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寶寶輔食添加「後遺症」,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寶寶4~6個月左右,就可以根據個人情況添加輔食了,這意味著母乳或配方奶不再是寶寶獲取營養的唯一來源,寶寶的生長髮育也進入了新階段。但是,輔食添加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寶寶需要時間來適應新食物,媽媽也要格外小心,否則很有可能遭遇厭奶、腸道問題、過敏等“後遺症”。

小心寶寶輔食添加“後遺症”,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最直接的“後遺症”:添加輔食後出現厭奶

大部分寶寶在剛出生時,喝奶量和成長速度都非常快,但這種情況持續到4-6個月,尤其是添加輔食後,就開始每況愈下,甚至出現厭奶的現象。寶寶出現厭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的媽媽出於口味的考慮,會在輔食中添加鹽、糖或其他調味品,導致輔食的味道比乳類重。一旦寶寶嘗試過口味較重的食物,對沒有滋味的母乳或配方奶興趣自然大減,久而久之還會形成偏食、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因此,建議1歲以內寶寶的輔食不要添加調味品,保持食物的原滋原味即可。此外,寶寶添加輔食後,難免“喜新厭舊”,對哺乳或吮吸奶瓶失去興趣,再加上寶寶的胃容量和消化能力有限,如果餵奶時機不適合,也會出現喝奶量減少的情況。建議媽媽從改善餵食方式做起,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可以在寶寶有飢餓表現或距離前一頓進餐4小時左右再餵奶,也可以嘗試不用奶瓶,改用勺子或杯子餵奶。如果寶寶身高、體重等發育狀況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千萬不要強迫餵奶,而應該思考如何協助寶寶接受半流質的輔食。

最煎熬的“後遺症”:便秘和腹瀉輪番上陣

很多媽媽也發現了,寶寶添加輔食後,便秘、腹瀉、消化不良等腸道問題經常不請自來,讓人備受煎熬。這是因為寶寶的腸胃已經習慣了喝“奶”,添加新食物對寶寶腸胃消化吸收功能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再加上寶寶的胃腸道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一旦餵養方式有所差錯,就會導致腸道紊亂,出現便秘、腹瀉等腸道問題。所以,給寶寶喂輔食應注重營養均衡、粗細結合的膳食搭配,還要注意飲食衛生等問題。另外,日常給寶寶補充具有針對性配方的益生菌粉很重要。益生菌可以平衡腸道內的菌群種類比例,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維護腸道微生態平衡,提高腸道整體機能,雙向調節,預防和改善便秘、腹瀉等腸道問題。市面上針對寶寶腸道問題的益生菌產品很多,建議媽媽選擇大品牌且具有針對性配方菌種的益生菌,如家喻戶曉的嬰童營養補充知名品牌“伊可新”的益生菌粉系列,其中的“伊兒暢”益生菌粉是為有腸道問題的寶寶研發的專業配方產品,多菌種配方的結合不僅能夠雙向調節便秘、腹瀉,以及消化不良等腸道問題,堅持服用還能促進身體的營養吸收,對寶寶的健康大有裨益。

最難懂的“後遺症”:錯綜複雜的過敏折磨

兒童免疫系統發育並不成熟,相對於大人來說更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誘發過敏性疾病。誘發過敏的原因錯綜複雜,相比於治療,預防顯得尤為重要,但就拿食物過敏來說,輔食食材眾多,寶寶如何才能安全度過這一健康危機呢?媽媽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排除過敏原。輔食應按照由少到多、有一種到多種的原則進行添加,當媽媽為寶寶嘗試一種新食物時,最好觀察3~4天,確定沒有異常情況後,再添加新的輔食。同時,1歲內儘量避免食用牛奶、雞蛋、堅果、海鮮類等易引發過敏的食材。另一方面,建議給寶寶服用含有抗敏配方的益生菌粉來預防和緩解相關過敏症狀。上文提及的伊可新益生菌粉系列中的“伊兒敏”益生菌粉,就是專門為易過敏體質寶寶設計,配方中含有能夠改善嬰兒生長初期免疫系統功能的鼠李糖乳桿菌HN001;能夠抑制腸道有害菌生長,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的雙歧桿菌Bi-26以及能夠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調節免疫應答的副乾酪乳桿菌Lpc-37和能夠抑制花粉過敏病症的乳雙歧桿菌Bl-04。可見,“伊兒敏”益生菌粉“抗敏”功能之強大。

此外,該系列還有一款適合新生兒服用的“伊兒樂”益生菌粉,根據新生兒的腸胃適應性,將每袋(1.5g)100億活菌數量調整至50億,用含有多種功效益生菌菌株,全面抗擊溼疹、腹瀉、便秘、過敏、免疫力差等常見問題;“伊兒感”益生菌粉則專為易感冒寶寶研製,通過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提高機體免疫應答,從而減少流感發生率、減輕感冒症狀以及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熱而服用抗生素帶來的不良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