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才隱智,任重致遠

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

才有肩鴻任巨的力量。

藏才隱智,任重致遠

老鷹站立好像打盹,老虎走路好像有病,這正是它們捉人吃人的手段。一個具

有才德的君子,要做到不炫耀聰明、不顯露才華,如此才能培養肩負重任的毅力。

“深水不響,響水不深。“這話說的雖然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動物的生

存有一個重大特點就是善於偽裝自己,一方面是保持自己不被其他動物所傷害.另

一方面是麻痺其他動物,尋找最佳的進攻機會。在人類文明社會中,保護自己同樣

是必須的,尤其是那些品學兼優的人,最容易受到小人的毀謗和打擊,所以只有大

智若愚,含而不露,謙虛謹慎,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傷害,勝任重大的責任。

藏才隱智,任重致遠

見廣識深,躋身官場

胡雪巖從商業經驗出發,認為一個社會要想存在,必然需要一個秩序的核心。

基於這一認識,當太平軍起事時,胡雪巖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可以乘機撈一把的好機

會。在他看來,趁了渾水摸魚,只是因為魚是混亂的,才讓人僥倖有所獲。倒過來

想,胡雪巖認為自己應該替官府維護秩序,秩序建立起來了,你自己也有一個從事

商業的好環境,官府感謝,也會給你提供好多便利。故而他的當務之急是助官府

打太平軍,而不是今天從太平軍那裡撈一把,明天從官府那裡撈一把。因為這樣的

話,你在兩面都面臨信任危機,太平軍懷疑你與官府有勾結,官府懷疑你替太平軍

著想。從商最重要的是信用,信用丟了,那麼生意就做不大。

藏才隱智,任重致遠

出於同樣考慮,當清政府發行官鈔時,胡雪巖做出了與錢業同行不同的選擇。

同行們都認為,太平軍近在眼前,政府是否可信大成問題。如果今天我接了這官

鈔,明天沒有人要,兌換不出去,那就爛在手上,白白損失。胡雪巖的看法不同。

按他的分析,朝廷畢竟大勢還在,儘管暫時遇到了許多麻煩。社會要想運轉,還非得

靠現在這個朝廷不可。所以別人不理這官鈔,胡雪巖卻要接。不但自己接,還動員

別人接,並且以自己的信用作保證。胡雪巖這種看法,符合商業的一般原則。任何

一個商人都要求穩定。任何一個商人都希望在一種平靜的氣氛下進行風險最小的

投資,以求最大的利潤。除非發生特殊變故,使得混亂比平安更能減少成本。當

時的清延,基本結構健在,所受的只是猛然一擊,但卻並非致命一擊。而且,胡雪巖

還有另外一層想法。許多人只是畏懼官府,沒有想到駕馭官府。胡雪巖在他所幫

助的王有齡升官之後,逐漸發現自己借王有齡得的便利甚多,首先是資金週轉

便利,因為有了官府的流轉金作依託;其次發現官府的好多事自己可以以商業活動

完成,既減少了官僚辦事的低效,自己也取了利潤;第三是自己借了官府之名,

能做到許多普通商人很難涉足之事。

藏才隱智,任重致遠

所以,胡雪巖對利用舊制有了信心。一開頭他並不願意捐官,認為生章人和做官

的人攪在一起彆扭。後來想法變了,既然官府與商人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那就不妨

捐官,涉足官場。胡雪巖在人們心中,最大特點就是“官商”,也就是人們說的

“紅頂商人”。這”紅頂”很具象徵意義,因為它是朝廷賞發的,戴上它,意味著胡雪巖

受到了皇帝的恩寵。事實上,它意味著皇帝肯定了胡雪巖所從事的商業活動的

合法性。既然皇帝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所保護的人自然也不應受到掣阻。換一層

講,皇帝的至高無上也保證了被保護人的信譽。所以王公大臣オ能很放心地把大

把銀子存入阜康錢莊。

對於太平軍,胡雪巖的應對又有不同。胡雪巖的原則很明確,太平軍的口號不

得人心、是長久不了的。所以必須幫助官府打太平軍,以維持一個大秩序。

在胡雪巖看來,太平軍起事,有好多老百姓都是被迫捲入其中的。比如周八

俊,不堪別人的欺負犯了事,只得投靠了太平軍。又比如蔣營官。太平軍打到了家

門口,男耕女織的平安日子過不下去了,只好投了軍,出來與太平軍作戰。他們都

是不得已而捲入的。所以他們對大時局並無太多看法。他們只希望老老實實地在

其中的一邊做事。人只要勤勉,不論在哪一邊總是會越過越好的。

有了這種同情的認識,胡雪巖對他們也就不那麼苛刻。尤其是在遇列像周八

俊這樣的人存銀子時,他能以同情心對待他們,願意以自己的商業活動,給他們一

個再生的希望。當然也可以說胡雪巖這樣做有商業的目的存在。不過,如果不是

有這種瞭解,胡雪巖就不會看得那麼深,他對這些人手頭的銀子就會唯恐避之不

及。因為很顯然,這些人是與太平軍有染的。但是胡雪巖不這麼看。與太平軍有

染,沒錯。不過要看是什麼原因,什麼姿態。這些人都是些老實的小民,你不吸收

他的存款,他就不得不把它們給太平軍用,或者被無理的官差劫掠走。這樣於秩序

非但無益,反倒有害。

藏才隱智,任重致遠

而且這還牽涉到對商人和官府的關係如何看的問題。是商人有商人的原則,

官府有官府的目標。照胡雪巖的看法:商人對客戶講信用,官府對朝廷講良心。商

人只管自己是否說了話算數,是對自己的服務對象一一客戶來講的。官府只管自己

做事是否對得起朝廷。各行其是,各同其職。

胡雪巖的這種思路,保證了他對所有可能不受官府嚴格控制的私人財產的吸納。

文煜願意存款於阜康,除了因為阜康的信用好以外,主要是看中了胡雪巖在

經營錢莊時,堅持錢莊只管吸款,不問款項來源的原則。款項來源的正當與否是款項

持有人和官府間的事。在現代,是財產持有人和法院間的事,而不是財產持有人和

銀行之同的事。胡雪巖之過人之處,就在於不是怕官府,以致於不敢按自己的思路

經營,而是理清思路,放手去做。

藏才隱智,任重致遠

在官本位的晚清社會,有了官員做靠山,胡雪巖轉糧購槍、借款撥餉無一不放

大膽子、堂而皇之地去做,即使以十一之利計之,由此而聚斂的財富也是一般商賈

所不能望其項背的。然而客觀地說,胡雪巖背後有著強大的官場力量,而這才是財富

的真正來源。胡氏以其睿智的眼光,發現了“中國人做生意不能沒有靠山”的客觀規律,

從而一生致力於培植自已的官場靠山,踩著官場的階梯,登上財富的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