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飞鸿: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

昨天看了《十三邀》中采访俞飞鸿那集,只一眼她的气质就深深吸引了我,忍不住写了这篇文章。

对俞飞鸿的最初印象来自《小李飞刀》中饰演的惊鸿仙子杨艳,当时觉得这个演员有点老气。

俞飞鸿: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

后来看了她自导和主演的《爱有来生》,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眼神,看似装下了世间所有的喜怒哀乐,却又雾锁愁城,波澜不惊。

俞飞鸿: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

虽然听说这部剧叫好不叫座,投资400万,票房只有200万,但我个人觉得非常好,至少目前为止我还记得这部剧想回看。

历经多年,再次见到她,却有惊鸿一瞥惊为天人的感觉,有些人的美真的经得住岁月的打磨,而且越来越发光。

俞飞鸿: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

这张动态图,看她的眼神,清澈照人,一点都没有岁月的痕迹。

俞飞鸿: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

她气质淡定超然,有种任千帆飘过,我独怡然自得的镇定和洒脱。

毫无疑问这种气质也吸引到了徐知远,才有了这次的采访,他在节目中坦言自己两次梦到过她,真正面对面采访时,感觉到了徐知远面对女神的局促,相反俞飞鸿的表现非常睿智,从容。

俞飞鸿: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

节目有谈到她的少年时期,父母怕她因为自己的美貌而忽视了自身的努力,所以从来没有相貌优势这方面的暗示。在她的记忆中,父母说过的印象最深的话是,“不能做一个绣花枕头稻草包”。因此,从少时起,她便明白了皮相易朽,绣花枕头当不得这回事。

在完全无视长相的环境中长大,慢慢也就自我无视了。每当外人夸她漂亮,俞飞鸿只当是一种问候礼。

所以,她非常感谢父母的这种“怠慢”——总觉得自己美貌非凡,难免孤芳自赏,或傲视群侪。不仰赖于此,才会着眼于生命质地的锤炼。

后来接演《喜福会》走红,她没有趁热多拍戏而是去美国读书,在采访中她解释说是因为她想挑战自己的性格缺点。

俞飞鸿: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

俞飞鸿: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

俞飞鸿: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

由于从小是在一个家教比较严、比较规矩刻板的家庭中长大,造成了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性格缺点,比如无法对他人表达愤怒,不够独立等等。而在留学第三年,有次过马路,旁边有辆车直接冲过来,差点被撞到的她边踢那辆车边用学过的所有英语脏话骂司机。之后她兴奋了,她感觉自己终于能自由表达感情。我之所以把这段写出来,是感叹于她对自己内在的深深追求。

回国后,《牵手》,《小李飞刀》,《策马啸西风》剧一部一部接,经常几个剧跑,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她喜欢沉静下来认真打磨一部剧。

于是停下来,不接戏,转而导演《爱有来生》,这是根据小说《银杏 银杏》改编而来,当时读到这个故事后,一直萦绕心中。

这是一部纯爱情电影,用时10年才完成,到上映时,国内市场商业化已经很严重,最后票房成绩确实不佳,400万投入,200万票房,她还把自己所有积蓄和房子都搭在里面,这期间她没有接过一部戏,投入了全部的心力。

成王败寇,一直是我们的社会千百年来认可的铁律。面对投入与产出如此巨大的落差,许多人为俞飞鸿感到遗憾和惋惜。但在她看来,生活没有输赢,只有收获。

近几年,她有接过一些通俗剧,比如《小丈夫》,在节目中徐知远就坦言接受不了她去演通俗剧,就比如一直看的是高雅书的人,突然看到艳俗的书,能看得下去吗。俞飞鸿对此却非常坦然,“我能接受,这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演员不可能只演一种戏,需要尝试不同角色。”

俞飞鸿: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

但是,徐知远显然不满意这个答复,他觉得她应该维持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形象,之后又尝试着继续挖掘她的答案,甚至带她去看了文艺片《喜福会》,这是她的成名作。

最后,俞飞鸿说了这句话:生命本身是件毫无意义的事情,正是因为它的无意义,你才会让它变得有意义。

俞飞鸿: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

听到这句话,我感觉自己被当头一棒,一个能够在自己大红大紫时,孤身一人远走他乡去修行,只为克服自己性格弱点的斗士;一个能用十年认真打磨一部剧的唯美导演,正以为她要曲高和寡,像那些所谓的艺术家一样愤世嫉俗的生活时,她却能看清生命本质后,及时止步,她说自己不想成为哲学家,她感谢自己的平庸,自在接受现实,按照现实生活。

到此,我终于明白俞飞鸿在47岁高龄,却还能保持少女容颜的关键就在于她的清醒,在于她的难得糊涂。她知道生命边界在哪里,但并不为此沮丧,而是遵从游戏规则,寻找到了符合自己的自在生活方式。

愿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自己的世界里像女神一样生活。

俞飞鸿: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