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哪怕做不成“药神”,也决不能做“医渣”……

近期热映的《我不是药神》相信很多都看过了吧,故事贴近现实,感人至深,反正小编看完是湿着出来的。

莆田哪怕做不成“药神”,也决不能做“医渣”……

电影《我不是药神》海报

故事从“天价药”剖析出金钱、求生、道德甚至人性的各个犀利面,影片中警察行使职责抓捕走私者没有错,司法机关执行法律法规没有错,病人买不起天价药买走私药感觉也没有错,主人公想要救人而犯罪个人认为还是没有错,错的似乎仅仅是“贫穷”而已,毕竟世上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事情,然而所有的事就像时间会给出答案一样,社会公义自有他的一个结论。

莆田哪怕做不成“药神”,也决不能做“医渣”……

有传闻说莆系医疗占比民营医疗85%

莆田哪怕做不成“药神”,也决不能做“医渣”……

莆系医疗的“强大”

再来说“莆系医疗”,作为民营医疗的主力,其商业逐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民营医疗的重点仍然应该是“医疗”,我们都说“底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过分金钱欲与其不匹配的医疗能力之间的差异才是“莆系医疗”如今困境的症结所在。

特别是在各大媒体争相批判的今天,莆系医疗问题已经成为需要整个莆田人群体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了!可以说,“莆系医疗”欠所有莆田人一份名誉的债!

莆田哪怕做不成“药神”,也决不能做“医渣”……

为医不应光看钱来

1.淡化财欲,回归医者本质。

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一味的强调情怀是不太现实的,悬壶济世、普度众生那是故事里的事情,让开医院的人不营利不赚钱,不现实也不可能,只是有多大饭量吃多少饭,要赚钱首先要有足够的本事。

先看看我们莆田本地的医疗水准,虽然也有三甲医院,虽然也是患者如流,但是真遇到大病难症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去省里或是更大的城市就医,为什么?还是医疗水平不足,连我们本地的医院都如此,在外的莆系就更不敢想象了。作为妈祖之乡的莆田人应该有妈祖精神的“立德行善大爱”,特别是现在莆系医疗几乎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过度金钱观该放一放了,磨砺技能、专心从医才是当前关键。

莆田哪怕做不成“药神”,也决不能做“医渣”……

医术医药医生医械缺一不可

2.蓄积力量,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莆田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市各种公益款项远超亿元,但是大多数钱款都流向宫庙佛寺,同样是做慈善,投向医疗岂不是更功德无量?

若是引导得当,这是一笔巨大的力量,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一两个莆田人自己的“医学奖学金”、“医学贡献奖”、“医学助学贷款”,鼓励莆田的年轻人从事医疗相关专业的学习和工作,例如医药研究、技术开发、器械研制等;另一方面,民资还可以向公立医院设备器械的更新换代上投入,优化现有的医疗水平,造福和受益的一样是我们自己。同时,建议鼓励本地医院创造更多的莆田本地医生实习机会,为本地医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引导并不断提高社会对医生行业的认可度,强化医生的职业地位,相信总有一天,莆田的医生、医院、医药、医械都能混出一片天地的,这样,我们莆系才有给自己“正名”的力量。

莆田哪怕做不成“药神”,也决不能做“医渣”……

医生手术图

3.众人拾柴,打一场关乎名誉的翻身仗!

当前的莆系犹如过街老鼠,这是耻辱,我们不能为了单单达到全国平均线就可以了,60分不够,我们的目标应该是100!~

相信莆田各级政府应该都注意到“莆系医疗”的窘境,他们也想了许多办法和项目来改善,仅小编所知的就有普天药械网、妈祖健康城、医疗健康产业园等,相应的优惠政策应该也不少,咱莆田人本就是从无到有打拼出来的,眼下不过是个小波折,决难不住我们。同时,在科技进步的当前,网络研讨早已渗入医疗领域,莆系医疗迫切需要一个自强的平台,如果能够把莆系医生群体整合起来,搭建一个在线的学术交流学习平台,增强新老医生的传帮带作用,增加医生再学习再进步机会,就不信集合众人智慧,擦不出进步的火花,擦不出莆系的金字招牌来!期待可以等到有一天,当人们生病时再提起莆系,心里面是尊敬,是对好医术、好医德的赞赏和崇敬,那样,我们才算是打了一场翻身仗。

当下的莆系,唯有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才有脱胎换骨、浴火重生的可能,沉下性子,相信莆系也可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大家对“莆系医疗”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