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怒懟郭德綱的相聲博士夫婦火了!

現場怒懟郭德綱的相聲博士夫婦火了!

節目視頻截圖

這兩天刷爆網絡的,除了著名演員分手之外,還有一個《相聲有新人》的節目片段:

一對上海交大的博士夫妻鄭鈺和李宏燁上臺說了一段相聲,在之後的點評環節不太如意,情緒較為激動,基本上就要和評委郭德綱吵起來了。

吃瓜群眾紛紛為參賽選手在公眾場合展現出這樣的"真性情"而感到震驚,因此網絡上目前主要以聲討為主,尚未出現反轉。

這對夫妻一上臺,就帶了自己寫的三本書贈予郭德綱,三本書的名字分別叫做《校園相聲學》《相聲的有限元》和《邏輯搞笑實錄》。而他們要顛覆傳統相聲的"戲碼"從一開始就很足,話裡行間都是暗戳戳地火藥味。他們參賽的底氣在於,李宏燁自創了一個相聲公式,他認為笑是可以計算的,這個公式就是計算"笑果"。他們基於這個公式來創作相聲,甚至實現了穩定的量產,而非傳統的唱唸做打說學逗唱。

現場怒懟郭德綱的相聲博士夫婦火了!

他們現場表演的相聲,也正是來自於這個公式的原創,同時諷刺了當代相聲抄網絡段子,笑點陳舊,難有新意。不過郭德綱對於這段公式相聲、量產相聲,婉轉地表達了不同意見,並指出唯有商業演出能賣票,才是衡量成功的標準,最終沒讓他們進入下一輪。幾番唇槍舌劍較量之後,夫妻二人帶著 "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你必將高攀不起"的情緒下了臺。

現場怒懟郭德綱的相聲博士夫婦火了!

現場怒懟郭德綱的相聲博士夫婦火了!

不知道是不是節目組剪輯的關係,事後他們也發佈了這樣一條微博,試圖解釋當時場上的情況。

現場怒懟郭德綱的相聲博士夫婦火了!

相聲,當然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文本創作是一方面,相聲演員的水平更是一個方面。不過將相聲內容量產,這樣的概念也不陌生。之前轟轟烈烈打造"超級IP"不也就是講究的這樣一道流水線工程嗎?

但郭德綱不認可不代表其他人不認可。有趣的是,一個月之前,在央視財經頻道一檔鼓勵創業的節目《創業英雄匯》上,這對夫妻同樣登臺,依然合說了一段相聲,李宏燁介紹了自己的團隊"新語相聲",講解了自己的理念,卻得到了現場專業投資人的投資意向。因此,商演的門票還沒賣出去,融資可能倒先來了。

新語相聲上節目的時候還是"天使輪",想要融資200萬元,出讓10%股權。他們號稱團隊每年穩定寫出相聲150段,公眾號的幾萬粉絲每兩天有一段相聲聽,而且新語相聲的目的在於打造一門新語言。

現場怒懟郭德綱的相聲博士夫婦火了!

滅燈的投資人表示,聽懂了意思但是不懂公式的細節,但主要感覺事情做不大,就放棄了。而亮燈的投資人,感覺也許還是個可以做的生意。

現場怒懟郭德綱的相聲博士夫婦火了!

微影資本創始合夥人唐肖明在節目中表示,"優秀的創作公司背後一定有套路,我是認這個路的。在流量紅利快耗盡的時候,我們特別珍惜有產生優秀內容的這個人和團隊以及能力,但必須是優秀內容,必須是頭部內容,而不是拼量。"

現場怒懟郭德綱的相聲博士夫婦火了!

最終,有8位投資人表達了投資意向,還形成了一輪創業者"反選"的競爭態勢,唐肖明以200萬元的價格和李宏燁達成意向融資。

微影資本官網介紹,其旨在打造"產業+VC"產業基金2.0新模式,專注於投資影視、體育、演出、新媒體等泛娛樂行業。而唐肖明直接主持的投資合計投資金額約15億人民幣,負責了駿夢遊戲、四月星空、微影時代、靈思營銷、時代院線等10餘家企業的投資。

現場怒懟郭德綱的相聲博士夫婦火了!

實際上,回過頭來看,引起網絡討論度的除了節目上的火藥味之外,還有相聲作為一門語言藝術到底能不能公式化和量產化?能不能把傳統都摒棄掉?在這個路徑上的改革和創新,會是一個好的方向嗎?

畢竟一直以來,逗人笑都是比讓人哭更難的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