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着故乡的星星,慢慢就进入了梦乡

数着故乡的星星,慢慢就进入了梦乡

我记得故乡的星星。

夏夜炎热,竹床上面架了蚊帐,放在屋外的院子里。竹席子用井水擦得干干净净,冰凉冰凉的。萤火虫从半夏河一直飞到了蚊帐的顶上,长辈们的鬼故事已经讲完了,我们躺在床上,透过蚊帐,可以整夜地看星星。

那时的星星离人很近,人仿佛就置身于它们之间, 每一颗星星都触手可及,让人觉得自己像是飘浮在宇宙之中。

数着星星,慢慢就进入了梦乡。

我发现我能飞起来,我可以在不同的星星间游荡。我可以从高远的天空俯看这个地球,我可以降下来,贴着地面飞行。

当我离开故乡,辗转他乡多年之后,我依然常常做这样会飞的梦。我高高地飞在空中,我能看到我过往的一切。我看到我小时候居住的草房子,我站在门口,踮着脚正够着屋檐上的冰凌,半夏河缓缓地从屋旁流过; 我看到我蹲在无锡街头,手里拿着一个写着“木工”的小牌子在等待雇主;我看到我被关在珠海看守所的黑房子里,靠着墙角浑身哆嗦;我看到我站在报社总编的办公桌前,他跟我说:“收到了给你的恐吓信,你先出去躲一躲吧。”在我的眼前,每一个细节都清清楚楚。我的灵魂自由自在,既不受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空间的限制。要飞起来很简单,我只要脚尖轻轻一点,就飞了。先是飞到树梢那么高,再用脚在树枝上一点,就飞得更高了。在天上飞的时候,身体平平地展开来,脸朝着地面,可以看到地上的房屋、河流和纵横交错的道路。想去哪里, 只要身体向那一个方向一倾斜,就飞过去了。想飞得快些,就多用些力气;想慢下来,就放松身体,不使劲。要停了,就把身体直起来,缓缓地,就落在那里了。我很不愿意从这梦里醒过来。每次不得不醒了,醒来很久, 心里都空落落的。

可是最近两年,我已经不再做这样的会飞的梦了。也许是离故乡太远了,也许是年岁渐长,锐气消磨了。想一想,心里很难过。飞不起来,就看不到故乡,也许故乡就真正消失在时光中了。飞不起来,就看不到那个跨过半夏河,奔跑在家乡田野里的少年了。

昨天的夜里,我又做了一次梦,虽然没有飞,可是我看到了少年的我。他正朝着现在的我走过来,他一点儿也不知道他将经历什么。他生机勃勃,满怀梦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渴望。我忽然很想把他和他生活着的那个故乡写下来。

如果写下来,我的故乡就不会消失了。同时,我将真切地看到我是谁,我又怎样成为现在的自己,我活在怎样的一个世界上,我又在一步步走向哪里。

【内容简介】

《半夏河》是申赋渔继《匠人》后创作的又一部关于传统乡村记忆的散文集,作为“个人史三部曲”的终篇,申赋渔以“少年大鱼儿”的视角,讲述申村的人文掌故、乡邻之情和渐渐消失的乡风乡俗。二十五段往日故事,串连起对中国乡村传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的珍贵记忆,意在表达“人需要靠着记忆的美好来对抗粗糙的现实、焦灼的心绪和纠结的情感”。

数着故乡的星星,慢慢就进入了梦乡

《半夏河》,申赋渔 著,浦睿文化 出品/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版

(来源《半夏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