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虛而入,電動車行業的攪局者來了?

隨著電動車新國標和3C強制認證的推進,電動車行業進入全新洗牌期,各大傳統電動車企業在思變創新發展的同時,共享單車企業也將目光盯到這塊蛋糕上,企圖分上一杯羹。

趁虛而入,電動車行業的攪局者來了?​近日,國內兩輪車共享大頭摩拜發佈了新一代共享出行產品——摩拜助力車E-Bike,據瞭解雖然摩拜這款車重約25.5公斤、速度未超過20km/h,符合電動車新國標要求,但它真的合規嗎?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對次稱,“其實這個就是電動自行車,這就是換一個名目避開監管。”同時,趙堅表示,摩拜這個助力車的市場前景待觀察,一個是安全上不好保障,另一個就是電池還有被盜的風險。
趁虛而入,電動車行業的攪局者來了?

另外一位不願具名的交通行業研究人士表示:“原來摩拜的自行車就是助力車,然後摩拜在自行車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裝,我覺得啊,這個就是打擦邊球了。”

其實早在2017年5月前後,上海市交通委員會發布“本市不發展共享電動自行車”意見,意見中稱,由於共享電動自行車產權不屬於個人,存在騎行對象不確定、不固定,車速較快,且騎行者對車輛技術性能熟悉程度不一,尤其是每一次使用後,缺少安全性能檢查和操作交接,一旦駕駛操作不當,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極易引發交通安全事故。
趁虛而入,電動車行業的攪局者來了?

摩拜助力車很明顯就是瞄準著新國標的漏洞,打算在電動車行業開闢新的市場,誠然目前國內共享電動車市場仍然屬於待開發階段,使用細則還沒有完善,市場前景尚待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