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昌樂台商將「小拉鏈」做成大產業 年生產能力超5000噸

潍坊昌乐台商将“小拉链”做成大产业 年生产能力超5000吨

中國山東網8月18日訊(記者 劉自銳) 一拉就開了,再往回一拉就關了。拉鍊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8月17日,“回望齊魯好風光”魯臺新聞媒體記者聯合採風活動走進濰坊中傳拉鍊配件有限公司,一起探訪這個拉鍊工業領域的領頭羊。

作為山東省昌樂縣成立時間較早的臺資企業,目前中傳拉鍊配件有限公司年銷售收入2億元,主要產品為鋅合金制拉鍊頭,年生產能力5000噸以上。現有基本生產線五條,所用設備均從臺灣投資引進。

在中傳拉鍊的生產車間,兩岸的記者們見到了目前全世界第一臺智能拉鍊鑄壓機,這套設備代表了中傳拉鍊未來的方向—智能化生產。“企業員工從以前六七百人,到如今的二三百人,未來拉鍊的智能化生產減輕了對勞動力的依賴,更安全環保。”董事長林於寶介紹,從2015年起,中傳拉鍊就注重降低對人力的依賴,開始進行生產設備工業4.0的研發與投入,直到今年,公司已投入超過1000萬美金,用於鑄壓、裝配、精雕等全自動機械的研發與製造。

潍坊昌乐台商将“小拉链”做成大产业 年生产能力超5000吨

濰坊中傳拉鍊配件有限公司自1992年入駐昌樂以來,堅持精益求精的企業理念和嚴格的管理制度,其所生產的“CCK”拉鍊頭在行業中享有較好的聲譽和極高的市場份額,中傳拉鍊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拉鍊頭生產企業之一。在林於寶的帶領下,中傳不斷創新發展,除了在世界上有130多項專利、參與拉鍊標準起草、行業標準制定外,更是中國五金協會理事單位,並憑藉豐厚的底蘊多次榮獲昌樂縣企業貢獻獎。

林於寶在創業的同時,積極響應地方號召,為昌樂的招商引資出謀劃策,向朋友們宣傳昌樂,為繁榮昌樂的經濟牽線搭橋。今年5月,林於寶獲得濰坊市富民興濰勞動獎章,濰坊市內僅有兩名臺商獲得此殊榮。這得益於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等部門出臺的31條惠臺措施。這一措施惠及部分在大陸工作並做出貢獻的臺商,林於寶就是一例。

潍坊昌乐台商将“小拉链”做成大产业 年生产能力超5000吨

昌樂縣政府、昌樂臺辦對中傳拉鍊公司的發展非常關注。自中傳入駐昌樂以來,昌樂臺辦聯合各部門做了大量工作,推行“保姆式”服務,給與最大支持。以濰坊中傳拉鍊公司為代表的臺資企業,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2014年9月中傳拉鍊公司被山東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山東省商務廳聯合評為“山東省百強臺資企業”。

“在昌樂26年的投資創業過程中,我見證了昌樂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歷歷在目”。談及昌樂,林於寶表示昌樂已經成為第二故鄉,是自己的福地,自己對昌樂有著深厚的感情,未來一定竭盡全力為昌樂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