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奪權成功,真只是靠隱忍而已麼?永遠洗不白

一般說到司馬懿正始之變奪權,都會強調他多能忍。《三國演義》還講了個著名故事,所謂“詐病賺曹爽”。

許多洗白司馬家的講故事,都會這麼來:曹家一直防著司馬懿;司馬懿於是忍耐著忍耐著;等曹爽對他放鬆警惕了,突然發難,搞定了曹爽。

聽上去像個忍辱負重最後奮起的勵志故事嗎?

然而並不盡然。

正史,司馬懿一直被曹家寵幸。曹丕與曹叡,兩代天子都託孤於他。公元239年曹叡託孤時,還有著名的“視吾面”之語,“就看我的份上吧!”

司馬懿奪權成功,真只是靠隱忍而已麼?永遠洗不白

曹爽與司馬懿一起受了託孤顧命。按,曹爽與司馬懿並無私仇,所以一開始,還對司馬懿挺好,把他當自己爸爸:

初,爽以宣王年德並高,恆父事之,不敢專行。

當然,政治鬥爭嘛,難免要奪權。曹爽於是推尊司馬懿為太傅,於是司馬懿不太能參與朝政了:但曹爽始終也並未對司馬懿加以人身迫害。

及晏等進用,鹹共推戴,說爽以權重不宜委之於人。乃以晏、颺、謐為尚書,晏典選舉,軌司隸校尉,勝河南尹,諸事希復由宣王。宣王遂稱疾避爽。

這裡得說曹爽自己的性格。他是曹真之子,從小跟曹叡玩兒,少年貴胄,出入宮廷,唯一的軍事經歷,是伐蜀漢成就王平的興勢之戰,還失敗了。

他對司馬懿這種老兵油子很是忌憚,對自己的軍事才能也不太自信。這是他的性格了。

曹爽後來搞了個正始改制。說白了,就是用何晏等人,代替曹魏老門閥。那就是曹魏版的修正主義了,得罪了魏國許多老元勳。

公元249年2月,天子曹芳和曹爽兄弟去給曹叡上墳。

司馬懿發動兵變,佔領洛陽。簇擁在司馬懿周圍的,是高柔、蔣濟這些為曹魏做事四十多年的老元勳。那時節,司馬懿所掌握的,只是洛陽;真正能用的兵,是司馬師自己的死士三千。

曹爽的資本,是天子,是大將軍印璽。所以桓範勸他擁著天子召集兵馬,討伐司馬懿謀反。

司馬懿的政治資本其實不多:天子在曹爽手裡,兵權在曹爽手裡。司馬懿的資本,是開國老元勳們的支持。

曹爽自然也明白這點。

司馬懿知道曹爽一定也明白這一點。

司馬懿奪權成功,真只是靠隱忍而已麼?永遠洗不白

所以直到這一刻,司馬懿依然沒成功。即,他的隱忍,只能支撐到他起兵而已。

司馬懿起事真正成功的關鍵,是下面這一點:

在司馬懿花好紅好的勸誘之下,曹爽自己放棄了。

何以會放棄?因為司馬懿不斷派尹大目、陳泰們去說降曹爽,說司馬懿指著洛水發誓了,只要兵權,不要性命。

帝又遣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諭爽,指洛水為誓,爽意信之。

甚至太尉蔣濟親自寫書信給曹爽,照樣是:司馬懿絕對只要曹爽的兵權,不要性命。

這才是關鍵的關鍵。

曹爽可以不信司馬懿。但這老幾位說話,曹爽是信的。

尹大目是殿中校尉,天子身邊的人。

陳泰是陳群的兒子。尚書。

蔣濟更是四十年前就跟孫權斗的老人了,現任太尉。蔣濟之前的魏國太尉,是賈詡,是司馬懿。

這些人都是曹魏社稷之臣,是司馬懿起事的盟友。他們這些人賭咒發誓地來為司馬懿作保,曹爽不相信司馬懿,但必須相信這老幾位吧?

這些老元勳的態度很明白:“司馬懿只要你的權力,不要你的命;我們來了,就是作保了;你不聽,非要打,就是跟我們打!”

畢竟曹爽一個宮廷貴公子出身的人物,面對這種打起來未必能贏(興勢之戰,曹爽輸掉了太多信心),放棄了一定能得平安的處境,也會選後者吧?

所以司馬懿成功的真正關鍵,不是什麼隱忍,而是利用盟友們的信用做保人,讓曹爽相信了“只要兵權,不要性命”。

萬沒想到,司馬懿居然出爾反爾,一拿到兵權,轉身就把曹爽殺了!

曹爽自然是完全想不到:諸位老元勳萬無一失的擔保,也可能失效?

司馬懿居然可以如此狠毒,如此不要臉?

保人們也愣了:媽的你這麼一鬧,把我們當什麼?我們不是盟友嗎?!?!

看看幾位保人後來的下場。

蔣濟是被司馬懿弄懵了的:我堂堂一個太尉,我們老同事了,我豁出老臉給你作保,你就這麼打嘴?

——司馬懿殺曹爽滅門前,蔣濟還勸司馬懿,說曹爽父親曹真有大功勞,不能讓他滅門絕戶啊!司馬懿不聽。蔣濟終於明白自己居然擔保了個白眼狼,於是拒絕封賞,過幾個月就氣死了。

尹大目經過這事後,私下裡一直反司馬家了,甚至企圖夥同文欽。

陳泰從中央被調去雍州,代替郭淮,對抗姜維了,後來也被司馬家氣死了——那是另一件事:正始之變後十一年,司馬昭與賈充合謀弒君殺了曹髦。陳泰不肯去見司馬昭。被逼著去了,司馬昭問他怎麼辦,陳泰說:殺賈充。司馬昭說,可不可以再讓步?陳泰說:只有更進一步的,毫無讓步可能!

——陳泰同年去世。

——《漢晉春秋》說陳泰因此事自殺;《魏氏春秋》說陳泰因此事吐血而死。

後世都說,司馬懿能忍善斷。

然而這次政變的成功關鍵,不在於能忍,不在於善斷,更不在於能裝病。

而在於能賣盟友,能連自己人都騙,還能出爾反爾,把自己說過的誓言加上盟友的臉皮一起當爛泥踩,全無信義可言。

在於自己的狠毒與臉皮厚度,完全突破了當時的底線,把自己人和對手都震驚了。

實際上,這就是晉朝起家的作風:出爾反爾,自己人也能坑,大搞肉體消滅。

後來嵇康之死等等案例,那是不勝枚舉。

司馬懿奪權成功,真只是靠隱忍而已麼?永遠洗不白

淮南三叛,每次背叛司馬家的,都是之前為司馬家出力的功臣——話說,為什麼呢?

鄧艾鍾會滅蜀漢立大功,又是什麼下場呢?

後來晉明帝聽王導訴說自己司馬氏起家的歷史,害羞到埋臉,說得國如此,我們這國祚如何能長久?

——是啊,靠不講信義,發了誓不認,做了擔保不遵,跟盟友一起鬧事臨了把盟友一輩子的信用拿出去賣了,以殺伐為能事的玩意,這種政權,可能長久嗎?

——何況曹魏沒對不起司馬懿啊。李世民後來忍不住吐槽:

受遺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託,曾無殉生之報?

——為什麼西晉初年會大封同姓二十七王,最後終於鬧到八王之亂,終於華夏險些顛覆?

說穿了:這種毫無信義的白眼狼勾當做多了,除了同姓親貴,誰還敢信你呢?

最初的禍根,早在高平陵出爾反爾的瞬間,就埋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