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包天?丑爆天!龍魚「整容」當科學餵食

地包天?醜爆天!龍魚“整容”當科學餵食

(轉眼又到週五,背景紙分享在文末)

好好的銀龍,說地包天,就地包天了,看來是三天一喂的錯?

地包天?醜爆天!龍魚“整容”當科學餵食

我原本都是一天一喂, 喂兩條到三條,有它身子三分之一大小的泥鰍。之後改成三天一喂, 結果有一次要餵食的時候,它相當激動的想要接食,拍掉了自己下方的一小片鱗,雖然半個多月就能長好,不過看著都心疼。

改成三天一喂的時候,每次有人經過就瘋狂的蹭玻璃缸,結果現在發現開始地包天了,已經開始上翹了。

地包天?醜爆天!龍魚“整容”當科學餵食

我喂龍魚,目前為止主食是泥鰍,直接掛在缸蓋上,讓龍魚自己跳上去扯下來吃,偶爾玩玩接食(之前經常玩,有一次被咬到之後就不這麼想了)。搭配的副食物是黑魚、鯽魚、草魚、鯉魚、胖頭魚這些,偶爾還喂白鰱魚苗子。本人養鱷龜,所以副食物較為豐富。每次把魚肉切成一條一條的,像泥鰍那樣掛在缸蓋上,每次喂到這貨不吃為止,看到它那肚子都鼓鼓的了,還繼續蹭缸討食。

地包天?醜爆天!龍魚“整容”當科學餵食

我自己也喜歡這樣喂,也因為這樣喂的原因,現在龍魚互動性很強,起碼根本不怕人或者神經質了,手下去摸頭摸下巴,它自己都能游過來。

感覺地包天是由於蹭缸導致的,當然也有可能是接食的原因,不過絕對不是撞缸蓋導致的。因為從這種形式開始餵食後,它根本沒有撞到過一次!單純瞄準了夾在缸蓋上的泥鰍直接扯下來。不這樣搞,龍魚再長大點,可能就會掉眼, 這樣搞吧,可能又會增加地包天的幾率,因為扯泥鰍,也鍛鍊到了下巴的力量,可能導致地包天。

地包天?醜爆天!龍魚“整容”當科學餵食

乾貨鏈接

原則:大變小,小變大,多變少,少變多。

地包天?醜爆天!龍魚“整容”當科學餵食

小龍餵食,建議以1CM為最佳大小,大家通過觀察,知道龍魚喜歡吞食,特別飢餓的時候,再大的食物也會一口吞,建議每餐為6分飽,而且比起10分飽來說,飢餓感更強,狀態就更好,髮色也更好!對於消化方面,10分飽也許第二天才消化吸收,6分飽容易消化,狀態好+運動量=更好成長

。那如何判斷?肚子略鼓即可。當龍魚處於臨近飽的時候,會咀嚼,再飽點就會含在嘴裡咬咬咬,這樣會大大增加了下顎運動頻率,有助於兜嘴發生機率。

地包天?醜爆天!龍魚“整容”當科學餵食

如果龍魚不管後天還是先天出現兜嘴,都要清楚知道自己或者前主人的餵食習慣,大就變小,小就變大。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魚友通過餵食小甲魚可以成功治療兜嘴和歪嘴。多變少,少變多其實也是變相改變龍魚咬合習慣的一種方法。相互食量的改變對於改善地包天起了很大的作用。

地包天?醜爆天!龍魚“整容”當科學餵食

由於龍魚的生理構造,小龍亞成龍中略微兜嘴的如果實在不想折騰,或者沒法治療的不妨放棄,因為55+的成龍會有個自動修復兜嘴的功能,特別是60釐米後的大龍,更少的看到兜嘴出現,最多的也就是下唇比較長而已,並不是地包天。如果亞成魚,小魚兜的比較嚴重,由於長時間神經壓迫,恐怕成魚後也不能自動恢復了,手術也不建議做,手藝不好的朋友只會讓下唇更醜!

你認為,龍魚地包天和餵食次數有關係嗎?

有小夥伴呼籲想要一款藍底的背景紙,這就來!

其他效果圖和大量印刷源文件可關注本號

地包天?醜爆天!龍魚“整容”當科學餵食

地包天?醜爆天!龍魚“整容”當科學餵食

銀龍

地包天?醜爆天!龍魚“整容”當科學餵食

綱:輻鰭魚綱

目:骨舌魚目

科:骨舌魚科

屬:骨舌魚屬

種:雙須骨舌魚

中文名稱:雙須骨舌魚

拉丁文名:Osteoglossum bicirrhosum

原產地:亞馬孫河和圭亞那

水質:24-29℃,PH6.5到7.5之間

食性:麵包蟲、魚蝦


地包天?醜爆天!龍魚“整容”當科學餵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