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紀檢監察機關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甘州纪检监察机关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今年年初,甘州區紀委在巡察期間發現“沙井鎮東四村剋扣群眾廢舊地膜回收保證金”的問題線索後,迅速成立核查組調查發現,東四村承諾村民撿拾地膜每畝地可補助100元並向村民收取 保證金,事後考慮到村上土地滴灌帶安裝不合理,規格不統一,就將保證金購買了統一規格的滴灌帶,期間將不願購買滴灌帶農戶的保證金全部予以退回。經核查,舉報與事實不符,當場予以辦結。這是甘州區紀委加大執紀監督力度,嚴查嚴辦扶貧領域腐 敗和作風問題,切實保障群眾利益的一個縮影。

該委全面開展問題線索“大起底”和“回頭看”活動,對 2017年以來受理的問題線索及處置情況進行全面梳理排查並建立管理臺賬。將全區脫貧攻堅整改問題細化為四個方面若干表現形式,開展各鄉鎮、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內部自查,並對自查出的問題形成清單,限期整改。充分運用來信、來訪、網絡、電話“四位一體”受理舉報平臺,積極開展脫貧攻堅領域問題受理。

在長安鎮、黨寨鎮、三閘鎮、甘浚鎮、沙井鎮、花寨鄉6個鄉鎮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試點,將農村低保評定、危舊房改造、“三資管理”、惠農資 金髮放等群眾關心關注的重點工作納入農村“小微權力”清單,制定權力運行流程圖。三閘鎮、黨寨鎮、長安 鎮、花寨鄉4個鄉鎮分別繪製《村幹部“小微權力”運行 流程圖》並上牆公示,花寨鄉還將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通過“口袋書”的形式印製下發各村。集中對鄉鎮紀委書記、經管站站長、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1280餘人進行分期培訓。充分 利用“傳統公開模式+黨建智慧平臺公開”,切實加大村務公開力度。印製“便民服務告知卡”4332張,下發至全區18個鄉鎮、5個街道及經濟開發區的263個村、社區,著力擴大群眾知情權、監督權。

抽調16名幹部組成5個工作組,圍繞《甘州區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所列的23項 治理重點,對8個精準扶貧鄉鎮開展監督檢查。針對專項督促中發現的問題,召開問題線索專題研判會議,進一步分類甄別,形成問題清單,提出處理意見,其中對 8個鄉鎮的12個精準扶貧村存在的21個問題提出責令整改要求,向安陽鄉等5個鄉鎮有關問題發出函詢通知書,向區紀委案件監督管理室移送問題線索6條。

對扶貧領域違紀違規問題堅持無禁區、零容忍,嚴肅查處侵蝕群眾利益、失職瀆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和《甘肅省脫貧攻堅工作問責規定(試行)》,對扶貧責任落實不力、突出問題整治不力、走過場以及審查不認真、責任落實不到位、數據錄入不精準等系統性違紀問題實行“一案雙查”,嚴肅追究有關黨委、職能部門黨組織和領導幹部的責任。上半年,區紀委監委共立案查處村幹部違紀問題16件28人,其中涉及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7件11人。(本報記者 楊靜文 實習生 劉思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