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悄”然转变,房价将再掀波澜?

4月23日下午三点多,新华社发了政治局开会分析经济形势的消息,传递出了当前经济工作的新动向。

调控“悄”然转变,房价将再掀波澜?

公告字数不多,但有这么一段话:

首先要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同时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支持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继续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融资、用能和物流成本。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要更加积极主动推进改革开放,深化国企国资、财税金融等改革,尽早落实已确定的重大开放举措。要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

“内需”两个字好久没有出现在这种层级的会议上。

众所周知,“内需”是2003~2012年,也就是上一届政府宏观调控时最喜欢用的词。

扩大内需,简单的说就是宽松货币(尤其是地产信贷),拉动地产和基建,以此来带动经济增长,至于这种治疗经济病的药方有啥副作用,看看飙升的房价和庞大的地方债务就是了。

本届(2013~至今)政府提出的是“供给侧改革”,“不走大水漫灌的老路”,主要瞄准的是过剩产能。

现在重提内需,意味着什么?

股市是这么理解的:

调控“悄”然转变,房价将再掀波澜?

然而,这次重提内需是要重走老路吗?

其实,仔细研究这届政府的施政思路,认为将重回房地产与基建投资,而从会议整体内容来看,这明显不符合政策导向。一方面,从以往会议精神看,“扩大内需”通常是指增大“消费需求”,而增加消费需求、降低对投资依赖,正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企业减负、定向降准、核心技术攻关等关注的主要是实体经济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发展。因此,扩大内需并非“重回投资”,其重点应在于扩大制造业投资、提振消费,以及减轻企业负担和增加居民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