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財富發展很快,金斧子也許能占一席之地

第三方財富發展很快,金斧子也許能佔一席之地

#最看好的獨角獸 曾經在路演活動酒席上有幸見過金斧子老闆見過一面,交流了這個行業的看法。本人在公募基金耕耘十年有餘,也算頗有心得。美國行業的財富管理第三方,讓我看到國內的巨大市場和空間,最近研究了已上市的諾亞、鉅派,也是我花了長時間寫此文的目的,想對比分析看看,歡迎提出交流

投獨角獸,收益豐厚當然是儘可能在早期挖掘出來。與其好高騖遠,不如從自己熟悉的公司探討起來,比如我們在使用的金斧子等投資平臺是不是未來第三方的潛在獨角獸。

諾亞、鉅派、金斧子屬於第三方理財公司,這是一類中介理財機構,不像銀行、 保險等金融機構,是希望能獨立分析客戶的財務狀況和理財需求,提供一些綜合服務。

判斷這個行業的獨角獸無非簡單三段論,看準賽道,精挑賽手,盈利分析。

一、首先財富管理行業,市場足夠寬廣,確實賽道足夠大

最新公開數據:

2017年全球財富總額增長了6.4%,美國為全球財富增加了8.5萬億美元。美國人的財富卻集中在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這些TOP富豪手中。美國“富有”人士(指可投資資產超過300萬美元的人士)中的絕大多數都依賴專業投資顧問來投資,而且富人的年齡越大,對投資顧問的依賴程度越高,在財富管理第三方對富人財產的“佔有率”遠遠超過銀行、券商等。

類比中國,家庭財富每年以12.5%的速度增長,瑞信研究預計,未來五年全球億萬富翁將新增719名,達到近3000人,中國所佔的比例將近30%。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的財富增長、需要第三方顧問服務的百萬富人、財富管理行業生存空間都巨大無比。

其實從我所在的公募基金20年發展規模遜色私募基金10年規模,也看得出來這一趨勢。我相信未來的資管新規、A股市場成熟之後,優秀私募投資機構脫穎而出,私募交易平臺就像金山礦,第三方平臺如金斧子這樣的賣鏟子的也能賺到一大筆。憑藉著房地產基金、信託的大爆發,已有成功的如諾亞/鉅派在先,金斧子也不遠。

二、市場空間足夠大,這個賽道上有哪些選手,聰明的資本看好哪些選手?

聰明的資本,互聯網金融早早佔坑。

選擇比較老牌的典型案例來看,行業內最大的諾亞財富雖然最近新聞偏負面,但仍不改龍頭地位。當年紅杉資本注資500萬美元(擁有的持股比例為25.5%)給諾亞,上市後現在已經30億美金,7.5億美金在手,幾乎是150倍的回報。

這一點金斧子也同樣得到紅杉資本兩次加碼投資,確實看出一點潛力。

下圖是未上市的互聯網金融公司

第三方財富發展很快,金斧子也許能佔一席之地

行業內目前還有很多選手,但是這幾年金斧子發展確實迅猛,明星股東背景也代表行業內的認可。

相比於國內很多三方大多數都很水,帶著忽悠和用高收益誘騙,甚至賣債權等非標產品,這類批量獲取投資的產品並銷售給投資者賺取中間差價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在打擊剛性兌付和非標的監管環境下紛紛開始轉型了

這一點大三方都做得還可以,產品也大同小異。不過鉅派注重房地產信託/私募,資管新規和樓市去槓桿,未來房地產轉型後基金估計縮量比較快,至於諾亞,由於前期的負面輝山固收踩雷,也吸取教訓,相反我認為應該要注意的是他們大客戶買的股權產品,目前看來正要到退出期,產品收益是否符合預期需要關注。金斧子主打二級陽光私募,這類高頻購買二級流動性私募,第三方銷售其實賺錢比較微薄,但是很好的避開2個大三方的競爭方向,也算是金斧子的優勢。

看過財報顯示,諾亞和鉅派毛利率連續四年都在45%以上,高水平的盈利能力相信金斧子的運營實力也不弱,但作為後起之秀很多業務的配套體系還不完善,比如線下分公司還不夠多。第三方行業內的年增長速度都在40%以上,這是一個非常高的增長速度水平,可見這個行業的發展空間有多大。銀行或者券商算是壟斷地位,但在財富管理行業轉型腳步慢。第三方遠遠還沒到天花板,格局分散,還沒有天然的壟斷地位,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機會,金斧子適應得還不錯,希望能抓住這一波資管變革的歷史進程吧。

三、像金斧子第三方財富的盈利來自哪兒?

不像我們投產品,不會必賺,但賣產品的第三方近乎籌碼是無限的,產品提供足夠豐富,浮動型投資產品筆筆要收認購費用,私募行業就是賺取絕對收益分成,第三方也能獲取後端carry等等。、

當然會有朋友中也有憤憤不平:錢給別人打理,股市好能賺錢,如果行情不好就虧,這個行業最急缺的還是擁有豐富投資經驗的風險管控和產品挑選能力,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好的服務能力,有成熟的顧問熟悉產品,充分揭示風險的,根據每個人的風險承擔能力來匹配產品。我們之所以投資,是為了讓資產保值增值,保值在先,而不是為了給第三方賺費用,希望能服務到利益其享風險共擔,至少我覺得金斧子的私人銀行這兩年來服務的還可以。

金斧子的規模發展很快,累計規模比預想的快,理財顧問數量增長快於傳統財富三方。

優秀的理財顧問不斷增長,客戶數量增長,那麼帶動銷售規模、營收規模、淨利潤不斷的增長。此外也看到通過私募投資人群客戶,探索額外的增值服務,大客定製、海外房產、移民留學、其他業務,很大的一塊蛋糕。

除了這些明面上可以得知的利潤外,我覺得潛藏後端盈利會是非常好的驚喜。管理產品的存續和新增認購產品規模不斷增長,後端carry是有明顯的滾雪球效應。

最後說了這麼多,

站在個人角度我認為有2方面,金斧子如果能做到完美,百億估值還是有希望的。

1.對投資人盡責,財富管理存在的意義就是風險和收益匹配

任何獨角獸,都要吃透行業的邏輯,要提供產品,能解決存在已久的問題、要能創造新的價值,才能常青。你們應該站在我們客戶的角度,客觀和獨立的分析,為儘可能的大概率賺錢,這就是財富管理行業最核心的問題這一點金斧子的至少產品不差,看得出來老闆是正道清白的在賺錢,很雜的三方完全淪落為股東集團融資的工具。財富管理核心是對客戶負責,不是對你的股東負責。前幾年幾千家上萬傢俬募平臺,現在只剩幾百家,金斧子,發展還可以。

固收市場是風控踩雷高發地,這一點金斧子吸取足夠多別人的教訓,一直做權益類產品,確實很有魄力,但也很可惜,固收這個市場其實很大,能上規模快一些。

第三方財富發展很快,金斧子也許能佔一席之地

2.互聯網私募只是提升效率,但重點是優質服務

在網上直接買私募在剛開始還是比較難的,但80後未來買私募也是大勢所趨,不算「偽需求」。很多需求是真實的,投資人是需要很多更便捷的網上溝通等,但是需要線下服務。這幾年任何行業用互聯網做一遍,本質上是用互聯網的方式做廣告、品牌,金斧子很聰明靈活,也馬上跟進了線下佈局。平時我們也很忙,瞭解私募的學習成本很高,不像公募基金,私募的不透明和非公開宣傳等,理財師良莠不齊、信息真假難辨都希望能解決。

最後我想說,現在人人都能談商業模式、提升行業的效率,僅僅做到了也不能成為我認可的獨角獸。例如滴滴2點都做得到位,但是美團也能直接追趕,最近滴滴司機殺人案件甚至負面纏身。我認為商業模式只是一個idea,資本力量催熟的滴滴不一定能長久。

企業要想做大就應該要有的格局和好的價值觀。優秀人才也和企業文化息息相關,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塑造一個企業的偉大文化,能決定獨角獸這條路可以走多遠。有好的格局和好的企業文化,才能讓團隊既擁有耐心,又高效執行。

創業人也要有耐心財富管理行業,更是拼內功,需要一天一天積累的,一年一年構建自己的護城河。

為一席酒宴回饋,約定此文給 @金斧子CEO_張開興 ,也感謝有一個平臺讓大家可以交流進步成長,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