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質的飛躍,人類開啓逐日之旅,但成功背後不能忘記這位中國人

又一質的飛躍,人類開啟逐日之旅,但成功背後不能忘記這位中國人

“帕克”探測器

數年來,人類從未停止探索太空領域的腳步,每一顆恆星都蘊藏著無數奧秘,但由於技術水平的限制,我們能掌握數據卻少之又少,太陽就是其中之一,它制約著地球空間環境的結構和變化,對維持地球上一切生命物質和人類生存有著重要意義。但這一次,人類將正式登門拜訪。

當地時間8月12日3時31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佛羅里達成功發射了一顆耗資15億美元的無人探測器,在歷經43分鐘飛行後前往太陽的軌道,即正式打開人類首次穿越日冕的大門,開啟逐日之旅,預計會在2025年6月結束探測計劃,為期7年。

據瞭解,該探測器以美國物理學專家的名字命名——帕克,最終會以69萬公里/小時的速度繞太陽飛行24圈,在金星引力的作用下逐漸逼近太陽直到距離610萬千米的地方。要知道,此前最逼近的於1976年發射的“太陽神2號”,距離太陽表面4300萬公里,足足縮減了6倍多,四十年後又一革命性突破

又一質的飛躍,人類開啟逐日之旅,但成功背後不能忘記這位中國人

“帕克”探測器

同時,“帕克”探測器為了防止高溫,它使用的是輕量型的隔熱罩,周圍是兩塊纖維合成版,加上系列創歷史新紀錄的先進技術,使得能夠承受約1650攝氏度的高溫,從而保障所有儀器在超過1400攝氏度高溫下安全工作,可以說是史上之最。

有專家表示:“帕克”探測器是有史以來最接近太陽表面的人造物體,此次的逐日之旅將會解決長期以來困擾天文學家的難題,讓人類更進一步的瞭解太陽的運動機制,是人類文明的又一新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帕克能夠成功升空,這位中國人功不可沒——郭延平博士。要想使得太陽探測器足夠接近太陽表面,務必需要其他行星來協助完成,早在2007年專家們就意識到能夠藉助木星重力,但是成本太高,而美國卻不想花這一筆錢,於是郭延平博士就提出用金星來實現探測目標。

又一質的飛躍,人類開啟逐日之旅,但成功背後不能忘記這位中國人

“帕克”探測器

“把探測速度減緩至足以接近太陽表面,從金星面前飛過7次,一系列難度動作都是重力協助下完成的,而且不需要探測器在金星額外的操作,從而實現對太陽的測試。”這就是郭延平博士的方案,確實巧妙而又精闢。不禁讓教授高度評價:一個創紀錄的數字,一條極其精細的路徑。

在歷經數十年的科學研究後,人類將會對太陽進行全方位探測,獲得多方面的最真實數據,這是一項大膽又具有實質性跨越意義的“觸摸太陽”任務,同時,在成功的背後也不能忘卻一位中國人的名字。

此外,中國也有了下一步的舉動。我國首顆用於觀測衛星的“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衛星已經取得進一步進展,計劃於2019年進入研製階段,2022年前後發射,中國也終將打開新篇章,讓我們拭目以待

又一質的飛躍,人類開啟逐日之旅,但成功背後不能忘記這位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