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住!那個開發商別跑!

這兩天,可以說對於關心房產的人,心情像在做過山車:

先是萬科拋棄了房地產。

再接著碧桂園緊急叫停“全覆蓋”政策,要逃離三四線的城市跑路了。

這周的地產財經界,更讓人誤以為是寒冬已來,當你打開網銀的時候,看到3個零的工資存款和4個零房貸的反差,會讓你寢食難安。

鐮刀霍霍斬下來,哪顆韭菜也逃不掉。

站住!那個開發商別跑!

萬科真的要跑路

在29日的時候,萬科就召開了股東大會。

一向愛吃紅燒肉的老王到喜歡穿的花哨的鬱亮,萬科的這兩任掌舵人,在一些炒房人的記憶中,從來都是:

不憋好屁!

這個老王,喜歡演講,更喜歡一路唱衰房地產業。

早在2015年的時候,老王見人就喜歡說,現在的房地產早就不是之前的黃金時代,遍地開花了,之前一鏟子下去的話,可能就是滿地的黃金,現在呢,一鏟子下去,可能就把鏟子給戳破,房產進入了冰川時代咯。

結果,等到2016年到2017年中國的樓市就迎來了最大的一輪房價飆升。

有人就說了,一個成功有頭有臉的房產大亨,卻總是站在購房者的陣營裡面,不怕打臉,這樣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這可能足以證明,老王是一個毫不利己,無私奉獻的地產白求恩。

老王能爬上珠穆朗瑪峰,用得起8848,是因為境界已經達到了。

同樣是喜歡爬山的鬱亮,也得到了老王的真傳。

在29號開的股東大會上,就直接拋出了這3個重大消息:

1、10年後,我們萬科就不在是地產公司了;

2、我們現在就是想要把“地產”這兩個字給拿掉;

3、我們萬科未來的規劃就是美好的服務商;

單從這幾個消息來看,就給人一種岌岌可危的緊迫感,現在就連地產大亨都開始拋棄房地產了,那我們這些還在建倉的,豈不是要當韭菜的節奏啊。

難道萬科真的要跑路了,房產真的涼涼了。

關鍵還是看土地的儲備

在今年的上半年,萬科在房企拿地的金額排名第二。

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中,拿地的金額排名就位居前三。

萬科這不僅僅是在重倉土地,而且是在優質的城市裡重倉土地啊。這哪裡是要跑的節奏,這明顯是要大幹一場啊。

那有的人就問了,為什麼萬科一邊說要拋棄房產,一邊卻又重倉拿地,這不是啪啪打臉嗎?

關鍵原因是在這裡

在6月25日,長沙政府召開的一個加強地產市場調控的會議上,就直接把房地產這件事情上升到政治高度了。

6月28日的時候,在住建部、中宣部、公安部、司法部、銀監會等諸多部門聯合參與,針對全國30個城市的房地產業要來場整治了。

緊接著6月29號,萬科就召開了股東大會,表明自己不是地產公司。

明眼人,可能已經看出來了,萬科想拋棄的不是房地產,根本就是開發商這個名頭而已。

碧桂園也要跑路

2017年底的時候,碧桂園針對三四線城市提出“全覆蓋”的理念。

在2017年底,各地方的公司就全面打入縣級城市。要把碧桂園發展到三四線的城市中。

在2018年底,碧桂園的內部人員就透露了。“全面覆蓋”計劃在內部就已經明確的叫停了,暫不對外宣揚。

之後,碧桂園開始闢謠:

我們並不是甩手走人了,我們只是要退出那些不能獨立操盤的合作項目,因為它們回資太慢了,無法滿足我們的資金週轉要求。

在6月25號的時候,國開行明確的表示收緊三四線棚改,總行收回權限,地方的分行無法審批。

那麼三四線城市的續命藥就無法提供。

6月26日,重倉三四線,號稱要全面覆蓋的碧桂園的股價大跌,創下3個月最低,接著碧桂園就宣佈要退出資金迴流慢的項目。

這難道不是要跑路嗎,當大家都是瞎子。

我們都明白,縣級的市場是一個沒有人口無經濟支撐,在這樣的市場中,靠的就是速度,用最快的速度開發,然後最快的收割,然後迅速的撤離,刀口舔血一樣的速度才能吃到放水的紅利,這是高手的遊戲。

它需要對政策節點的極致把握,對週轉速率的極致追求,只有這樣才能賺一筆。

在上半場的時候,楊主席是賭對了政策,賭對了節點,賭對了風口。

2017-2018年碧桂園新增的地儲備共計1181幅,佔全地級市的三分之二;

2018年1-4月,碧桂園在三四線的項目合計75%,對比2017年的上升了11%,位於一二線的新增土地的儲備佔比再度下滑。

2018年的時候,城鎮化的紅利,把碧桂園送上了榜首的位置,銷售額是達到了4124.9億。

楊主席賭對了上半年,卻沒有料到下半年的變動。眼下縣級城市經過一波跳漲之後,已經到達強弩之末,純粹就是靠棚改的貨幣放水來續命,PSL一收緊,卡住了縣級樓市的喉嚨。

同時,也卡住了碧桂園的喉嚨。

風向變了

萬科是想將自己打造成美好生活的服務商,聽起來多麼的溫馨。但是售樓部的漂亮小姐姐還是穿著得體的工裝,帶著職業的笑容,給你講解一棟棟的高樓,那些該買房的人,還是算著單子,刷著卡。

重倉縣級樓市的碧桂園,只是把“全覆蓋”改成了“選擇性”的建設,去尋求那些能帶來更多利於的項目。

生活還是這樣,

該留的留,

該走的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