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這兩條定律,免遭兇險

人們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應該懂得滿足。知足者常樂,多一份知足,就多一份快樂。這也能讓人們保持一顆樂觀的心態,從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能夠有所發展和成就。要想讓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活得輕鬆一些,免遭兇險的話,一定要掌握以下兩條定律。

《道德經》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這兩條定律,免遭兇險

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所說的這句話是讓人們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的態度,就不會遇到危險。一個人懂得知足,就能過得安樂,內心貪婪必然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災難和禍患。在我們工作當中避免不了,要和別人產生競爭關係,但是千萬不要每件事情都與別人做比較。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每個人和別人相比,都會發現,比不上別人的地方,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不可能每個人都是十全十美的。

《道德經》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這兩條定律,免遭兇險

人各有命,有很多事情是我們自己不可強求的。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競爭難以避免,但是如果每件事情都與別人較高下比長短,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會因此而變得很累。盡人事,知天命,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隨他去吧。如果讓你在生命和財富,地位,權利,名聲直接選一個你認為更加重要的,肯定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們應該學會滿足,知足者常樂,知足者常安。

《道德經》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這兩條定律,免遭兇險

唐代詩人李白就好滿足自己的生活,因此寫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詩句。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充滿了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競爭,不懂得知足,可能最終傷到的只會是自己。退一步海闊天空,知止能夠讓自己避免很多的危險。

《道德經》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這兩條定律,免遭兇險

二、功成身退,乃天之道也。

做人做事要懂得功成身退,適可而止,這樣的話才可以免除兇險。人的內心對於名利的慾望越深,必定也會為此而付出更多的代價。過分的追求名利反而會給自己招來更慘重的災難和損失。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不貪圖不義之財,不在自己的飯碗外面找飯吃。為人做事懂得適可而止,一定能夠長久的走下去,如果貪婪無度,慾望爆棚,終究會多行不義必自斃。

《道德經》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這兩條定律,免遭兇險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值得人們警惕。一口吃不成胖子,所以做人不能太貪心,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要被現在社會上的種種利益誘惑汙染,慢慢的失去了本性。只有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個人內心懂得知足和知止,方可免遭兇險,這樣的人生才能走得更遠。

如果大家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想要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