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鄉下老媽媽,敢在孔府喝三吆四,是真的嗎?有什麼來頭?

話說唐朝末年,軍閥混戰,禮崩樂壞,孔子龍脈到了第42代孔光嗣那裡。當時的孔府已斷了朝廷恩賜,勉強支撐著門面。

一個鄉下老媽媽,敢在孔府喝三吆四,是真的嗎?有什麼來頭?


府內有個當差的孔末(原姓劉),想趁天下大亂時,陰謀篡位奪權。在一個月暗天黑的夜裡殺死了公爺,還要斬草除根。

天助孔家聖裔不絕!時小少爺孔仁玉才9個月,有他母親抱著逃到外祖母那裡(外祖父張溫,外祖母季氏)。

一個鄉下老媽媽,敢在孔府喝三吆四,是真的嗎?有什麼來頭?


孔末追到張家,正巧季氏有個孫子和少爺年齡相仿,就忍痛把孫子的衣服扒下來給孔仁玉換上,結果犧牲了自己的孫子,換來了孔家香火得以延續旺盛……

一個鄉下老媽媽,敢在孔府喝三吆四,是真的嗎?有什麼來頭?

之後,孔仁玉改名換姓,發奮讀書。10多年過後,到了後唐明宗時,孔仁玉赴京趕考,被授以太學士。

這才有機會向朝廷稟明孔末亂孔的歷史真相。皇上查明後,殺了孔末,並恩准孔仁玉回曲阜孔府襲爵。

至此,幾近斷了宗的孔子世家才得以中興……

一個鄉下老媽媽,敢在孔府喝三吆四,是真的嗎?有什麼來頭?

為報答外祖母季氏舍孫救命之恩,孔仁玉奏請皇上恩准孔府認張家為“世代恩親”~~張家世世代代都是孔府的恩人,季氏官稱“張姥姥”。張姥姥及後人到了孔府,必須以貴賓相待,若有不周到,可以用賜給的楷木龍頭拐仗來管教孔府上下。

並規定張姥姥死後,由張家長房兒媳繼承,世代相傳。在孔林,歷代衍聖公都要給張姥姥立“報恩碑”。

一個鄉下老媽媽,敢在孔府喝三吆四,是真的嗎?有什麼來頭?

這世襲的頭銜和家規祖訓,不知經歷了多少朝代,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

以後,每逢孔府有紅白喜事,人們總能看到,張姥姥帶著一幫人眾來吃喝。別的客人都是王孫貴族,衣著講究,彬彬有禮,小聲說著話,而張姥姥一身粗布衣裳,土裡土氣,卻比別人都神氣,甚至吆三喝四……臨走大包小包裝填,滿載而歸……

一個鄉下老媽媽,敢在孔府喝三吆四,是真的嗎?有什麼來頭?

這樣的張姥姥,也是以後的、世襲的張姥姥,斷不會是為大義護聖脈的季氏張姥姥!

孔府因有孔家而名,孔家因有仁禮而立,中國因有仁禮而稱焉!

一個鄉下老媽媽,敢在孔府喝三吆四,是真的嗎?有什麼來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