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一个地方好不好,我们要看两样:人杰、地灵。行走通州,有“大运河第一码头”的张家湾,追寻历史遗迹;有碧波荡漾,“一支塔影认通州”的三教庙;有聚集数千名国内艺术家,被称为先锋艺术家温柔之乡的宋庄艺术聚区。走累了,便到回归自然,古朴典雅的温泉度假村嬉水,扫去一身疲倦……除了风景和行走之外,一定还有什么被我们忽略了,通州的“手作”,带你走入通州“江湖”,发现“藏龙卧虎”,行走之余,带回一件心仪的纪念。

根雕艺术是以自然界中自然生长形成,各种形状的树根和树桩为基础材料,施以造化之妙的手法,实现“藏魂在天然,纳灵于神工”的风姿异花独秀、生机勃发。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通州区根雕艺术协会会长,根雕艺术家杨凤兵与根雕的不解之缘还要从旅游说起。1984年,杨凤兵应战友的邀请去杭州旅游。在西湖畔休息喝茶的时候,根雕造型的茶几和花盆架吸引了他,这是杨凤兵第一次接触到根雕。那时对根雕还是陌生的,用杨凤兵的话说,当时都傻眼了。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从杭州回来,杨凤兵在朋友家发现一块劈得四分五裂的洋槐树根,当即兴冲冲带回家。一连很多天,杨凤兵下班一回到家就对着那块树根仔细观察,冥思苦想,买来雕刻根据,请教老师。半年以后,第一件根雕作品终于完成了,杨凤兵也从从雕刻中找到了平静和快乐。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成功伴随喜悦,也坚定了杨凤兵创作根雕作品的意志。为寻找适合根雕的原材料,杨凤兵就利用周末,去河北蓟县的盘山、丰宁坝下的上庙村、怀柔的喇叭沟门、大榛峪村等地,在农家院休闲度假的同时,和老乡聊天,收集村里烧火用大柴中夹杂的树根。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2002年,杨凤兵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一则阴沉木的介绍。通过四川战友的帮助,几番周折,终于在通往西藏的茶马古道上找到了沉睡千年的阴沉木。似木非木,似石非石,通体乌黑,散发奇香,千姿百态妙不可言。杨凤兵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不已,当即倾囊而出换成了一堆木头带回北京。从此,杨凤兵每年都会去一次四川,这个个叫雅安庐山的地方。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用他的话说,有了好的原材料,还要赋予它艺术和文化的韵味。

在制作根雕之前一般都要对树根仔细观察、构思,发现它的自然美,尽量不破坏它的自然形状。

构思好后开始动手制作之前先要经过裁切、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做好准备工作。

根雕制作遵循“三分加工,七分天成”的原则,大大小小的电锯、电钻、刻刀等各类工具……操作时需要非常留神,小小的失误就有可能使人受伤。

最后还要经过着色、烤蜡、上漆、防腐等过程,这样,别人眼中连烧火都不好使的木头疙瘩便“活”了起来。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杨凤兵的根雕艺术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将书法中的稳健与飘逸、美术中的构图与色彩、摄影中的对比与景深、音乐中的动感与韵味,与湖石的涵虚、梅竹的空蕴、松柏的风格、琅玕的情趣、山峰的伟岸、行云的缥缈、天地之造化,巧妙地融入到一件件作品的创作中。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经过多年的实践,杨凤兵编写了一套5万余字的根雕培训教材,从中国传统图案、中国木雕工艺到中国根雕艺术,搜集和手绘了300余幅图片,生动翔实地普及了根雕艺术的传承和创作。

通州手作|杨凤兵:一次旅行结缘根雕,因根雕走遍大江南北

现在,杨凤兵正积极的联系北京残联系统开展根雕培训,就是想将这三十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残疾人,让他们也能够接触到根雕艺术魅力,掌握一门生存能力,并将根雕艺术其发扬光大。

杨凤兵根艺术创作室

地址:宋庄小堡沃德中心3层

联系电话:136012932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