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河源頭——馬蹄泉的傳說

豐潤城東北45華里的上水路村東約百米,有一品甘泉。那裡的泉水從山石間湧出,清澈透底,伴隨有氣泡冒出水面,一年四季長流不斷。這就是我們唐山陡河發源地之一——馬蹄泉。

陡河源頭——馬蹄泉的傳說

這裡還流傳著“馬刨聖水”的美妙傳說。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之時,大隊人馬來到水頭山下,人困馬乏,口渴難耐,但無水可尋。此時,唐太宗李世民所騎戰馬,一聲長嘶,馬蹄猛刨山石,刨出一個水泉,解了人馬之危。此泉便稱之為“馬蹄泉”。此泉水卻也稱奇,泉水四季翻湧而出,水晶珍珠般的氣泡一串串地向水面飄升,時而發出咕嚕咕嚕聲。冬不涼,夏不熱,每至冬季泉水碧綠,泉邊水草青青,還開著紅﹑黃﹑白花,可謂奇觀美景。

陡河源頭——馬蹄泉的傳說

經測定,馬蹄泉的流量平時為0.3立方米/秒,但一到雨季流量就會增大。一是因馬蹄泉本身出水量增多,二是鮑子山北頭山腳下有一個拳頭大的窟窿,到了夏季,從窟窿眼中向外冒水,這一股水在上水路村北與馬蹄泉的水交匯在一起,使泉水河(古時又稱唐溪)大有洶湧澎湃之勢。不過這種狀況只持續兩三個月的時間,因為雨季一過,鮑子山北頭的窟窿就不再向外流水了。

陡河源頭——馬蹄泉的傳說

陡河源頭——馬蹄泉的傳說

根據馬刨聖水的傳說,人們後來在泉坑東邊百米之處建了一座“白水寺”,又稱“靈泉寺”,內塑河神像,壁繪描述唐王徵東及馬刨聖水的連環彩畫。“馬刨聖水”只是一個神奇的傳說,實際上該泉形成的時間為震旦系楊莊組,距今約5億年左右。但李世民東征過此可能確有其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上水路村民代奎泉在白水寺東側取土,曾挖出一口銅質行軍鍋。鍋沿外部有幾周凸弦紋,鍋口上放有一把鍘刀,鍋底扣著一個粗瓷大碗,碗內扣著幾個小酒盅和一枚鑄有“開元通寶”字樣的方孔銅錢。文物部門鑑定皆為唐代遺物。

馬蹄泉水碧澄清澈,甘甜爽口。舊時,除供該地人畜飲用外,還被奉為消災解病的聖水。每逢有病疫發生,附近人們便絡繹不絕地抱罐提壺到那裡求取。經科學化驗,馬蹄泉水屬無菌水,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有著重要的開發價值。

馬蹄泉西邊的山坡上舊時遍植桃、杏、李等多種果樹,陽春時節,果樹競相綻開花朵,把山野塗上一片緋紅、一片雪白,蕩起醉人的花香。成群的蜂蝶在花叢中飛舞,讓人眼花繚亂。再加上馬蹄泉噴湧而出的泉水,潺潺作響的溪流,盛夏則清澈涼爽,冬季則白氣蒸騰,使人身臨其境猶如入面屏一般。馬蹄泉的神奇故事,泉邊白水寺古建、神像和彩繪,這裡被列為豐潤八景之一“馬刨聖水”

陡河源頭——馬蹄泉的傳說

泉水河自馬蹄泉西流不遠南折,經過的西岸望子山下,舊時有一名剎曰翠峰寺。據清光緒版《豐潤縣誌壇廟》載:翠峰寺在縣北五十里水路村,金貞祐初建。中有二石柱雕八龍,天將雨,龍頭晶晶有水珠。居民遇歲旱,輒往占候。

陡河源頭——馬蹄泉的傳說

翠峰寺廟宇清幽,殿閣靈秀,泉水河的風光景色,又添幾分神韻。泉水河由於傍村穿寨,歡躍奔流,兩岸綠樹叢密,農舍古樸,小橋玲瓏(光上水路村就有5座)群鴨戲水,吸引得文人墨客紛至沓來,留下許多令人陶醉的詩句。清康熙間被曹雪芹祖父曹寅稱為大兄的豐潤曹釗,就作有《唐溪雜詩》六首:

信有桃源路,微茫徑可通。鳥巢蘆獲雨,人坐藕花風。蹤跡烽煙外,生涯雲水中。柴門系小艇,曬網夕陽東。

此地絕塵事,長隨鹿石群。松陰藏佛閣,屐齒印苔紋。大野平分暮,危峰欲割雲。呼童拾落葉,虎跡自紛紜。

田家秋事蚤,禾忝見西成。遠圃聞人語,高天落雁聲。霜清桑拓酒,月上豆花棚。野叟蒼然醉,喃喃說太平。

編茆人境外,松末見孤亭。泉曲通流水,窗開繞畫屏。晚煙千樹紫,歸雁數峰青。賴有雙不借,深山劇茯苓。

偶隨芳徑去,愛此蔚藍天。淺水雙魚駛,晴沙一鷺拳。桃花紅中酒,楊柳綠浮煙。雜杳聞歌笑,兒童鬥草還。

到此疑無路,乾坤浸巨波。急風翻石燕,怒浪拜江鼉。客子倉皇臥,榜人自在歌。操舟與控馬,南北竟如何。

生動細膩地描繪了馬蹄泉、泉水河旖旎秀麗的自然景色。

陡河源頭——馬蹄泉的傳說

泉水河中舊時生長著甲魚、黑魚、鯰魚、馬口魚、麥穗魚、老石頭魚、花豆角魚、腥魚等多種水產品。甲魚大的如臉盆,黑魚大的五六斤。現在河中水量大減,致使河中多種水產絕跡,僅保留有花豆角魚、腥魚三四種。其中花豆角魚是泉水河的特產,長不過五六公分,豆角一樣細長,滿身花斑,只有一根刺,味道鮮美,喜棲流水中。每年汛期一過,人們在河中擲圍一些石塊或樹枝,為魚兒營造棲居之所,使之繁衍生長。到了冬天,在擲圍物的四周以泥土做埝進行圍堵,繼而將埝內之水潑幹。然後入內將石塊翻開,把樹枝拿走,捉取裡邊的魚兒,人們將這種從遠古時候傳下來的捕魚方法叫做“擋魚”。

改革開放以後,上水路村百姓在科技部門的指導下,引進了由美國加州引進的虹鱒魚。這種魚只有在溫度4-18度、無汙染的河水中才能生長,馬蹄泉水正具備這些條件。這種魚在馬蹄泉落戶以後,市場供不應求,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

近20年來,由於唐山市民用、工業用水量的急劇增加,負責向唐山供水的陡河水庫進庫水量又逐年減少,所以明顯不能滿足需要。為此,1982年實施了引還入陡工程,即將邱莊水庫之水通過泉水河下游河道引入陡河水庫。泉水河又擔負起供應唐山市區用水的重要任務。

陡河源頭——馬蹄泉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