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非典的那些日子之十——省電建宿舍樓,整個單元被隔離了

不是感冒?是非典!

親歷非典的那些日子之十——省電建宿舍樓,整個單元被隔離了

4月初的一天中午,70多歲的王員珍像往常一樣,到雙西小學接上剛放學的小孫子王浩,爺孫倆高高興興地往家走。王浩今年剛上了學前班,每天都要跟爺爺講他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還要爺爺給他當學生。在校園門口,王浩一眼看到爺爺,歡呼著跑過來。王員珍憐愛地把小孫子抱上自行車,爺孫倆慢慢往家走。

一口氣把班裡今天發生的事情給爺爺講完後,小王浩還不肯停嘴,纏著王員珍:“爺爺,我要當老師,你當學生,我教你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抵擋不住孫子的請求,王員珍只好哭笑不得地答應著,開始一本正經地跟著小王浩唱歌……一首歌沒唱幾句,王浩的腦瓜子又轉了起來,“爺爺,草原大不大?遠不遠?”“草原在很遠很遠的地方,那裡到處是藍天和綠草,一眼望不到邊,人們都騎著馬遊玩。”“爺爺,我也想騎大馬,我想去草原。”“好,等浩浩期末考試完了,爺爺帶你去,教你騎馬。”“爺爺說話算數!騙人不是好爺爺。”

這天天氣很涼,王員珍騎著自行車帶著王浩,從學校到家一路全是上坡,王員珍不知不覺出了一頭汗。到家後,他感覺身體不太舒服,躺在床上自顧自休息了一會兒。中午吃飯時,王員珍還是感覺頭重腳輕。“上午有點著涼,好像是感冒了,有點燒。”王員珍摸了摸自己的頭,跟老伴高秀梅說。“家裡還有沒有感冒藥,不行了咱們去醫院看看?”高秀梅很關心老伴的身體,張羅著要去醫院。“不用了,小感冒,還值得去醫院?吃點藥睡一覺就好了。”王員珍打斷了老伴的話。

第二天,王員珍的“感冒”沒有好,身體不好的老伴高秀梅卻被傳染上了,她也開始發燒頭疼。高秀梅一倒下,王員珍開始著急了,他知道老伴平時身體就不好,經不住折騰。“得趕緊去醫院。”4月7日,王員珍老兩口相跟著來到省人民醫院看病,卻被大夫告知:“你們最好不要住院,買上藥回家去輸液吧。”“什麼,不讓住院?為什麼?我們又不是不給錢。醫院還能趕顧客?”王員珍牽掛著病中的老伴,當場就發火了。“老人家,聽我解釋,不是不讓你們住院,這也是為你們好。現在醫院病人太雜……”大夫沒有把話說完,但王員珍好像聽出了點什麼。他沒有再爭執,買上藥,攙扶著老伴回了家。

在家中連續輸了三天液,王員珍夫婦的高燒仍然不退。“衛家最初也是高燒不退,難道……”忽然想到樓上衛家的境況,王華明的心猛地抽緊了。他不敢再耽擱,帶著父母來到山醫大一院。當時兩位老人的發燒、乏力等症狀和非典非常相似,肺部X光片也有些陰影。但當醫生將這些症狀一一告訴王華明時,這位一向很堅強的小夥子頓時愣住了——他早就預料到但又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終究發生了。

急診病房內,年邁的父母在病魔的折磨下憔悴不堪。呼吸困難,渾身乏力,甚至連飯也咽不下去。王華明含著淚一勺一勺地給父母喂水、喂稀飯。父母每次努力地嚥下一口飯,王華明似乎就看到一點希望。王員珍夫婦雙雙住院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外甥李家偉(化名)那裡,“舅舅、舅母病重,我得趕緊去醫院看看他們,舅母的身體一直都不太好。最近人們都說醫院不安全,你和孩子就別去了。”李家偉跟妻子打了個招呼,連忙買了些營養品,趕到山醫大一院看望二位老人。

病房內兩位老人的模樣讓李家偉大吃一驚,幾天不見,舅舅和舅母活脫脫瘦了三圈,見到家偉,兩位老人吃力地抬了抬手臂,算是跟他打了招呼。“華明,這是怎麼回事?舅舅和舅母到底得的什麼病?怎麼能變成這個樣子?”李家偉不理解他看到的一切,他把表弟拉出病房,想詳細地問個究竟,言語中顯然有些責怪的意思。

“家偉,你別問了。咱們家有大難了。你趕緊離開這裡,以後別來了。”

敏感的李家偉從表哥的閃爍其詞中預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難道真是人們傳言的那種病?”他不敢再大意,逼著讓王華明告訴他實情。

“醫生說……他們的症狀和非典有些像……很可能……感染了……”王華明吞吞吐吐,好不容易才說出來。

非典?!李家偉頓時愣了,好幾秒鐘後,他才反應過來,“那你還不趕緊把口罩戴上?知不知道它的傳染有多厲害?”

“我知道。可還沒有確診!我想……也有可能是其他病……”

“胡鬧!趕緊向醫院請求住院。你也要有必要的防護。讓浩浩孃兒倆趕快回他姥姥家住,要天天測測體溫。”李家偉和王華明共同商量著對策。

4月17日,王員珍夫婦二人最終沒有逃過去,他們被確診為非典患者,雙雙住進了山醫大一院的隔離病房。4月18日,李家偉感覺到身體不適,他立刻聯想到在山醫大一院的情景。雖然當時勸說表哥時非常理智和堅決。但輪到自己時,他打心眼裡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我在醫院呆的時間並不長,應該沒事。”李家偉在心裡一個勁兒安慰自己。

不論心裡怎樣為自己開脫,李家偉確實不敢再回家裡住了,萬一傳染給妻子和孩子,那將意味著什麼,他心裡清楚得很。李家偉把事情平靜地告訴了王華明,“我想在你家住幾天。”李家偉的話讓王華明著實吃了一驚,自己還沒有徵兆,表哥已經被感染了。他了解表哥的倔強,使出渾身解數勸說他趕緊去醫院就診,但李家偉堅決地拒絕了。

在王華明家,兄弟倆各住一個房間,說話時也拉開了距離。然而,沒幾天工夫,李家偉的病情明顯得越來越嚴重。高燒不退、四肢乏力,咳嗽……一切症狀和非典都吻合。“家偉,你必須去醫院。這是為你負責,你知道患非典的後果。現在不是開玩笑的時候。”在王華明的堅持下,4月22日,李家偉終於同意了去醫院。在山醫大一院,他很快被確診為非典,並轉至太原市人民醫院住院治療。

市長來了之後(上)

親歷非典的那些日子之十——省電建宿舍樓,整個單元被隔離了

雙塔西街東坡斜巷的省電建公司宿舍13號樓五單元,在衛家和王家先後有6口人感染SARS住院後,先後又有兩家住戶也被感染住院。這個單元漸漸引起了省市有關部門的重視。該宿舍樓所屬的南內環四社區的幹部,是在4月23日街道辦事處召開的緊急會議上,得知了自己社區內的發病情況。

例行會議開完後,大夥正要散去,街道辦事處詹主任叫住了南內環四社區的書記楊改芬,“楊書記,你留下來,還有點事。”詹主任神情嚴肅地拿出那張電傳,把該社區的SARS發病情況說完後,楊改芬十分吃驚,她緊盯著傳真一字一句又看了一遍,“一個單元就有4戶9個人感染了?詹主任,沒有搞錯吧?我怎麼一點沒有聽說?”

“情況確實非常緊急,區裡要求你們務必儘快將這棟樓的實際居住人數搞清楚,但絕對不能驚擾居民,不能給居民造成恐慌。”詹主任言簡意賅地佈置了任務。

“可是……”

“沒有可是,必須完成。”

這個社區居委會的全體幹部也就4個女同志,平均年齡在45歲左右。在這之前,她們剛剛按規定,將全社區的1636戶家庭挨個摸完底。這個社區連同個體商販在內人數大約有12500餘人,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算是一個大社區了。

懷著一絲恐懼和沉重的壓力,楊書記她們把9位患者的名字和住址抄了下來。回到社區,他們不敢耽擱,趕快和省電建公司聯繫,把情況一五一十地說清楚,並要求立刻對所有的單元進行消毒、摸底。

4月25日,街道辦事處給社區幹部下了死命令,“三天之內必須把這個宿舍樓內的實際居住人數統計清楚。”這個看似並不難完成的任務此時變得困難重重。

幾位幹部湊在一起緊張地討論著,“人們現在談非色變,這個樓裡的情況我們也不清楚,不能貿然進去敲門排查。再說我們每天到處跑,萬一感染上再傳染給其他人怎麼辦,既要保護別人,還要保護自己,又要完成任務。”

方法一個個被逼了出來。白天,幾位幹部死守在傳達室門口,對進出人員一一詢問。

“同志,請問您住哪個單元幾號?家裡幾口人?”

“你們是幹什麼的?”

“我們是社區居委會的,為了防非典,街道辦事處要求每個社區都必須統計居民情況。”

聽說是為了防非典,有的居民非常配合,但統計出來的數字並不盡如人意。

社區幹部向電建公司索要了這棟樓住戶的住宅電話,每天早、中、晚往住戶家中打電話,瞭解居住情況。

最有創意的方法是數燈光,這是社區幹部們情急之下被逼出來的。幾位女幹部一到晚上,就相跟著來到該宿舍樓的牆外,爬到牆頭上挨家挨戶數燈光,判斷哪家有人、哪家沒人。數完北面,再跑到南面去用同樣的辦法數。

4月26日,離規定期限只剩一天了。這天晚上天下著小雨,幾位幹部卻都沒敢在家歇著。她們穿上雨衣、打著傘。深一腳淺一腳地來到牆邊,互相支撐著爬上牆頭,開始認真地數起來。而數燈光這種方法後來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為了提高準確率,她們將次數定為每天兩次,下午六七點一次,晚上九點以後再數一次。每天爬上爬下,幾名幹部自嘲道:“小時候都沒有爬過牆,現在這麼大年紀了,反而得爬牆了,早知道小時候學上一手多好。”

市長來了之後(下)

親歷非典的那些日子之十——省電建宿舍樓,整個單元被隔離了

三天時間過去了,4名社區幹部向街道辦事處圓滿交了答卷,這棟宿舍樓78戶人家,現在實際住戶為42戶84個人,有本單位的職工還有出租出去的,居住成分比較複雜。統計數字讓社區幹部也吃了一驚,這些人還會不會有人發病?

在彙報統計情況時,她們才得知,區政府讓統計實際居住人數是有他們的用意的——因為單元內感染的人數比較多,有關部門考慮要對這個宿舍樓進行必要的隔離,而隔離前必須摸清實際居住人數。

4月28日,太原市市長李榮懷專門為此來到社區徵求居民的意見,是對整棟樓進行全封閉,還是隻對五單元進行隔離封閉。居民的意見大部分傾向於後者,“我們這幾個單元到現在都沒有發現發燒病人,沒必要隔離吧?”“這一隔離要耽誤多少事?可以讓居民們自己每天量體溫向上彙報,發現不對的趕快處理,這樣不影響大家工作。”“隔離期是多少天?短了還好說,時間長了,這麼多人的吃飯就是個大問題。”……居民們你言我語,竭盡全力地為自己爭取自由。市長一邊認真地聽,一邊在本子上記著。

4月29日上午,迎澤街道辦事處緊急通知開會,“市政府通知今天下午兩點半對省電建宿舍樓五單元進行隔離。”會議特別強調,為了避免居民們因為恐慌事先搬走,要求提前的準備工作必須在極其保密的情況下進行。而社區幹部惟一的任務,就是從開完會到隔離之前,一步不離地守在宿舍樓門口,防止該單元的居民聽到消息後提前擅自離開。詹主任最後說:“一旦居民們盲目恐慌全部離開,隔離就沒有任何意義,而且還有可能造成更大面積的疫情傳播。”

之後近3個小時的時間裡,4名社區幹部寸步不離地坐在宿舍樓的大門口,緊盯著每一個進出的人。王主任抽空跑出去買了幾包方便麵,大家邊往嘴裡扒拉麵條,一邊還不敢讓眼睛離開大門口。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一切都很順利,五單元現住的居民沒有一個外出的。

下午2:30,整個宿舍院內靜悄悄的,居民們都還在午睡。此時,太原市政府、公安局、衛生局、環衛局、迎澤區政府、派出所、衛生防疫、環衛等各個相關部門人員陸續到位,百十來號人聚集在小院內,卻鮮見有人喧譁,一切隔離前的準備工作在寧靜的空氣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一些媒體的記者聞訊也趕到現場,用手中的鏡頭記錄著這個非常時刻。2:40,太原市政府官員向樓內的居民大聲宣讀了隔離通知書,公安人員用警戒線迅速將五單元隔離起來。防疫人員穿上防護服,穿過警戒線,進入樓道內對每家每戶及樓道進行了第一次消毒,環衛部門將專門的特種垃圾筒運來放在單元樓門口。社區四名幹部將辦公電話和自己的電話號碼工整地寫在紙上覆印後由防疫人員一一送到每個住戶家裡。在一個星期的隔離期內,他們將承擔起為這4戶8位居民生活全方位服務的任務……

已經七十多歲的舒錫武老人住在這個單元的二樓,正在午睡的他忽然聽到外面傳來嘈雜的聲音,起身從窗戶上望出去,他看到穿著制服的公安人員正用一條黃色的帶子繞單元樓圍過來,“這麼快?”舒師傅心裡想著,喊老伴到窗前一起看。雖然前一天市長剛就這個問題來徵求過居民的意見,但他們沒有想到隔離這麼快就來了…… (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