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曰:無僞則無真也,真不忌僞,僞不代真,忌其莫辯

無偽則無真也,真不忌偽,偽不代真,忌其莫辯。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在能夠輕易獲得巨大信息量的同時,其真實可靠性卻大大降低。

無數真假信息混雜在一起,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社會信息體系,而如何從中識別、辦認出真假,或利用確切信息搶佔先機,或以虛假信息送惑對手,將計就計,在信息社會立於不敗之地,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


古人曰:無偽則無真也,真不忌偽,偽不代真,忌其莫辯​《孫子兵法》雲;“兵者,詭道也。”軍事是充滿欺騙和矇蔽的行實目的,完成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行動。軍事之外,政治、外交、生意場,乃至人群當中,虛虛實實的行為無處不在。

《便宜十六策》雲:“不知九地之便,則不知九變之道。天之陰陰陽,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獲處其功。”為了達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目的,對於真假難辨、虛虛實實的情形,我們應該有分辨和看穿的能力。

《度心術》中說:敵之不覺,吾必隱真矣。隱藏自己的真實目的,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放大或者縮小自己的真正實力,永遠讓敵人摸不著方向,這是更加高明的計略。

通常來說,虛和實是互相伴隨的,實的方面往往表現為虛,而虛的方面則可能是實。在準備展開進攻的態勢下,我們應該表現得低調而平靜,而我們準備收斂和後退時,則需要在在形式上顯得張揚。

因此,更高明的方式,是把虛實攪亂,讓對手無法捉摸。作為管理者,在激烈的競爭和對抗當中,掩蓋自己的真實目的,迷惑和欺騙對手,這是可能經常會用到的策略。同時,準準確清晰地判斷真相,也是作為管理者的一項基本素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