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记行(一)——秦风唐韵

秦川记行(一)——秦风唐韵

有幸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这就是八百里的秦川大地。

秦川记行(一)——秦风唐韵

透过西行列车的窗口,远处是金字塔般的山头,这些山的轮廓线异常的笔直,有的山头好像就是一块巨石构成的。近处,便是厚厚的黄土构成的土地,黄土的直立性真的很好,好多地方被挖掘的剖面笔直地挺立着。黄土原上的土地里旺长着玉米、大豆,还有成片的向日葵,这点叫人感到非常新鲜。原来在这里,向日葵是可以成片地种植的。更叫人感到奇怪地是庄稼地里,到处可见一个一个的坟头,坟头不大,严格讲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墓碑,墓碑很精美,有飞檐的碑额和精美的题字。大大小小,散落在田野间。火车一会穿过了一条浩浩汤汤的大河。细观,乃灞河。立刻就想起了早年学过的《鸿门宴》,开篇言:“沛公军霸上。”这片大地,真的到处都是历史,到处都是经典,到处都是掌故。

秦川记行(一)——秦风唐韵

当年,因为大秦在这里一度辉煌,故称秦川。从位置言,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古称关中。东有函谷关,西有萧关,南有大散关、武关,北有金锁关、秦关,其间的平原就是秦川。秦川八百里,何等豪迈雄浑的称谓,深沉、博大、悠远、浩荡,如同陕西人的精神特质。从喉着的秦腔里,从红红的辣子里,品咂出的正是这种味道。

秦川记行(一)——秦风唐韵

陕西的导游自豪地说:得陕西者得天下。诚然,陕北的延安养育了革命,是革命的摇篮。秦川中心的西安则是十三朝古都,其中定都于此的秦朝和唐朝,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现在的陕西,主打两大历史文化名牌,那就是大秦文化和大唐文化。

秦川记行(一)——秦风唐韵

未踏上这片土地之前,对秦川的了解更多的还是通过贾平凹和陈忠实的文章,早年读的更多的是贾平凹,感谢他描绘给我了众多的秦川印象:秦腔、羊肉泡馍、辣子、埙、废都、白鹿原、面食、腰鼓、枣子、石榴、秦砖、汉瓦,等等。今天,踏上这片土地,便更加感到了这里的神奇,浓浓地嗅到了这种特有的气息。

秦川记行(一)——秦风唐韵

在上海看人头,在西安看坟头。“秦中自古帝王都”,历史上的长安就是在今天的西安附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建立朝代最多的地区,13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71位皇帝在此加冕登基。这71个皇帝中,有59位埋葬在陕西,其中已知37位皇帝的陵墓,还有22位皇帝的陵墓不知葬地,再加上达官将相,皇亲国戚,陵寝无数。所以说,在陕西尤其是西安一带是不能随便掘土的,一不留神,就会掘出秦砖汉瓦,就有可能掘出价值连城的国宝文物,就会触及帝王将相的陵墓。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就是当年杨志发等农民在抗旱打井的时候,“一不留神”发现的,一不留神的动作,没想到却震惊了世界,撼动了华夏,佐证了久远的华夏文明。

秦川记行(一)——秦风唐韵

在这片土地上,上可溯及传说时代的黄帝,他就是从这里崛起,终于一统华夏。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也是在这里立足,南征北战,终于君临天下。人民军队在陕北会师后,也是在这里站稳脚跟,所获得的霸气似乎也与八百里秦川密切相关。

秦川记行(一)——秦风唐韵

来到陕西,注定让你跌进怀旧陷阱,注定让你的思绪穿越历史长河,注定让你走上一条跨越了时空的历史隧道。西安是八百里秦川的中心,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位居中国七大古都之首,这里还有完整的古城墙、古城门、古钟楼和古鼓楼,为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仍然保持着浓浓的秦风唐韵。高高的古城墙,宽大的护城河,耸立的旧城楼,城墙上用来照明的高高挂着的大红灯笼,让人感到时光倒流,真的是梦回唐朝了。

秦川记行(一)——秦风唐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