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于1969年10月6日开始组建,1970年3月1日正式成立,1974年底撤销。建制归昆明军区,行使军级权限,由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和云南省军区领导。 在当时的云南大理州宾川县太和农场、宾居农场基础上组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员构成基本由现役军人、地方干部、复员转业军人、原农场职工、知识青年等几部人组成。

大理白族自治州

  • 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8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 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境内以蝴蝶泉、苍山、洱海、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
历史沿革
  • 大理历史悠久,是云南最早文化发祥地之一。据文献记载,4世纪白族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散布了许多氏族部落,史书中称为“昆明之属”,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前221年, 秦朝开始经营西南,在西南地区建立行政机构,自此开始中央王朝对大理的统治。
  • 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发巴蜀兵数万人击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降汉,西汉王朝在“滇王”统治区设置了益州郡。同年,汉王朝派郭昌、卫广往击大理地区阻挡汉使的“昆明”部落。
  • 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和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郭昌又两次率兵往击“昆明”部落,“后数年,复并昆明地”,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4县,属益州郡管辖,从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汉王朝的疆域。
  • 东汉时期,大理地区隶属于永昌郡,原西汉时设置的叶榆、邪龙、云南、比苏四县不变,并新设置了博南县(今永平县)。
  • 公元220~280年,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南中,为蜀国的一部分。
  • 公元265年西晋王朝建立,为了加强对云南的统治,泰始七年(271年)晋王朝把蜀汉设立的南中四郡分化出来,设立宁州。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南朝时期,中原正处于封建割据的局面,云南相继为宋、南齐、梁、北魏、西魏、北周统治。从当时云南的行政建置看,虽然朝廷更迭频繁,但基本上沿袭了西晋时期的建置体制,即州、郡、县三级制,州为宁州,郡、县的设置变化较大。
  • 公元479年,肖齐王朝继刘宋王朝统治宁州,在肖齐王朝统治的23年内,先后派了四个宁州刺史和最后一个益、宁二州刺史。据《南齐书·州郡志》载,今大理州地分隶于宁州之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永昌郡。云平(宾川)、邪龙(巍山、南涧、漾濞)2县属云南郡;东河阳(大理市凤仪)、叶榆(大理市喜洲)2县属东河阳郡;比苏县(云龙)属西河阳郡;博南县(永平)属永昌郡。
  • 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杨坚派遣韦冲为南宁州总管,在云南设置了恭州、协州和昆州。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唐朝对大理地区的经营始于武德四年(621年),唐遣使到洱海地区招抚“昆明”蛮诸部。武德七年(624年),州都督府长史韦仁寿将兵五百人,到西洱河,“承制置八州十七县,授其豪帅为牧宰”。据《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唐初,今大理州地域分别隶属于剑南道的戎州都督府和姚州都督府。唐初,今大理州地域内散见于史籍的州名有波州、蒙舍州、阳瓜州、沙壶州、河东州、越析州、浪穹州、邓赕州等。波州在今祥云县城一带;蒙舍州、阳瓜州、沙壶州在今巍山、南涧一带;河东州在今大理凤仪;越析州在今宾川县境;浪穹州、邓赕州在今洱源县境。
  • 公元7世纪中叶,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较大的民族部落,史称“六诏”。六诏是:蒙舍诏、蒙巂诏、施浪诏、浪穹诏、登赕诏、越析诏。
  • 公元8世纪30年代,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其地域据《新唐书·南诏传》所载:“居永昌、姚州之间,铁桥之南。”在此期间,南诏曾先后接受了唐朝委任的“刺史”、“台登郡王”、“云南王”、“南诏王”、“滇王”等封号。
  • 天宝八年(749年)至天宝十三年(754年),唐南诏间爆发了“天宝战争”,在其后40年的时间内,南诏不断向外发展,拓宽了版图,建立了东接贵州西部和越南北部,南括西双版纳,西抵缅甸北部,西北与吐蕃的神川(今丽江)为邻,东北达戌州(今四川)宜宾的多民族集合体国家。南诏后期,权臣擅政,宫廷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权利争夺。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南诏权臣郑买嗣杀死南诏王隆舜。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又杀死隆舜的儿子舜化贞及其幼子,并将南诏王室八百人杀死在五华楼下,夺取了南诏政权,号称大长和国。
  • 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大长和国出师四川,大败而还。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权臣剑川节度杨干贞灭大长和国,扶持清平官赵善政为王,号称 大天兴国。10个月后,杨干贞又废掉赵善政,自立为王,号称大义宁国 。
  •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 大理国基本继承了南诏的疆界。大理国统治云南达300多年,期间曾受宋王朝的“云南八国都王”等封号。
  •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元兵,从宁夏入甘肃,经六盘山,结集于临洮(甘肃南部),然后进入四川西北部,在松潘地区分三路以进。忽必烈亲率中道兵,过大渡河“经行山谷2000余里”,由今盐源、永胜,直抵金沙江,“乘革囊及伐以渡”,到达今丽江境。忽必烈率军攻取了剑川、鹤庆,由上关进逼大理城。城破,大理相高祥被杀,大理王段兴智逃到滇池地区。
  • 1254年春,忽必烈班师北还,兀良合台留镇云南。公元1254年,兀良合台继续进军,先后平定了大理国的五城、八府、四郡及乌、白蛮37部,在昆泽(今宜良)俘获大理王段兴智,大理国亡。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委任赛典赤为云南平章政事,来云南建立行省。赛典赤撤销了原来的万户、千户、百户军事性的建置,改设路、府、州、县,建立了云南诸路行中书省,置路三十七、府二、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尚设立了甸、寨、军民府等。
  • 元代在云南建立行省,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统治迈进了一大步,形成了“行省有令则布天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的政令统一局面。
  • 元代云南行省时期,今大理州地域分属于大理路、鹤庆路、威楚路和云龙甸军民府。大理路:至元七年(1270年),元朝并大理上下二万户府为大理路,治所在今大理城,领有一县、二府、五州。
  • 1276年改府为路,云南正式成为行省级区划的名称。
  • 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袭破大理城,朝廷改行省为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诸府州县司;置诸指挥使司,领诸卫所;置提刑按察司,分巡安普、临元、金沧、洱海四道,并察诸府州县司卫所,称为“三司”。今大理州地域分隶于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永昌府和楚雄府。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清朝时期,今大理州地域分别隶属于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和蒙化府直隶厅。鄂尔泰任云贵总督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大理地区被划为云南的内地。《蛮司志》卷八载:“版籍其地,加以经化,创置云南、楚雄、临安、大理诸府为内地;更以元江、永昌之外麓川、车里诸地为西南夷,一如旧时成都之视滇池。”大理府为迤西道治所,大理提督驻地,领4州、3县、1长官司。领州:赵州、邓川州、宾川州、云龙州;领县:太和县、云南县、浪穹县;长官司:十二长官司。
  • 1911年,昆明“重九起义”后成立了云南省军政府。大理地区隶属于滇西道,后归属腾越道。
  •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2月1日,大理专员公署建立,辖下关、大理、凤仪、邓川、宾川、祥云、弥渡、蒙化、云县、缅宁、顺宁(凤庆)、永平、漾濞、云龙、洱源15县市。
  • 1956年,云县、缅宁、顺宁3县划归临沧专区,丽江专区的鹤庆、剑川2县划归大理专区。
  • 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定为自治州首府。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1958年,州内县级行政区划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全州辖1市、4县、1自治县。撤销云龙县,并入永平县;撤销下关市及大理、凤仪、漾濞3县,合并设立大理市;撤销宾川、弥渡2县,并入祥云县;撤销邓川、洱源2县,并入剑川县;撤销巍山彝族自治县、永建回族自治县,合并成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 1961年,撤销大理市,恢复下关市及大理(含凤仪)、漾濞、洱源(含邓川)、云龙、弥渡、宾川6县建置,全州辖有1市、10县、1自治县。
  • 1983年,撤销下关市、大理县,合并设立大理市。
  • 1985年,漾濞县改为漾濞彝族自治县。
  • 至1988年,全州辖1市、8县、3自治县。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首府驻大理市。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辖1市11县,即:大理市、鹤庆县、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

宾川县

  • 是云南省大理州下辖的县之一,地处云岭横断山脉边缘,金沙江南岸云贵高原西南部。
  • 境内主要山脉、坝子、河流多呈南北走向。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境内有纳溪河、平川河、清水河、朵背箐河4条水系。纳溪河最大,纵贯宾川中部坝区,其支流水量以炼洞河为最。
  • 截至2010年底,宾川县总人口为35.194万人,宾川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境内居住着25个民族。
历史沿革
  • 战国至秦代,宾川县境属滇国叶榆地。
  • 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郭昌将兵略滇,在滇池(今晋宁)设益州郡,叶榆、云南(今祥云、弥渡)均属益州郡。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西南地区古代民族)国王归附,设永昌郡。原属益州郡的叶榆、云南等地划归永昌郡。
  •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改益州郡为建宁郡,设庲降(地名、今曲靖县)都督,统管南中七郡,宾川属云南郡。
  • 西晋泰始六年(公元270年),设宁州,领南中七郡,宾川属云南郡云平县。
  • 北周时改称南宁州,宾川属云南郡云平县。
  • 隋设南宁州,宾川属云南郡云平县。
  • 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设姚州郡督府,宾川属姚州地。后磨些蛮迁入建越析诏(诏址宾居)。
  •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越析诏被南诏吞并,宾川为蒙氏太和楚场地。
  • 五代、两宋时期,宾川属郑买嗣大长和国、赵善政大天兴国、杨干贞大义宁国、段恩平大理国地,宋代后期为大理国河东赕。
  • 元代宾川属大理总管府,为太和、赵州、云南三县地。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明弘治屯年(公元1494年)乡人吴让吁请设州治、建城郭,朝廷同意。割太和县(今大理市)九里(粮里)、赵州(今大理市凤仪镇)一里、云南县(今祥云县)二里,于宾居川置宾川州,筑大罗卫城,设知州和大罗卫指挥使司。
  •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裁大罗卫指挥使司,设大罗卫守备。
  • 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裁大罗卫守备,以屯赋归并宾川州。
  • 民国2年(1913年),改宾川州为宾川县,属腾越道(今腾冲县)。知州改称县知事,县衙改称县公署。
  • 民国17年,县知事改称县长,县公署改称县政府。
  • 民国18年,废道属省。
  • 1949年12月9日,云南宣布起义,23日宾川和平解放。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1950年1月1日,宾川县人民政府成立,属大理行政专员公署。
  • 2006年,宾川县面积2627平方千米,人口34.06万人。辖8个镇、2个民族乡;14个居委会、71个行政村。
  •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西部、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区。
  • 地处北纬25°23′~26°12′、东经100°16′~100°59′。东与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接壤,南连祥云县,西与大理市、洱源县交界,北与鹤庆县及丽江地区永胜县毗邻。
  • 县境最大直距:南北为72.8公里,东西为68.7公里。县城距州府大理市(下关)68公里,距省会昆明394公里。
  • 宾川地处云岭横断山脉边缘,金沙江南岸云贵高原西南部。程海大断裂带呈南北纵贯宾 川坝区。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境内主要山脉、坝子、河流多呈南北走向。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最高为西北部木香坪顶峰,海拔3320米;最低为鱼泡江汇入金沙江处,海拔1104米;中部县城金牛镇海拔1430米。东西两大山脉纵横交错,山与山之间的断陷盆地构成境内10个坝子。
  • 境内有纳溪河、平川河、清水河、朵背箐河4条水系。纳溪河最大,纵贯宾川中部坝区,其支流水量以炼洞河为最。
  • 宾川属中亚热带冬干夏湿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主要特征:光热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立体气候明显。

太和华侨农场

  • 始建于1958年,是为了适应国际、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 于1958年1月建立作为接收、安置归难侨的生产、生活基地。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从1960年起至1978年止,先后接纳安置了来自印度尼西亚、印度、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等七个国家的归难侨3798人。1989年,正式移交宾川县管理。
  • 位于云南大理州宾川县县城东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集农、工、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性国有农业企业。
  • 全场土地总面积14515亩,其中耕地面积6525亩。
  • 2002年总人口2430人,948户,其中来自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缅甸、柬埔寨王国的归侨、侨眷及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眷属占全场总人口数的50.1%,还有彝、白等1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1.4%。
  • 太和华侨农场,土地平坦肥沃,光照充足,灌溉便利,主要产品有粮食、油料、柑桔、葡萄、甘蔗、香叶油、蔬菜、枣子、石榴、李子等。
  • 发展优质柑桔3800亩,优质葡萄2000亩,名枣500亩,粮经比例达10∶90,成为宾川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排头兵和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推行无公害示范种植,以红提为主的欧亚品种葡萄,已通过了商标注册和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并取得“兴侨”牌商标许可;全场成立有水果协会,建有自己的农业网站,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根本性转变。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积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农场独特的热区、侨乡和城区优势,建设有华侨家具市场,金牛建材市场和柳家湾农林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三个市场,并结合县城建设,开发房地产业,实现了农场增效,场员增收。
  • 2007年,太和华侨农场并入宾川县金牛镇,改设为两个华侨社区。太和华侨农场辖区总面积为11.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16人,其中归侨896人,侨眷1141人。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宾居华侨农场

  • 始建于1956年10月,是云南省宾川县创建最早的国营华侨农场,是宾川上川坝物资交流中心。
  • 北距县城20公里,周围与两镇六村相邻。
  • 海拔为1537米,年均气温17.4℃,年均日照2700小时,年均降雨量559.4毫米,属亚热带冬干夏湿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
  • 全场土地总面积8873亩,现有场员职工780户,2402人。其中归难侨、侨眷1925人,占全场人口的80%,主要有越南、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归侨。
  • 农场为县属县管的国有农业企业,现设场部机关1个,有管理人员30人,下辖9个生产队、宾侨制冷有限公司、幼儿园、老龄委等。
  • 有学校、医院、警务站、信用社、邮政、电信等驻场单位。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宾侨制冷有限公司隶属于宾居华侨农场,公司总投资890万元,占地9097.5平方米。集冷藏、果蔬加工、销售于一体。拥有存量为1700吨冷库一座。(其中,气调库4间,容量600吨;高温库5间,容量750吨;低温库1间,容量150吨;贮冰库1间,容量200吨;制冰间1个,日制冰15吨)有果蔬清洗、抛光、打蜡、分级、包装生产线一条,日处理果蔬能力50吨,4层综合办公楼1幢。是目前云南省内科技含量最高的冷库之一。
  • 宾居华侨农场于1959年引种柑桔,1990年经省侨办立项大面积推广,截止2007年8月,柑桔面积达50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7%,总产量达1600万公斤,已成为农场经济的支柱产业。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 自2002年开始实施柑桔无公害生产项目以来,于2003年被县政府授予宾川县绿色科技示范园区称号;2004年5月通过了省级无公害柑桔食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同年9月,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认证;注册了“宾侨”商标注册。
  • 2010年12月,成建制并入州城镇,成立了州城镇华侨社区。目前,除少量归难侨已离开农场前往港澳地区及海外第三国家定居外,还有印尼、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等国归侨,在国内外联系都比较广泛。
华侨农场曾经由国务院侨办直管,地位较高。现在国家要求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目前,宾川的华侨农场都已经划归周边乡镇管辖,保留华侨农场的牌子,乡镇长兼任华侨农场场长。农场更名为“华侨社区”,归侨变为社区居民。实际上,归侨已是农民身份,自种自收,养老保险和新农合由自己缴纳。
曾经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 一一宾川县 太和、宾居农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