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裡偷閒,鬧中取靜

忙裡要偷閒,須先向閒時討個把柄;鬧中要取靜,須先從靜處立個主宰。不然

未有不因境而遷,隨事而靡者。

忙裡偷閒,鬧中取靜

即使忙碌也要抽出一點空閒時間,以便讓身心獲得一下舒展,而且必須在無事

時養成這種習慣。即使喧鬧也要保持一點清靜氣氛,以便讓頭腦能夠獲得一點清

醒,就在平靜時把事情策劃好。如果平時沒有養成這種習慣,就會境況一變主意

也變,一遇事情即生混亂。

忙裡偷閒,鬧中取靜

人類是被感情化了的動物,各人的思維方式、文化修養、生活境遇都不盡相同,

加上性格上的千差萬別,便構成了當今社會上形形色色人和事。

而應酬的目的卻只有一種,那就是改善現狀,讓自己或別人活得更加開心幸

福,讓後代過得舒適。世上的人,幾乎每天都在進行著或這樣或那樣的應酬,不過

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卻不斷地失敗。究其原因,當然也有千千萬萬,但是,其中的

應酬方式也有不適當之處!

忙裡偷閒,鬧中取靜

既然,人有千千萬萬種,女人不同於男人,老年人不同於青年人,丈夫不同於妻

子…那麼,我們與之應酬的方式千變萬化,因人而異。獨守其中、千篇一律的應

酬是不會成功的。

孔子在《論語》中提到:“言末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不見顏

色而言謂之盲。”意思是,不該說話的時候說了,是犯了急躁的毛病;該說話的時候

卻沒有說,從而失掉了說話的時機;不看對方的態度便貿然開口、叫做閉著眼睛

瞎說。

在交談過程中,雙方的心理活動是呈漸變狀態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和人交談中

應兼顧對方的心理活動,使談話內容和聽者的心境變化相適應並同步進行,這樣才

能讓交談意圖達到明朗化,引起共鳴。

我們常聽到“在那種情況下,我實在不該那麼說”這句話,這是因為說話與時

境失去統一、和諧造成不良後果而產生的懊惱。

忙裡偷閒,鬧中取靜

為圖發展,雪巖破例娶兩妻

胡雪巖是個風流成性的尋花老手,他常常自謂:“一不做官,二不圖名,但只為

利,娶妻納妾,風流一世,此生足矣!”因此他對自已中意的女人,決不輕易放過。而

為了得到她們,他甚至不惜立兩房妻子,玩弄所謂“兩頭大”的把戲。胡雪巖在創

業期間所遇到的女人,無一不是為他的事業服務的,有的成為為他所用的“犧牲

品”,有的就有幸被他納為妾,凡被他納為妾者,必須有益於他對事業的開拓。也正

是這些具有“幫夫命”的小妾們,助胡雪巖成長為了一代“紅頂商人”。

胡雪者見過許多女子,或忸怩作態,以豔誘人,或嬌嗔纏人,不勝其煩,都是

俗不可耐之輩。但他在錢塘江岸邊見到的“醉瑤臺”酒家的女廚工,卻令他耳目一

新,不可小看。胡雪巖只一瞥、便覺氣味相投,怦然心動。聽酒家老闆介紹:她名翠

環,祖上曾是嘉慶爺宮中御廚,燒得一手好菜。翠環得家傳薰陶,耳濡目染,成為杭

州烹調高手,其烹製的”東坡肘子”一菜,就連曾大帥也極賞識呢!

胡雪巖現在的太太,系父母包辦,大オ尚可,肚中無貨,且不善應酬客人。每有

家至,胡雪巖嫌她上不得檯面,不讓她見客。作為成功的商人,家無賢妻支撐,不免

感到遺憾。所以胡雪巖雖然尋花問柳,遍撒情種,卻常常有知音不遇的感嘆,心中

十分孤寂。翠環的出現,令胡雪巖十分興奮,即是御廚之後,烹調高手,調節籌劃

主持家政,必然十分熟稔,若能娶來家中,入掌內務,可免他後顧之憂。那時懷擁嬌

娃,坐享美餚,入則噓寒問暖,出則思念惦記,其樂無窮,人生オ算圓滿。

忙裡偷閒,鬧中取靜

有一天,胡雪巖正在“醉瑤臺”用飯,面對“東坡肘子”一箸未動,只盼著翠環出

現,好給她賞銀。不一會兒,翠環來到桌前,胡雪巖剛要給她賞銀,卻見翠環掏出

一卷契紙,遞給胡雪巖。胡雪巖見是一張土地契約,寫明購買萬福橋一帶土地百餘

畝。胡雪巖知萬福橋雖然並非鬧市,但瀕臨錢塘江,如今五口通商,洋貨源源運到

中國,不久的將來,萬福橋必定是很繁榮的碼頭,到那時地價猛漲,胡老闆準能大賺

一筆。

胡雪巖驚愕萬分:一介女流,竟有如此遠見卓識,生意眼光超過自己,實在難

得!他看著眼前的翠環,深思良久,說道:“翠環姑娘籌劃有方,實在敬佩,只是贈送

給你的銀子怎好意思收回,這片土地當屬於姑娘。”翠環正色道:“胡老闆非親非

故,卻把許多銀子慷慨送人,如此奢華浪費,縱然金山一座也會被淘空的,那時悔之

晚矣!"翠環說罷,徑自走了,撇下胡雪巖呆立在桌旁,怔了半響。

如此一來,胡雪巖越發下了決心,非娶回翠環不可。

翠環家原在京城,因父親在恭王府家中掌廚,不慎誤烹了毒蘑菇,使恭王食後

中毒,被定為“謀殺未遂”罪流放黑龍江暉春,老死邊塞。翠環南下求生,到“醉瑤

臺”做廚工,已近十載。她性情剛烈,不少紈絝欲求為妻,均遭拒絕。謝老闆見她廚

藝精湛,不戀虛榮,把她當女兒看待。謝老闆受人之託,選個閒暇時間,把翠環叫到

一邊,向她言明瞭胡雪巖的心意。然而翠環聽後,硬生生拋下一句話:“若要嫁胡先

生,必須當正室。”胡雪巖聽了謝老闆報告,心裡涼了半截,胡太太是父母作主,明媒

正娶,若要休她,年邁的母親決不同意,反而落個“不孝”的惡名。再者,胡太太雖

不能堪稱賢妻,但恪守婦道,並無大的過錯,算是患難夫妻。糟糠之妻不下堂,拋棄

髮妻,必遭人恥笑,今後在官場、商場上如何做人?思來想去,休妻萬萬不可,翠環

的要求絕難辦到。但放棄娶翠環,胡雪巖亦不願意。他苦苦追覓多年,好不容易遇

到這等聰慧女子,娶來家中,便有幫夫運,怎肯輕易捨棄?胡雪巖甚至認定,自己後

半生事業的發展,翠環可作左右手,天下除了夫妻倆,還有幾個值得信賴的人?因

此,翠環一定要成為自己的人!

忙裡偷閒,鬧中取靜

田世春向胡雪巖獻計道:“這事不難,有人娶妾,怕妻妾相處,家中內訌,不堪其

擾,便想法在外新購一處公館,金屋藏嬌,一切稱呼與夫妻一樣,要來的也穿紅

衣,叫做“兩頭大”只要妻妾不見面,可保平安無事。”胡雪巖得此提醒,大為高頭,

他原來也娶過不少妾,只是沒有想過要給她們“妻子”的名號罷了。田世春的建議,

相當於後世的“重婚”,在清代並不犯忌。於是胡雪巖傳過話去,願以“兩頭大”

的形式,娶翠環為妻。翠環本意亦喜歡胡雪巖,只是要為自己爭一個名正言順罷

了,現在見胡雪巖讓步,她是聰明人,知道凡事不可過分,便應允了這門親事,但提

出一個要求,把死在黑龍江的父親墳墓遷回北京。胡雪巖做得更漂亮,他派人到北

京恭王府,使出銀子上下打點,讓恭王記起翠環父親的種種好處,奏請朝廷為其平

反,恢復了御廚身份。翠環因此十分感激,一顆心栓在胡雪巖身上,再也離不開。

胡雪巖在杭州城外選一處僻靜地方,大興土木,建造了一座公館。其豪華堂皇,不

亞於京城王府宅第,為掩人耳日,取名趙公館,蓋借他母親姓氏。一切停當,擇定日

子.迎娶翠環,禮儀均按正妻待遇,坐花轎,穿紅衣,戴蓋頭,放二十四響炮,熱熱

鬧鬧,只是瞞著胡太太。杭州城人們都知道胡財神娶有兩個“正妻”,一時傳為美談,

沸沸揚揚。

身在杭州的胡太太為胡家生了兩個女兒,因未生男孩,便心懷愧疚、對十胡雪巖

“兩頭大”的做法,也就不置-詞,算是默認了。此後,翠環登堂入室,成了胡宅

真正的女主人.人稱"羅四太太”。她善體丈夫心意,四處網羅,給胡雪巖連娶了十

二房姨太太,使胡雪受用不盡,感激萬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