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他號稱“長在你笑點上的男人”,

基本上他一出場,你就想笑,

遊離在名利場外十幾年,

他36歲“高齡”才走紅,

不緊不慢又耗了三年,

才再次作為主角C位亮相,

他是喜劇演員沈騰。

新片《西虹市首富》中,

他飾演一個“一夜暴富”的屌絲,

屏幕上花天酒地,揮霍無度,

屏幕下他不住豪宅,不開名車,不買奢侈品,

無慾無求,堪稱最早的佛系青年。

影片本身是一部喜劇,

但其實裡面包裹的是苦澀又黑暗的現實。

簡單點說,如果你有暴富的機會,

但又只能二選一,

到底要錢,還是要良心,

你猜猜,沈騰最後選的是什麼?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撰文石鳴

《西虹市首富》上映一個週末,票房破了十億。目前正在往超過《我不是藥神》票房紀錄的方向一路狂奔。

影片的核心命題有點撩人:給你十個億,一個月必須花光,你怎麼花?

注意,是“花光”,不是“花完”。也就是說,一個月後,你不能留下任何資產。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此外,還有一系列的限制條件:不能黃賭毒,不能做慈善,不能擾亂市場價格,不能故意買下並毀壞有價值的東西,消費必須用於自己身上,所有消費必須發生在西虹市內,等等等等。

成功花光了,就可以繼承300億的遺產。失敗了,一個子兒也拿不到,繼續當一個窮光蛋。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這就是影片主角——一個三四線城市丙級足球隊的大齡落魄守門員——王多魚面臨的挑戰。

有100塊的時候,花100就是100。有十個億的時候,花出去一個億,反而還能掙回來一個億。錢產生了某種人力所無法抗拒的自我繁殖的能力,讓王多魚痛不欲生。

基本上,這部片子就是把“花錢”的幸福,人為地、活生生地變成了煩惱,甚至痛苦、焦慮,從而倒逼(一部分)觀眾去重新思考金錢的意義。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電影的故事來源,是一本名為《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的小說。據說這是電影史上被翻拍次數最多的小說,光是好萊塢就翻拍了5次。

輪到閆非、彭大魔來改編,慢工出細活,劇本磨了兩年。

等演員拿到劇本的時候,發現一個“可氣”的事實:劇本的精確度已經精確到了字以及標點符號。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怎麼講呢?就是你想要改變一個字甚至一個標點符號,都會改變整個句子的意思。這麼準確的劇本,令我們這種創作型的演員過於憤怒以及佩服。”常遠說。他在片中飾演柳建南,一個“風度翩翩、陽光向上的渣男”。

這也是開心麻花出身的人做喜劇的成功之處。

他們把喜劇創作,變成了一種工業流程。他們準確地知道在哪裡戳觀眾,會產生笑點。這種準確最後變成了一種可以複製的經驗,從而意味著,他讓你笑,你就會笑。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大量的劇情是在展現揮金如土、胡吃海喝,然而,《西虹市首富》的劇組卻是一個勤儉持家的劇組。

龍蝦鮑魚都是反覆利用。買的時候還活著,結果拍的時候左一條不過,右一條不過,都是被“耗死的”。

拍鮑魚的時候一直不過,都被煮硬了。有一條魚,用了三個月,最後本著不浪費的原則,製片組都吃了。

“演的時候每一口嚥進去,都是一種敬業的表現。”主演沈騰說。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他演的這個王多魚,是生活中的屌絲,在片中卻成為了人性的標杆。

片中,他的職業設定是一個守門員,守的是“底線”。於是,從頭到尾,無論遇到何種誘惑,他一直在堅守,沒有變過。

20萬買他踢假球,沒有買通。

是錢不夠多嗎?並不。後面影片最高潮時,300億“買”他不去救人,也沒有買通。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中間還穿插了一場註定會輸的足球賽。踢到0:9時,全隊在王多魚的感召下眾志成城,護住了自己的“底褲”,沒有讓人把比分踢成兩位數。

“最後他去救人的那一瞬間,我們想做成50%對50%。他不是板上釘釘地一定去救。他也是個平凡的小人物。但是關鍵時刻,心裡閃現了一個‘向善’的念頭,壓過了其他所有,因此很感人。我們想表現的就是那一瞬間。”導演閆飛說。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片名中“首富”二字,頗有“出風頭”之嫌。片頭出了兩次。第一次,“富”字下半部分的“口”裡,是一個人民幣“¥”的符號。第二次,變成了一顆“心”形。

這是主創們的小心思:“這個片名不是說炫耀,擁有多少錢,而是說,你有了這麼多(情感),你已經是首富了。”

這裡也有一個諧音的包袱,“首富”,等於“守護”。

揭去喜劇的面具,這部電影其實是一部三觀凜然的正劇。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我特別受不了一些沒有幽默感的人去把握一個喜劇的作品。”沈騰在宣傳《西虹市首富》時說道。

他有底氣說這話。他最不缺的就是幽默感。

他是開心麻花的核心、元老,大家都叫他“騰哥”。用他自己的話說,開心麻花的年齡,就是他的工齡。

在開心麻花這種“才華濃度這麼高的地方”,有兩把刷子才能存活下來,沒有人可以靠裝逼一裝裝十幾年。

他有一種特異功能,在臺上忘詞時,可以即興抖出一個意想不到的包袱來,往往即興還比原來的更出彩。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他驕傲的一件事是,從業以來,從來沒跑過組,也一直有活兒幹。

唯一的一次“跑組”,是甯浩拍一個新片。他挺想演主角,覺得自己也合適,就給甯浩打電話。後者讓他去副導演那兒試戲。

他去了。“展現了一段非常劣質的表演,我非常不會應付這種考試的場合。”結果理所當然地沒選上。他也就罷了,“沒有任何的打擊。”

這話擱別人身上可能都難以相信。可是沈騰就是這麼一個“非常容易滿足於現狀”的人。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考解放軍藝術學院,完全是被父親和姐姐逼的。

走上演員這條路,從來沒想過“有一天一定要紅”。

畢業後同學都陸續出了名,“對自己沒有絲毫影響”。

有導演看上他,誇他,他也無動於衷,也沒說去跟對方套套近乎,爭取更多資源。

應該說,沈騰是一個最早的“佛系青年”。

十幾年如一日,他安安心心地在開心麻花裡搞不掙錢的話劇。自己對生活要求也不高,不用奢侈品,不住豪宅,不開名車,“生活上其實沒什麼花銷”。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2015年《夏洛特煩惱》他終於意外爆紅,那時他已經36歲“高齡”。大量劇本找上門來,有片子“生拿錢砸我,沒砸動”。

他要等一個他看得上眼的好劇本,這一等就是兩年。期間只在一些片子裡客串配角,直到閆飛、彭大魔《西虹市首富》和甯浩《瘋狂的外星人》接踵而至。

為了演好這兩部戲,他弄壞了髖關節,股骨頭積液,不休養就有可能要壞死。

可是,能碰上這麼好的劇本實在太難了,“我必須得幹活兒,一直帶病堅持。”他調侃自己,一直被病痛纏繞,一直與病魔抗爭。

身為喜劇演員,他不可能在演戲的時候用替身。“我的背影不值錢,臉值錢,觀眾要看的是我的臉,這玩意,誰替得了?”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他五官本來長得挺周正,就是褶子太多。朋友開玩笑,說有蚊子停沈騰臉上,他都不用伸手,做個表情,用褶子一夾就能把蚊子夾死。

他自己總結,臉上這麼深的褶子都是演了這麼多年喜劇,笑出來的。

“舞臺上你必須得誇張,要想讓最後一排觀眾看到你笑,你自己必須笑得跟沙皮狗一樣。”

開心麻花對笑的要求很高。第一次演,觀眾笑了500次,下一次,就要讓觀眾笑600次。“不能持平,你要持平你就喂不飽他們了。真的是做一年,死一年,感覺自己就要死了。”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凌晨四點鐘,開心麻花有編劇發微博:“好包袱是拿命換來的。”

沈騰是這幫人裡最能熬夜的那一個。寫劇本的時候,別人都睡了,他還在那兒冥思苦想。

導戲的時候,最長曾經50多個小時不睡覺。演員都被他熬得受不了了,偷偷給他的杯子裡下藥,放白加黑的黑片,讓他睡覺,才好早點散場。

長期晝伏夜出,體檢時,他查出骨質疏鬆,嚴重缺鈣。

上《歡樂喜劇人》,一週要出一個作品,他壓力太大,結果“鬼剃頭”,大塊頭髮脫落。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心思全都放在業務上,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他呈現出來的狀態就是:懶,健忘,拖延症,心不在焉。

自己開車回家,經常走過頭。從醫院出來,不知道想什麼事兒,自行車直接騎上了隔離帶。

他的愛遲到在朋友圈裡非常有名。一次搭檔馬麗約他吃飯,他居然準點到達,原因是他已經一天沒吃飯了,餓得不行了。

朋友給他話劇票,他忘了去看,見面給對方道歉。結果對方說這不算啥,你還記得我結婚的時候嗎?邀請他去婚禮,結果婚禮都結束了,沈騰給對方打電話:咱倆之間是不是有點什麼事兒?

這種性格,私下裡熟人可以原諒,放到公眾面前,可能就不太討喜。沈騰自己又是一個不願意費力營造自己人設的人,“在這一點上我其實不適合當演員。”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上《歡樂喜劇人》,沈騰每次拿出來的作品都讓人大開眼界,讓評論人傾倒,讓同行受刺激。然而綜藝播完了,他的存在感也就消失了。

參加《女婿上門了》,沈騰的表現招來了大量吐槽。他本來生男生女無所謂,最好兒女雙全,別人追問沒有兒子怎麼辦,他隨口說“就一直生生生,生到生出兒子為止”,本來是玩笑話,脫離語境後激起了眾怒。

他也終於長記性了,下次再接受採訪,說的是如果沒有女兒“就一直生生生,生到有女兒為止”。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最早的時候,他其實抗拒表演。學表演也是半路出家,上大學才接觸,“表演那時候對我一點兒吸引力也沒有,僅僅是一個現實的選擇。”

他形容自己30歲之前,人生都過得稀裡糊塗。到了30歲,好像才猛醒,自己這輩子該乾點兒什麼,留下點兒什麼。

他最崇拜的喜劇大師是卓別林。“卓別林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多會抖包袱,而是因為他用喜劇諷刺了當時社會的現狀,揭露了背後的人性。”

這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承包了全中國的笑點

“他一直在諷刺,喜劇的根兒也在這兒”。

沈騰的野心是,做最原始的喜劇,也是最高級的喜劇。讓一個小小的喜劇,也能表達人性善惡的大主題。

“這種東西過了幾年還能再看。而我最初的那些為搞笑而搞笑的東西,過幾年再回頭看,我會有點臉紅。”

他也不願意把自己束縛在“喜劇”這個概念的殼裡。“隨著年齡增長,什麼都在變化。我每一年都在變。今年我想弄的片子,明年我就不太想繼續弄它了,我想弄的可能是一個別的了。”

這個“別的”,不一定是喜劇,但一定是“沈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