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遠東供地相助,能否緩解中國大豆危機?

時代財經APP記者 林怡齡

俄罗斯远东供地相助,能否缓解中国大豆危机?

2018年4月,俄羅斯農民開始春季播種。來源:視覺中國

“62歲的中國農民李承斌駕駛著一輛笨重的俄羅斯拖拉機,一圈一圈的耕地,他很高興有機會到渺無人煙的俄羅斯遠東來耕作這些大片的荒地。”在《紐約時報》2016年的報道中,李承斌成為了中國農民遠赴俄羅斯遠東開發耕地的一個縮影。

隨著俄羅斯遠東開發政策的持續推進,這片曾經的苦役犯流放地正成為俄羅斯“向東看”的橋頭堡,並且在中美貿易摩擦中發揮獨特作用。《南華早報》15日的報道稱,俄羅斯已決定向外國投資者提供100萬公頃(約250萬英畝)耕地,這或將緩解中國大豆的有限供應。

遠東開發歡迎中國

對於俄羅斯此舉,目前有幾家中國公司已對該交易表達了興趣。俄羅斯遠東投資和出口機構投資部負責人瓦列裡·杜布羅夫斯基稱:“我們期待大部分投資來自中國。預期會有50%的投資來自中國,25%來自俄羅斯,另外25%來自其他國家。”

《南華早報》指出,這反映了近年來中國農業企業和遠東地區的合作關係出現明顯增強。事實上,由於地理位置的臨近,早在蘇聯解體後,就有不少中國人跨過黑龍江到俄羅斯發展農業。

人少地廣的俄羅斯遠東地區面積達616.93萬平方公里,佔到俄聯邦總面積近36%,然而其人口卻只有630萬,不及俄聯邦居民總數的5%。儘管遠東地區大部分土地都位於北極圈內,遍佈凍土,但一直以來都被視為世界未曾開發的資源寶庫之一。

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開發最早可以追溯至沙皇時期。出於對皮毛貿易的追求,俄國在此時期開始進軍遠東。在後來的蘇聯時代,遠東更是作為國內原料的重要供應基地而存在。然而,隨著蘇聯解體,未能成功轉型的遠東便逐漸沒落。

2012年,普京在他的第三個總統任期中,將遠東大開發上升到戰略高度。接下來,俄羅斯遠東發展部成立,《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國家計劃》生效、烏克蘭事件持續發酵等,無一不催促著俄羅斯在遠東開發上加快步伐。

而在遠東大開發中,如何使閒置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便是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據《聯合早報》報道,俄羅斯目前全境內的農業用地總面積為1.68億公頃,有近1/4耕地處於閒置狀態,其中尤以人煙稀少的遠東地區最為突出。

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俄羅斯甚至於2016年頒佈了《遠東1公頃土地法》,主要內容是俄羅斯公民可在遠東聯邦區下轄地區,一次性無償獲得不超過1公頃的土地使用權。除此之外,俄羅斯也向外國投資者敞開懷抱,出租百萬公頃農田。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道指出,遠東土地資源豐富,大約有800萬公頃農業用地,300萬公頃耕地,目前已開發土地僅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因此,當俄羅斯決定向外國投資者提供100萬公頃耕地時,預示著俄遠東300萬公頃的耕地如今都要提供給農民。

而對於俄羅斯遠東來說,更為青睞中國在這片地區上的投資。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瓦列裡·杜布羅夫斯基10日曾表示:“大約可以把100萬公頃土地用於新的投資項目,我們十分希望中國工商業集團到該地區來,投資農產品加工,肉類、奶製品等食品生產。”

《南華早報》分析稱,多年來莫斯科一直努力吸引投資發展該地區經濟。由於中美貿易摩擦尚無減弱跡象,中國需求量極大的大豆正處於脆弱時期,中國農民可能因此被俄主要大豆種植區中這麼大面積的廉價耕地所吸引。

緩解大豆危機新突破口

當前,貿易摩擦正使得互為大豆供應商和客戶的中美雙方兩敗俱傷。《金融時報》7月份的報道稱,美國農業部在其發佈的月度供需預測報告中,已經將美國大豆出口預測從6230萬噸下調至5550萬噸,下調近11%。為挽救大豆出口,美國已經轉向大西洋彼岸為其大豆尋找歐洲買家,並且為豆農提供補貼安撫情緒。

同樣,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目前,國內大豆的年需求量超過1億噸,年產量卻只有1000多噸,這意味著我國大豆的產需缺口高達9000萬噸左右,需要依靠國際市場補充。另據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數據顯示,7月,中國大豆進口881萬噸,大幅低於預期,市場測算年內大豆進口量同比減少約1000萬噸。

目前,在美國大豆“失寵”的情況下,巴西、阿根廷已經成為中國大豆進口的主要來源。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巨大的產需缺口仍需不斷地擴展貨源,優化進口結構,而俄羅斯遠東農業區,或將是中國緩解大豆危機的新突破口。

21世紀以來,中俄關系一直不斷改善。2014年烏克蘭事件後,西方啟動對俄羅斯的制裁,在此之後,俄羅斯的戰略重心開始東移,遠東大開發成為了中俄合作的機遇,尤其是在農業領域。

幅員遼闊的俄羅斯,適合種植大豆的地區不在少數。俄羅斯大豆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俄羅斯大豆產量為370萬噸,創下自1991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位於莫斯科的國際農業政策研究所則報道稱,從去年9月至今年1月,俄出口大豆24.8萬噸,同比增長68%,這些大豆主要出口至中國。

據時代財經瞭解,目前中國已有不少投資者參與到俄遠東地區的農業項目,包括大豆種植、糧食集散地建設和奶牛養殖等。而中俄在農業上的合作主要集中在黑龍江與俄遠東接壤的地區,包括阿穆爾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濱海邊疆區,這裡同時也是俄羅斯大豆和土豆的主產區。

俄罗斯远东供地相助,能否缓解中国大豆危机?

俄羅斯遠東大豆產區。來源:俄羅斯遠東投資和出口機構

由於地理上的臨近,上述三個地區的氣候條件與黑龍江省的牡丹江市基本相同,甚至部分還優於牡丹江市。而南部和中南部平原地帶的氣候再加上土地肥沃,條件十分適合農業發展,吸引著不少中國人前往遠東耕種。

中國農業部5月份的數據顯示,2018年黑龍江省對俄農業合作種植面積預計達到900萬畝,相當於三分之一黑龍江省可耕種土地面積,主要以大豆、玉米等糧食的種植和加工為主。

然而,《南華早報》援引俄諮詢機構農業市場研究所負責人德米特里·雷科的話稱,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簽署租約和其他臨時協議,但遠東最肥沃的土地已被佔用,並被俄國內農民過度開發,“如果他們想要更多土地,將主要位於偏遠和生產率較低的地區。”

這意味著,此次俄羅斯向外國投資者提供的100萬公頃的土地,能否種植大豆仍然是個未知數。此外,儘管俄羅斯大豆是非轉基因大豆並深受中國人喜愛,但與美國大豆相比,俄羅斯大豆在成本、出油率上都有明顯劣勢,加上產量並不足以滿足中國龐大的胃口,想要完全取代美國大豆並不可能。但對於中國而言,在優化大豆進口結構,緩解大豆供應危機的問題上,俄羅斯仍是一個不二選擇。

【更多相關資訊,請移步各應用市場下載“時代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