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慧:诱其吐实,以恭誉之辞而钳之

鬼谷子智慧:诱其吐实,以恭誉之辞而钳之

1

鬼谷子曰:“引钩钳之辞,飞而钳之。”

也就是说,借用引诱使对方说出真情,通过恭维、赞誉的手段来钳制住对方。

通过称誉的手段,而钳制住对方,是飞箝术最基本的实用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生活中所接触的人,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被这种飞箝术钳制住,只要我们应用得够精密。

鬼谷子智慧:诱其吐实,以恭誉之辞而钳之

2

通常来说,那种爱慕虚荣、自高自大、自矜自伐、傲慢无礼的人,最容易受这种飞箝术的钳制。但是,对于那些质朴、谦逊、恭敬等处于阳面的人,只要选择适宜的环境,同样可以用此术钳制住他们。另外,对于那些处于极度困厄的人,夸张的称赞和欣赏,能够令他们对你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从而对自己也会产生超越客观的自信和希望,反而是更容易被这种飞箝术钳制住。

只有那些才学超卓、智术非凡的人,才不会轻易被飞箝术钳制住,不过,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又岂会遇到这样的高人呢?

鬼谷子智慧:诱其吐实,以恭誉之辞而钳之

3

飞箝术的成功运用,除了要先摸清对方的性情、身处环境等因素外,还要注意天时和人和方面的因素,这两个因素也对飞箝术能否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

苏秦苦学成功后,打算先游说自己国家的君主周显王,但是因为同在洛阳生活,周显王的左右近臣都知道苏秦的出身和之前他周游列国穷困而归被亲友耻笑的糗事,因此非常看不起苏秦,所以苏秦在白白浪费了一番口舌后,没有从周显王那里得到任何他期望中的东西。

这就是因为“人和”不配合而失败的例子。

苏秦离开周国后,来到咸阳游说秦惠王。

鬼谷子智慧:诱其吐实,以恭誉之辞而钳之

苏秦对秦惠王说:“秦乃四塞之国,披山带渭(渭水),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乃天府之国。以秦国士民之众(战士百姓之多),兵法之教(即人人皆习知兵法),可以借此吞并天下,成就帝业。”

这一段话,既有恭誉之辞,又含引诱之意。但秦惠王却不为所动,并没有因为听见秦国可以吞并天下而大喜,接着向苏秦求教。

秦惠王婉拒道:“寡人听说禽鸟羽毛未丰,不可以高飞;文教政令未明,不可以图谋兼并他国。”

秦惠王婉拒苏秦,主要因为刚刚诛杀了商鞅,忌恨辩士,所以对他国来的辩士没有一点儿信任感。但是后来随着苏秦成功合纵六国图谋攻打秦国,秦惠王终于信任并重用了辩士张仪。

4

由此可见,即使是辩才如苏秦那般厉害的角色,如果游说对方时,时机选择的不对,也难以获得成功。

所以,在运用通过赞誉对方而钳制住对方的这种飞箝术时,一定要综合考量到各方面有可能影响到成功的因素,才能顺利地达成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