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故事——「道南」與「立雪」

本期儒家故事的主要人物為【程顥、程頤】

儒家故事——“道南”與“立雪”

程顥

程顥(1032-1085), 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同上)。倡導“傳心”說。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程顥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後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

儒家故事——“道南”與“立雪”

程頤

程頤(1033年-1107年),字正叔,北宋理學家和教育家。程頤與其兄程顥同學於周敦頤,共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世稱“二程”。他的學說以“窮理”為主,認為“天下之物皆能窮,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萬物之理”,主張“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的修養方法,目的在於“去人慾,存天理”,認為“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宣揚“氣稟”說。

儒家故事

“道南”與“立雪”

儒家故事——“道南”與“立雪”

宋代的讀書人都把程顥、程頤兄弟視作為人師表的楷模,又把他們的大弟子楊時視作好學生的典範。

楊時是南劍將樂(今福建將樂)人,號“龜山先生”。他在宋神宗熙寧九年時中進士,卻不去做官,因為欣羨二程兄弟的學問,自動投到沒有什麼功名的程顥門下深造。程顥十分高興,經常稱讚楊時學習能力過人,說他對自己闡發的經典大道,總是理解得既快捷,又透徹。楊時學成回鄉時,程顥親自送他出門,望著他離去的背影,直到望不見了,方才嘆息著說:“吾道南矣!我的學說,要被他帶到南方去了!”

這就是儒學歷史上有名的“道南”之嘆。

儒家故事——“道南”與“立雪”

北宋自神宗到徽宗數十年間,朝廷裡“新”、“舊”黨爭不斷,政潮迭起,二程兄弟支持以司馬光為代表的“舊”黨。哲宗元祐年間,司馬光執政;後來蔡京等借“新黨”的名義上臺,打擊“舊黨”,把他們稱為“元祐黨人”。這時,程顥已經去世,程頤則被歸入“元祐黨人”,削去官職,驅散門生。門生們去時,程頤教導他們:“你們要敬重已經學到的大道,努力推行,不必一定上我的門來。”

楊時離開程顥後,做了幾任地方官,但心裡總是不踏實,覺得還沒有真正領會到二程兄弟學說的精妙大義。後來得知程顥死了,程頤又遭了難,十分難過,就又一次丟下官職,投到程頤門上來做學生。這時他已經四十歲了。

儒家故事——“道南”與“立雪”

程頤修身養性做學問,吸收了許多道家、佛家的觀點和方法。有一次,天下著雪,楊時和同學遊酢[zuò]來向程頤請教,程頤正閉目靜坐,兩人不敢驚動,也不敢走,就一直侍立在旁邊。整整大半天,程頤醒來,看見他們兩個,說:“你們來了好久了吧。今天天色已晚,近黃昏了,你們先回去,有什麼事,明天再來吧。”

兩人辭別先生出門,見在不知不覺中,庭園裡的雪已經積到一尺多厚了。這就是儒學史上著名的“程門立雪”的故事,後人經常用它來作為尊師重教的譬喻。

儒家故事——“道南”與“立雪”

楊時雖然對先生極其恭敬,卻不妄從。他有問題就問,有疑難就請先生講解,有不同的看法有時就和先生切磋辯論,直到弄清楚為止。最後,他把二程的學說全鑽研透了。後來,楊時到江南名城無錫開創“龜山書院”,講學整十八年,抗金名臣李綱和大文學家尤袤[mào]就在這時成為他的學生。經過長期的講學活動,他也創出了一個新的學派“龜山學派”。他的三傳弟子朱熹,更是一代儒學的宗師。

一般來說, 倡思維、重發揮、求大義、講氣節的宋代儒學開始於周敦頤,完成於二程兄弟,傳導於楊時,總大成於朱熹。宋儒學術中心也由於楊時的活動,從洛陽開封一帶遷移到東南沿海。所以後人說:“能夠發揚師說,把它流傳到無窮的學生才是真正的好學生,程顥‘吾道南矣’的感嘆可不是空話啊!”

好了,奇點書院本期的儒家小故事到這就講完了,您有什麼收穫和感想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一起分享哦,讓我們一起期待一下個小故事吧。

熱門儒家故事

奇點

書院

奇點書院在於提供知識分享和讀書、學習交流的平臺,每週分享讀書感悟、體會心得,每週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共同學習,共同分享,每天都能遇見新的自己!期待分享下一本好書的心路感悟吧!

除了讀好書,我們還會有不定期的小故事、小知識、小新聞、小感悟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哦。也歡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們把你們的故事和感悟發來在這個知識社群裡跟大家一起分享哦!

奇點書院將為大家提供更為豐富的內容,大家多多支持小編喲。

有意一起加入我們的小夥伴可以留言聯繫小編或者投稿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