐

3、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

4、經常喝酒

5、不堅持運動

6、經常熬夜

7、刷牙時有牙齦出血現象

8、動不動就感覺疲勞

9、容易便秘、蹲廁時間長

10、不怎麼吃薯類、豆類、海藻類

11、不堅持定期補充益生元或益生菌

12、皮膚粗糙

13、口腔異味;

14、易緊張、煩躁;

是否說中了你?

中了4個或以下:

哎喲不錯哦!腸道君狀況很好!繼續保持好習慣;

中了5-10個:

腸道君有點小問題,注意改善生活習慣哦;

中了10個以上:

腸道君的問題已經相對嚴重了,趕緊採取措施吧。

腸路漫漫,和你的腸道打好交道,

生活才會更加輕鬆~

如何說Bye-Bye?去年的膘還沒走,今年的秋膘又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