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熟的第一步,是減少無效的社交

我都忘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怎麼參加聚會了。

朋友老說,"你看你,這是你拒絕我的第幾回了。"

我發個無奈的表情包,然後笑著拒絕。

公司裡也是,每次聚會大家叫我,我都習慣性的搖頭。

同事之間的聚會,不外乎就是吃火鍋,去酒吧。

大家前一晚玩兒嗨之後,第二天還會來公司閒談。

說誰誰誰喝多了,誰誰誰怎麼樣了。

就好似,他們共有了一些秘密一樣。

我在一旁聽著,像沒人理我似的,徹底的是個局外人。

看上去,特別……彆扭。

是呀,評判一個人人緣好不好,聚會已經成了其代名詞。

似乎,只有在一場聚會里遊刃有餘,談笑風生,才稱得上善於社交。

真正成熟的第一步,是減少無效的社交

沒辦法,某些聚會,必須要參加。

那麼那麼多的人,那麼那麼多的聲音。

燈紅酒綠,舞姿搖曳,曖昧靡亂。

我身處其中,卻覺得,分外的孤獨。

這種情景,就像是每次坐公交的時候,看車輛行駛過街邊店門窗時的倒影。明明裡面是有人的,卻只看得見一個虛無的影子。

也好像是街上的人來來往往,從眼前經過,你卻怎麼也看不到一個,值得愛的人。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老式的人。

我喜歡用手工慢慢做東西的時代。

慢慢的,一切都富有詩意。

那個時代,有人跋涉千山萬水只為相見一面,鴻雁往來耐心等待。

春夜無事庭院中閒坐,聆聽雨水跌在芭蕉葉上,蓋一座亭閣只為觀望盛開的杏花……

所以,這樣的嘈雜,這樣的擁擠,這樣的匆忙。不是我想要的,真的不是。

.

如果有領導在場,我就更加不適。

別人敬酒,我就跟著起身。

祝酒詞都是別人說,我跟著"嗯嗯"一下。

我,講不出那種虛偽恭維的話。

也不是講不出,是不樂意講。

讓我覺得,噁心。

覺得這樣的自己,很噁心。

真正成熟的第一步,是減少無效的社交

偶爾,我會擔心,常常拒絕參加聚會的我,會不會和大家的關係有所影響?

很可笑的想法。

但是身處那種環境下,我就是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害怕不一樣,被當成異類,被大家排擠。

人,總是習慣性的從眾。

但我又想,那些與你毫無關係的人,就是毫無關係的,永遠都是毫無關係的。

從認識的第一天開始,自己就知道。

就算是笑的甜甜蜜蜜,就算是有關無關痛癢的來往,就算你努力經營這段關係。

而那些與你有關的,就是與你有關的,是逃也逃不掉的。

就算你們只見過三次,就算你們三年彼此才搭理一次,就算是你簡直想不起他或者她的樣子,就算是你們隔著十萬八千里。

這樣想著,我就更有勇氣,一次一次勇敢說"不"。

後來我發覺,不參加聚會,真的並不影響什麼。

最多,他們說哪哪的火鍋好吃,我不知道。

最多,他們說哪哪的酒吧好玩兒,我不知道。

但對我而言,並沒有什麼損失。

甚至於大家,依舊覺得我是個可愛開朗的菇涼,還是很喜歡我。

真正成熟的第一步,是減少無效的社交

其實,我真的不孤僻,簡直可以說活潑得有些過頭。

於我而言,一群人之中,成為場中主角是輕而易舉的事。

好似,是天生的。

不用費力氣,我就和每個人有說不完的話,能夠帶動一場聚會的氣氛。

但大多時候我很懶,懶得管別人怎樣,懶得經營一個關係。

還有一些時候,就是愛自由,覺得任何一種關係都會束縛自己。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知音難覓。

我老覺得跟大多數人交往,總是隻能拿出自己的一個維度,很難找到和自己一樣興趣一望無際的人。

真正成熟的第一步,是減少無效的社交

越是長大,就越是感到,人生沒有想象中的有趣,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長。

所以,我一直告誡自己的是,不要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就接受一些不適合自己的的的娛樂方式,迎合一些不屬於自己的群體,愛一些就手可得的人。

畢竟,這短短的一生,我真的只想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真的只為自己而活。

真正成熟的第一步,是減少無效的社交

你好,我是胖喵。

世界這麼大,很高興與你相遇。

我想,為你講世間所有好聽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