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血管內凝血的有效手段是什麼?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是由於某些致病因子的刺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質進入血液中,導致血管內凝血酶增加,進而使微循環形成廣泛的微血栓,同時或繼發纖溶亢進,產生出血、休克、器官功 能障礙和溶血性貧血等情況的一個病理過程。 DIC具有起病急驟、發展迅猛、預後兇險、死亡率高的特點。由於DIC病因及病理生理過程複雜,目前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臨床上主要採取的措施是在積極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採用抗凝、補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抑制纖溶、溶栓治療等,其中以肝素 抗凝治療最為常用。儘管肝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DIC的發展進程,但存在較嚴重的副作用,尤其容易引起或加重患者出血。

因此,迫切需要尋找一種安全有效、毒副作用低的方法治療DIC。

材料和方法

1 動物

健康雄性新西蘭家兔60只,體重2.0—2.5 kg,由醫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2 試劑及儀器設備

紅花注射液,每1mL相當於紅花原生藥0.5 g。LPS購於Sig— ma;肝素購于山東博士倫福瑞達製藥有限公司;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ibrin(ogen)degradation pro— ducts,FDP]和TNF-α【ELISA試劑盒購於BD Biosciences;蛋白C和抗凝血酶Ⅲ(antithmmbin III,AT Ⅲ)活性檢測試劑盒購於上海太陽生物技術公司。Sysmex CAl500+CA6000全自動凝血分析儀(Kobe);Sysmex SE-95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Kobe);HITACHI 7170全自動血漿分析儀(Hitachi)。

3 主要方法

3.1 動物模型的建立

參照文獻b刮方法建立家兔 DIC模型。從家兔耳緣靜脈按30 mg/kg注射3%戊巴比妥鈉麻醉,分離右側頸動脈、插管,以備取血。 LPS溶於60 mL生理鹽水中,然後從家兔耳緣靜脈以 100I.Lg·kg~·h-1(10 mL/h)的速度滴注,連續6 h給藥,建立家兔DIC模型。給藥後2 h和4 h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鈉,維持動物的持續麻醉狀態。

3.2動物分組

將家兔隨機分6組,每組10只: (1)正常對照組;(2)DIC模型組;(3)低劑量紅花注射液治療組;(4)中劑量紅花注射液治療組;(5)高劑量紅花注射液治療組;(6)肝素對照組。

3.3 給藥方法

(1)正常對照組:從家兔雙側耳緣靜脈以10 mL/h的速度滴注生理鹽水(既不注射 LPS, 也不注射紅花注射液和肝素,連續6 h)。 (2) DIC模型組:從家兔一側耳緣靜脈以100鬥g·kg~· h-1(10 mL/h)的速度滴注LPS,同時從對側耳緣靜脈以10 mL/h的速度滴注生理鹽水,連續6 h。

(3) 紅花注射液治療組:將紅花注射液溶於60 mL生理鹽水,從家兔一側耳緣靜脈滴注LPS的同時,從對側耳緣靜脈以1 mL·kg~·h-1(低劑量)、3 mL·kg叫 ·h-1(中劑量)和10 mL·kg~·h-1(高劑量)的速度滴注紅花注射液(10 mL/h),連續6 h給藥。

(4) 肝素對照組:將肝素溶於60 mL生理鹽水中,從家兔一側耳緣靜脈滴注LPS的同時,從對側耳緣靜脈以6 ×105 IU·kg~·h一(10 mL/h)的速度滴注肝素,連續6 h給藥。

3.4 觀察指標和樣品的收集

在注射LPS前和注射2 h、6 h後分別從動脈取血1 mL,置於含有1/10 體積的枸櫞酸鈉抗凝液的塑料管中,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漿,待測血漿一20℃保存。用Sysmex CAl500+CA6000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檢測 AIyITI、PT和纖維蛋白原含量;用Sysmex SE-95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進行血小板(platelet,PLT)計數; 用Hitachi 7170全自動血漿分析儀測定血漿ALT活性和BUN含量;用髮色底物法測定血漿蛋白C及 ATⅢ的活性;ELISA試劑盒檢測血漿FDP和TNF-α含量。

4 統計學處理

數據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應用 SPSS 13.0統計軟件對資料進行分析,組間均數比較採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1 紅花注射液對LPS誘導的I)IC兔死亡率的影響

給藥6小時後,DIC模型組家兔死亡數為5只, 死亡率為50%;其餘各組死亡數均為0只。與DIC 組比較,各劑量紅花注射液組家兔死亡率均明顯下降(P<0.05)。

2 紅花注射液對LPS誘導的DIC兔血漿ALT及 BUN的影響

DIC模型組注射LPS 2 h和6 h後血漿ALT及 BUN均明顯升高(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注射紅花注射液2 h後,中、高劑量組血漿ALT活性與DIC模型組相比明顯下降(P<0.05),高劑量組血漿BUN含量與DIC模型組相比明顯下降(P<0.05),見圖1、2。注射紅花注射液6 h後,各組血漿ALT活性和 BUN含量與DIC模型組相比均明顯下降(P< 0.05),見圖1、2。

治療血管內凝血的有效手段是什麼?

討論

DIC是一種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全身性血管內凝血系統激活為特徵的獲得性綜合徵。這種改變可來自並引起微血管系統的損害,嚴重時可導致器官功能衰竭。在眾多引發DIC的原因中,感染性疾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

紅花注射液是由單味藥物紅花精製而成,主要成分為紅花黃色素。紅花是菊科植物紅花的管狀花,具有活血通絡,祛瘀止痛的功效。有研究表明,紅花黃色素具有抗凝血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紅花黃色素B可抑制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誘導的體外大鼠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延長大鼠離體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凝血酶時闖(thrombin time,TT)。以上證據提示,紅花對凝血系統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因此,紅花注射液可能對DIC有良好的拮抗作用。

本期內容就到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