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鮮卑族羣中的屌絲逆襲,真正的王者!

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統一前兆(5)

既然要好好兒說,拓跋鮮卑的故事就得從很久以前說起了——

我大中原還在戰國時代,北方草原的統治者還不是我們所熟知的匈奴,而是東胡。

準確的說,東胡不是個民族,只是個部落聯盟;千萬別小看這個部落聯盟,後來很多威猛一時的民族都是從這個聯盟中走出來的,比如咱們之前說過的烏桓、鮮卑,以及以後會說到的柔然、室韋(就是蒙古)。

不過,東胡由於相對鬆散的組織架構,後來無法跟日益強盛的匈奴相抗衡。到了冒頓單于時期,匈奴來襲;東胡眾人魔獸一般振臂高呼:為了部落!

然後,然後就被驅逐出了青青草原。

離開了原來的地盤兒,東胡人向東深入到了大興安嶺的群山之中。據說,跑到烏桓山去的人,被稱作烏桓;跑到鮮卑山裡的,則被稱為鮮卑。

烏桓這邊,由於大家相對比較團結,且有一樣的風俗習慣和文化認同,所以就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至於鮮卑那邊,則更像是原來東胡那樣的民族團體和部落聯盟。

佔了別人的地盤兒後,匈奴的好日子也沒有多長。中國歷史上的全民偶像霍去病奉漢武帝之命開始了“漠北大戰”,霍帥飲馬翰海,封狼居胥,長途奔襲間只殺的匈奴騎兵是丟盔卸甲。

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鮮卑族群中的屌絲逆襲,真正的王者!

消息傳到了烏桓山,烏桓的酋長倒沒覺得多解氣,反倒是覺得有點嚇人:匈奴那麼厲害都被霍去病直接秒殺了,這要是換了我還不得給直接打出翔來……

於是,酋長麻溜兒的準備好小雞燉蘑菇,便出了山去拜見霍去病,請求大漢的保護。漢武帝劉徹倒是痛快人!既然都認我做大佬了,也就甭跟那旮旯兒裡蹲著了,哥給你找塊敞亮兒點兒的地方曬曬太陽吧。於是,烏桓人被漢政府遷到了今天河北省北部到遼寧西部的這一帶廣袤區域。

而相對更弱小的鮮卑,眼看烏桓人走了,也不甘心獨自留在大山裡了,大部分人告別了鮮卑群山,形成了後來的段氏鮮卑、宇文鮮卑和慕容鮮卑;當然也有人選擇了繼續當釘子戶,這些繼續留在鮮卑山的人們,就是日後鮮卑族群中的真正王者————拓跋鮮卑。

隨著漢匈勢力的此消彼長,冒頓單于的輝煌也一去不復返了,匈奴隨即分裂成了南北兩個部分。到了東漢的時候,外戚竇憲揮師北進,給了北匈奴最沉重的一擊。北單于率領部族主力被迫西遷,從此退出了中國歷史的舞臺。

北匈奴被擊潰,最早南遷的烏桓和鮮卑受益最大。他們作為東漢的盟友,共同進擊匈奴,也就順理成章的撿了不少洋落兒:接收了北匈奴的俘虜、牛羊和廣闊的草原。大約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那些執意留在鮮卑山的拓跋鮮卑們,終於眼熱了,他們離開興安嶺的群山,挺進到美麗的呼倫貝爾湖畔繁衍生息。不過由於出山晚了,拓跋鮮卑仍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鮮卑族群中的屌絲逆襲,真正的王者!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北匈奴人都跟隨著部族主力西遷了:那些留下來的,大部分選擇向東逃向了遼東地區。為了避免周邊勢力的打擊,他們給自己起了個很有趣的名字,叫自己“鮮卑兵”,這就像現在很多人移民美國之後先管自個兒叫‘約漢’那意思差不多。

還有少部分的北匈奴勢力,流亡到了呼倫貝爾草原,和弱小的拓跋鮮卑同居在一起。此時,拓跋部鮮卑的首領叫拓跋鄰。這哥們為了吞掉逃到他們這兒的北匈奴人,派自己親兄弟和兒子們改成匈奴的姓氏加入匈奴的部族,並想法兒出任各部族的酋長,活脫脫一副上門女婿的樣子。

但是這夥計絕對是個心機婊,名義上,北匈奴的姓氏得到了繼承,實際上,他們最終全部都併入到了拓跋部的勢力範圍。

完成了部族實力的擴充後,拓跋鮮卑的人口快速膨脹,終於擠滿了呼倫貝爾湖畔。為了更好的生存發展,拓跋部開始向漠南草原遷徙。

到了東漢末年,漢朝勢力衰弱,一直被壓制的北方民族紛紛崛起。最先鬧的兇的是烏桓:他們屢次入侵幽州,把自稱是白馬將軍的公孫瓚打的夠嗆;日後又與袁紹聯手,給了這個騎白馬的致命一擊。可惜,烏桓人把寶錯壓在了袁紹身上,自然惹惱了雄武大略的曹操。孟德同學出盧龍小徑,千里奔襲,將毫無準備的烏桓打了個完敗,當然,如果按照《三國演義》的描寫看,這仗也有點兒美中不足,曹操把自己的軍師郭嘉賠進去了……憑著強盛的軍力,曹操決定斬草除根,先後兩次把三十萬烏桓人遷入內地。可憐的烏桓,正在強盛之時卻遭遇滅頂之災,被剝奪了登上兩晉南北朝這偌大的舞臺;即便是在本文中,也一直是以幽州刺史王浚手下的少數民族僱傭軍的形式出現的。

正所謂槍打出頭鳥:烏桓貌似強大,但在曹操巨大的威懾和摧枯拉朽的攻勢面前,徹底的消停了。

而看似弱小的鮮卑沒受到太多修理,鮮卑人趁著草原無主的機會迅速壯大了起來。按照馬克思的理論,主要矛盾被解決之後,次要矛盾會上升成為主要矛盾;因此,鮮卑人和曹魏的衝突開始逐步激化,不過最後沒能成功。一度集合起來的鮮卑人,又都四散開去。

雖然散是散了,可也不都像咱們想象的那麼慘,比如原來不太出名的拓跋鮮卑,就在一位領袖的帶領下,在中國歷史的大舞臺上閃亮登場了。

這位領袖名叫拓跋力微,傳說是拓跋部酋長與天女生下的兒子,跟希臘的赫拉克勒斯一樣是位半人半神的主兒。由於父親的寵愛,力微繼承了酋長的位置開始統領整個部族。然而,部族中有不少人反對拓跋力微,為首的就是他的長兄拓跋匹孤。因為不滿父親的偏心,匹孤率眾脫離了拓跋鮮卑部族,到外面另立了山頭。

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鮮卑族群中的屌絲逆襲,真正的王者!

看到拓拔鮮卑內訌不止,草原上的其他鮮卑部族紛紛打起了他們家的主意。幾番攻伐之下,拓跋部被眾人打散,拓跋力微只好帶著少數部眾投靠相對強勢的沒鹿回部。為了避免被仇家惦記,力微更是改名換姓的潛伏下來;不想這一潛就是二十多年,才終於等來了出頭之日。

一次,沒鹿回部被草原其他部族打敗,部族酋長竇賓的戰馬陣亡,只好步行逃跑。隨同作戰的力微一看這可是千載難逢表現忠誠的機會啊,趕緊將自己的戰馬奉上,同時大喝一聲:“讓領導先走!”而他本人則施展開凌波微步的絕技,一路跟著溜了出去。

戰罷,僥倖生還的竇賓四處打聽獻馬之人,聲稱要饋贈此人良駒百匹。這種一賺一百的買賣,換一般人肯定照單全收;可人家力微要的可遠不止這些,出於長遠考慮,只好裝作什麼也沒聽見。力微滿以為酋長可能會開出更高的賞格來尋找這位無名英雄;誰曾想這竇賓是一巨實誠的領導:“怎麼不見人啊?估計是戰死了,真可惜,那就算了吧。”

眼看自己這招“欲擒故縱”玩大發了,力微只好拎著點心匣子委託旁人旁敲側擊地告訴竇賓說:“獻馬的人正是拓跋部的王子力微,他不主動承認是因為不願意接受封賞,他說他見義勇為不是為了報酬,他說他要做戰場上的活雷鋒……”

竇賓一聽大喜:這年頭難得還有這種高風亮節,快請來相見!

倆人一見面就開喝;藉著點兒酒勁兒,力微自然而然的就把自己悲慘遭遇聲情並茂地訴說了一遍;說到動情時,那兩行滾滾熱淚就跟尿了似的。對於竇賓的答謝,力微吸取了上次的經驗也沒敢太過推辭,大方的提出了自己的條件:希望能讓沒鹿回部贊助一點人馬,讓他回到拓跋部祖先的領地上去繁衍生息。

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鮮卑族群中的屌絲逆襲,真正的王者!

竇賓本就爽快,再加上酒精上腦,不假思索便答應了這個請求。在竇賓的支持下,拓跋力微回到故地,收集離散的部眾,重整拓跋部的雄風。當然,拓跋部名義上還是沒鹿回部的藩屬;直到幾年後,竇賓歸天,羽翼已豐的力微,趁機重回沒鹿回部,找點兒藉口,整死了老酋長的兒子,將沒鹿回部的部眾盡數吞併。至此,拓跋部的勢力迅速擴張,通過不斷的征伐成為草原上的新一代霸主。

拓跋力微的經歷,像極了千年之後的鐵木真,一樣是傳奇的出生,一樣有強大的父親,一樣經歷過部族離散和慘痛的失敗,一樣要藉助其他部族重回巔峰,最後也都反噬了助力自己成功的恩人。

不過,與鐵木真不同的是,此時的中原正是曹魏統治中期,經濟實力雄厚,軍事力量強大。面對這種國際環境,拓跋力微很識時務的把兒子拓跋沙漠汗派去曹魏帝國求學,並充當質子,由此來換取中原王朝的支持。

沙漠汗在洛陽一呆就是十多年,生生從魏呆到了晉。這十多年間,小王子被中原文明所深深吸引,特別是對晉朝的崇拜之情溢於言表。司馬炎見狀十分高興,他非常希望沙漠汗能回去繼承拓跋部的酋長職位,並借這位被漢族文化洗過腦的小王子之手剪除掉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

終於,拓跋力微自感身體狀況欠佳,準備召回沙漠汗來管理部族。這一下,可惹惱了拓跋部內其他想通過侵略中原牟取利益的部族首領。無奈,大王還在,眾人也不敢太過造次;在拓跋力微的要求下,各部首領還得前往晉國邊境擺下宴席迎接沙漠汗。

席間,這些部族首領心懷鬼胎,而單純的沙漠汗卻渾然不覺,依舊不斷地講述著洛陽城內的繁華。突然,一隻大鳥從小王子頭頂飛過,沙漠汗從懷中摸出一把彈弓,朝天就是一發,把大鳥打落在地。一瞬間,空氣好像凝固住了,各部族首領面面相覷。這些鮮卑人從小都用弓箭,哪裡見過彈弓?在他們看來,沙漠汗也不搭箭,就拉了一下木杈上的皮繩,鳥兒就摔地上了。第一次見識了“原來拉個皮條還有這麼大威力”的部族首領看沙漠汗的眼神兒都變了。

不知過了多久,也不知是誰最先喊出的聲:

“奶奶的,他用的妖法!是妖法!”

“沒錯!一個穿漢衣、講漢話、使妖術的人,我們憑什麼讓他當我們的首領。”

話說到這兒,首領們也顧不了那麼些了,大家一擁而上,竟把小王子摁在地上綁了起來。

沙漠汗自然勃然大怒:

“你們要造反嗎?!”

“我們沒反,是你背叛了鮮卑族的傳統,當了漢人的狗腿子。”

“住口!你們都忘了我爸是誰了麼?不怕我爸把你們都收拾了麼?”

“…少廢話,你爸就是李剛,這會兒都沒用。”

事情僵到了這個程度,其他部族首領把心一橫,統一口徑,準備要置小王子於死地了。他們一起找到拓跋力微,眾口一詞的說——

沙漠汗這孩子違反祖制,跟漢人學了妖法,這會給草原降下災難;我們絕對不能立這樣的人為首領。您是老領導,可要一碗水端平,反正我們是按規矩把這孩子給綁了,接下來是秉公處理還是徇情枉法,我們站在這兒就要您的一句話。

面對突如其來的逼宮,拓跋力微嚇了一跳;不明情況的他只好先安撫住大家:;各位莫要激動,如果事情真像你們說的那樣,我是一定會大義滅親的。

不想當眾觸犯眾怒的力微心裡尋思著:不管怎麼樣,打個官腔表個態把大家穩下來再說,等之後見到了兒子問清楚是怎麼回事就都好辦了。最不濟不就是個剝奪繼承權麼,倒省得將來因為這個再麻煩柏萬青柏阿姨調解了……

一口吐沫一顆釘啊,孫子反悔!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覆後,幾位部族首領默契地同時拔腿就走。為了怕力微反悔,這幫頭頭兒連夜趕回邊境,一刀就把沙漠汗給宰了。

拓跋力微聽到信兒後臉兒都青了:我那句‘大義滅親’跟盜版美劇視頻上那句‘僅供學習使用’是TM一樣的,你們這幫雞賊居然當真事兒似的把我兒子宰了!

沉重的哀傷以及對這些部族首領的憤恨,令力微一病不起,沒多久便溘然長逝。剛剛趨於統一的草原,就又一次分崩離散了。

而就在拓跋鮮卑趨於分裂的時候,一個讓他們處境更加雪上加霜的消息傳來,西晉朝廷關閉了跟他們進行貿易的榷場。

此時的鮮卑人茹毛飲血,基本上沒有手工業;日常所需物品皆賴跟中原貿易所獲。因此西晉朝廷此舉,讓草原上鮮卑們頓時陷入困境。

有兄弟要問了,啥事兒惹得西晉不爽,搞起來經濟制裁?

其實這事兒要說冤,拓跋們是挺冤的,要說不冤,也沒冤枉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