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手作|楊鳳兵:一次旅行結緣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一個地方好不好,我們要看兩樣:人傑、地靈。行走通州,有“大運河第一碼頭”的張家灣,追尋歷史遺蹟;有碧波盪漾,“一支塔影認通州”的三教廟;有聚集數千名國內藝術家,被稱為先鋒藝術家溫柔之鄉的宋莊藝術聚區。走累了,便到迴歸自然,古樸典雅的溫泉度假村嬉水,掃去一身疲倦……除了風景和行走之外,一定還有什麼被我們忽略了,通州的“手作”,帶你走入通州“江湖”,發現“藏龍臥虎”,行走之餘,帶回一件心儀的紀念。

根雕藝術是以自然界中自然生長形成,各種形狀的樹根和樹樁為基礎材料,施以造化之妙的手法,實現“藏魂在天然,納靈於神工”的風姿異花獨秀、生機勃發。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通州區根雕藝術協會會長,根雕藝術家楊鳳兵與根雕的不解之緣還要從旅遊說起。1984年,楊鳳兵應戰友的邀請去杭州旅遊。在西湖畔休息喝茶的時候,根雕造型的茶几和花盆架吸引了他,這是楊鳳兵第一次接觸到根雕。那時對根雕還是陌生的,用楊鳳兵的話說,當時都傻眼了。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從杭州回來,楊鳳兵在朋友家發現一塊劈得四分五裂的洋槐樹根,當即興沖沖帶回家。一連很多天,楊鳳兵下班一回到家就對著那塊樹根仔細觀察,冥思苦想,買來雕刻根據,請教老師。半年以後,第一件根雕作品終於完成了,楊鳳兵也從從雕刻中找到了平靜和快樂。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成功伴隨喜悅,也堅定了楊鳳兵創作根雕作品的意志。為尋找適合根雕的原材料,楊鳳兵就利用週末,去河北薊縣的盤山、豐寧壩下的上廟村、懷柔的喇叭溝門、大榛峪村等地,在農家院休閒度假的同時,和老鄉聊天,收集村裡燒火用大柴中夾雜的樹根。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2002年,楊鳳兵在電視節目中看到一則陰沉木的介紹。通過四川戰友的幫助,幾番周折,終於在通往西藏的茶馬古道上找到了沉睡千年的陰沉木。似木非木,似石非石,通體烏黑,散發奇香,千姿百態妙不可言。楊鳳兵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驚歎不已,當即傾囊而出換成了一堆木頭帶回北京。從此,楊鳳兵每年都會去一次四川,這個個叫雅安廬山的地方。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用他的話說,有了好的原材料,還要賦予它藝術和文化的韻味。

在製作根雕之前一般都要對樹根仔細觀察、構思,發現它的自然美,儘量不破壞它的自然形狀。

構思好後開始動手製作之前先要經過裁切、去皮、清洗、脫水、乾燥、定型,做好準備工作。

根雕製作遵循“三分加工,七分天成”的原則,大大小小的電鋸、電鑽、刻刀等各類工具……操作時需要非常留神,小小的失誤就有可能使人受傷。

最後還要經過著色、烤蠟、上漆、防腐等過程,這樣,別人眼中連燒火都不好使的木頭疙瘩便“活”了起來。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楊鳳兵的根雕藝術繼承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將書法中的穩健與飄逸、美術中的構圖與色彩、攝影中的對比與景深、音樂中的動感與韻味,與湖石的涵虛、梅竹的空蘊、松柏的風格、琅玕的情趣、山峰的偉岸、行雲的縹緲、天地之造化,巧妙地融入到一件件作品的創作中。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經過多年的實踐,楊鳳兵編寫了一套5萬餘字的根雕培訓教材,從中國傳統圖案、中國木雕工藝到中國根雕藝術,蒐集和手繪了300餘幅圖片,生動翔實地普及了根雕藝術的傳承和創作。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現在,楊鳳兵正積極的聯繫北京殘聯繫統開展根雕培訓,就是想將這三十多年積累的經驗傳授給殘疾人,讓他們也能夠接觸到根雕藝術魅力,掌握一門生存能力,並將根雕藝術其發揚光大。

楊鳳兵根藝術創作室

地址:宋莊小堡沃德中心3層

聯繫電話:136012932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