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編年史」故事之十五:我的征途是茫茫大海,我是船長張信忠

口述:張信忠 記錄:夏裕

“我的編年史”故事之十五:我的征途是茫茫大海,我是船長張信忠

張信忠(左一)在船上的駕駛室工作

“我的編年史”故事之十五:我的征途是茫茫大海,我是船長張信忠

在海上作業

船長65米,寬32米;從船頭到船尾需要走98步,從房間到甲板需要走65步。

這艘船叫建纜一號,是浙江舟山啟明電力建設公司的一條電力海纜敷設船。張信忠,是這條船的船長。

在船上8年,張信忠對建纜一號上的每一處充滿感情,船員室、駕駛室和施工技術室……

甲板上,一個個漁網、蟹籠,被整齊疊在角落裡。梭子蟹、米魚、鯧魚……他和船上的員工,在去施工現場的途中,拉扯上來許多鮮活海鮮,其中甚至有條2斤重的野生大黃魚。

我的老朋友,我要走了。

我的家

叫建纜一號

從甲板往下,推開艙門,是我的房間,狹小陰暗,只有一個常年關閉直徑不到20釐米的小窗,連空調也只能掛在60釐米寬的小床床頭正上方。

船上悶熱,空調吹下的冷風太近,不到一年,就得了偏頭痛。

我是2010年成為建纜一號船長的,一開始,船一開,我就暈船!嘴巴苦、冒汗、反胃,就算躺在床上一動不動,也無比難受。

海纜敷設船不像漁船,不會常年待在海上,所以並不容易適應。在項目工程結束上岸回家的週期裡,身體會產生暈船的抗體斷層,我用了三四年才免疫了暈船。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山東長島的一個工程,船在海上行駛了40多個小時,暈得連飯都吃不下,當時我就想,"要是讓我付一萬元可以上岸,我馬上付"。

建纜一號,連我在內共9名船員。每次施工時,還會有不少工程人員住在船上。

暈船,沒有信號,環境密閉,每天的勞累,孤單,讓很多人出現了各種生理心理反應,特別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容易暴躁、易怒,或者一言不發。

我是船上第一個"業餘"心理醫生,是過來人,知道他們壓抑,就找他們聊天,分享自己的經歷,慢慢的,讓他們情緒穩定下來。

建纜一號的第二層,是前幾年新裝修的一個大型空間,地板、牆、頂、空調位置,包括一排排書架放滿了各種圖書,還有跑步機、心理輔導室、卡拉OK室等,讓船員們在狹小的休息室外,看看書,下下棋,唱唱歌,有娛樂和健身的空間。

自從這層空間裝修後,船員們的情緒好多了。

65根海纜

根根都是我的故事

船長室電子海圖裡記錄著建纜一號所有行程,到過的每一處海域;書桌上的日記本,記載著每條敷設完後的電纜長度,等級,地點,時間和數量,現在,總共65根。

海纜敷設,最長的有51公里,最短的3公里,都有故事。

最難忘的,是我們在江蘇東臺的一次敷設,這是國內首個大規模海上風電項目,也是國內最難、施工條件最差的工程。水淺流急船重,又是流沙海域,海纜剛放下,沒一會兒就會移位;因為潮水影響,每天只能工作兩三小時。

2018年,央視《走近科學》頻道播報了這條新聞,稱這是世界上無人敢涉足的潮間帶工程,在離岸36公里、受風力和潮汐嚴重侵蝕的"五指沙"地貌下,中國建設者在不可能的情況下、比原計劃提前110天完成任務!

出門第121天,老婆給我打電話,說她在醫院掛鹽水,而17歲的女兒重感冒住院,咳得非常厲害。"電話裡,她第一次埋怨我,問我能不能回家一趟,家裡實在需要照顧。"

我沒辦法走開,很多事要我負責處理。電話裡,我用很長時間跟她解釋,請她原諒,並給姐姐打了個電話,請她幫忙照顧。

三天後,老婆說自己身體也好點了,女兒病情也穩定了,我才放下心中的石頭。

2015年,建纜一號遭遇過一次最大的危機。

我們去青島作業,船隻行駛到連雲港時,根據氣象預報,東北風8級,風力正慢慢減弱,但我們在海上開了四五小時後,風雨卻越發大了,浪高3米!

凌晨1點多,我在船長室值班,聽到甲板傳來聲響,一看,風雨中,固定1500噸電纜的電纜盤發出了聲響,"嘎吱嘎吱"。

我出去一看,電纜盤的8個固定螺絲爆掉了!

船員們被緊急叫醒,大家戴上安全帽,穿上雨披救生衣,迎著浪花雨點,用鋼絲繩將電纜盤絞住,再用電焊將兩邊固定死。

花了3個多小時,大家身上全部溼透凍透,嘴唇發白。 "想想真是後怕,一旦電纜盤的鏈條齒輪遭到破壞,1500噸的電纜發生移位,船就會傾斜,甚至沉沒!"

苦中有樂

一網撈上2斤多重野生大黃魚

在甲板的一個角落裡,整齊疊放著2張漁網和10個蟹籠。

船上有2個冰櫃和3個冰箱,裡面裝滿出海所需的食物,基本上是一些速凍菜,蔬菜和肉類,這些菜口感並不好,很多時候,船員寧可吃泡麵。

漁網和蟹籠,是我買過來給大家加菜的。

敷設海纜對潮水要求很高。在海上去作業點或者在作業點等潮水的空隙,我們會把漁網或蟹籠拋下去,過一段時間拉出水面,裡面就躺著不少米魚、沙鰻、鯧魚和螃蟹等。

這些鮮活的海鮮,無須調料,用水煮一下,便能讓船員們吃得"鮮"掉舌頭!

有時候風浪大,人躲在船艙裡,等風浪小一點出去,甲板上就會有大海的饋贈——一些被浪捲到甲板上的小魚小蝦,正在蹦躂,用來下麵條,最美味。

我們最激動的一次,是拉網時,網裡躺著一條金黃色的大魚,魚鱗發光,有2斤多重。一位當過漁民的船員當場叫起來:野生大黃魚!

在東海,野生大黃魚瀕臨絕跡,在漁民心目中,捕上一條便是天大的幸運,價值幾千塊一斤!

每次工程,船員們都是連夜值班,每人工作4小時,休息8小時,如果碰到水流湍急、大風浪或其他突發情況時,睡著也要出來工作,出來三五十天,有時甚至近200天的連續作業,每個船員都不堪重負,想家。

所以,每次工程結束,我都會請船員們吃頓大餐慶祝、放鬆。

9個人圍成一桌,除了新鮮海鮮外,如果在舟山海域,還會有上岸買來的滷肉,大家以水代酒,熱熱鬧鬧。

船員老任喜歡唱歌,有興致時他會拿一隻可樂瓶當話筒,唱一曲《男性的本領》,有時候,我也會拿可樂瓶一起唱,我最喜歡劉德華的《冰雨》。

1971年

我出生在舟山白泉的一個小鄉村裡,是家裡唯一的男丁,上面有四個姐姐。

父親在40歲生下的我,視我為掌中寶。小時候,我很頑皮,常做錯事,但他總會護著我。

那時家裡窮,過年時,家裡會買一些禮包,比如麥乳精、紅棗等等,父母都會省下來給我吃。

1985年

父親以前在生產隊幹活,落下了一身毛病。等到土地分到戶時,他已經幹不動自家的活了。

當時我14歲,讀初一,因為學校遠,便央求父親買輛自行車。可是,家裡沒錢,最後是剛出去打工的三姐,把自己藏了多年的私房錢175.9元,給我買了一輛海獅牌自行車,這是我人生中第一個禮物,高興了很久很久。

除了上學,回來我還要幹農活。父親說,一定要把活幹好!雖然那會兒貪玩,但父親的這句話,被我一直記住了——不管幹什麼,都要做好。

1988年

我初中畢業,考上了技校,因為家境困難,就出去打工了。先學了泥水匠,一年後出去單幹,憑著聰明勁,拉了幾個同村泥水匠,在定海沈家門接活,自己當包工頭。

1994年

下半年,舟山電力公司招工,年齡要求20-30歲,聰明、靈活,能吃苦。村裡看好我,就把我推薦上去了。

第二年,我跟著工程隊到處安裝設備,因為勤快,領導蠻喜歡我。4年後,我被調到了海纜公司。

海纜公司主要是在海上鋪設海纜,我是水手。經過好幾年,才學會了不暈船。

後來,我成了最好的水手,每次船隻啟航靠岸,只有我操作得最準確。有時放海纜,需要小艇操作,也都是我去,因為一直要用力掌舵,我的手留下了後遺症,一用力就疼。

在船上,我是付出最多時間和精力的那一個。

2010年

建纜一號建成,需要一名管理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船長。

那時,我考出了船舶證書,已是一名二副。船上的所有船員,推選我成為建纜一號的船長。

這是一艘無動力船,跟原來的船區別很大。我花了很多的工夫,研究,請教,慢慢學習,掌握了船的特性。

為了提升自己,我讀了三年函授大專,當時已經39歲,記憶力差,加上工作忙,又要照顧家庭,要比別人付出更多時間,在船上,其他船員聊天打牌,我就看書,複習;回到家,幫讀小學的女兒輔導完功課,看著她入睡後,再看兩三小時書。

大專文憑拿到後,我覺得很高興,我這個年紀,難得呢!

2013年

這一年我最難過,我對女兒的教育太虧欠了。

女兒小學時是班上前三名,初中讀的重點中學。其他孩子都有家長陪讀,我因為基本上在海上,妻子也忙,只能讓她住校。

初三那年,女兒有了叛逆心理,成績下滑,妻子後來在她日記本上看到,一度說不想學習了。

中考填志願時,我們保守了一點,好的學校沒敢填……錄取分數線出來後,她的分數遠高於預想,很可惜。

後來女兒讀了中專,學了物流專業,現在已經實習了。

2018年

我要離開建纜一號,去新的敷設船當船長。

8年時間,建纜一號變化很大,從最早放十幾噸電纜的埋設犁,到現在20噸,從空蕩的二層船體到現在的娛樂活動室。

隨著改裝,時間的流逝,當年最先進的敷設船,終究被新的船隻取代。

我將開始新的征途,去更需要我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