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出成效 水清岸绿“颜值”高

碧绿晶莹的锦江,由西向东横贯铜仁主城区全境。为提高锦江沿岸景观品质,改善两岸生态环境,我市切实加大治河力度,实施锦江水清岸绿工程,为生态铜仁、美丽铜仁建设再续新篇章。

自2013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全面开展锦江河污染整治工作战略部署以来,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相关区县及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的锦江河流域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11人常驻办公室具体办公,流域内5个区县及25个乡镇也成立相关综合整治办公室,共同保护好美丽锦江。按照“一年明显好转、两年大见成效、三年实现常态化管理”的目标,深入开展锦江治污年、锦江美化年、锦江生态达标年专项行动,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处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建设一批治污工程、迁转一批沿河污染源,推动锦江河流域污染集中整治有效开展。

——加强锦江流域工业污染防治。我市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全力抓好规划、园区、项目环评,禁止在环境敏感区域新建或扩建危险化学品项目;将流域内各工业园区集中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并配套完善园区污水管网,作为园区项目落地审批的前置条件,以源头控制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以锦江流域污染物总量减排为目标,加大流域工业企业搬迁关闭搬迁工作,对重点企业工艺技术改造和废水治理力度,实施节水减污工程,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提高锦江流域生活污染治理。我市大力实施《锦江河流域保护计划》,全力整治锦江流域污染,通过抓排查、抓整改、抓督查、抓协调,以工程治理、完善设施、强化执法、宣传教育及督查考核等“组合拳”,开展锦江河流域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完善城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处置功能,实施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严格流域内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形成了全防全控的医疗废物收储体系,城区医疗废物得到100%的安全处置;推进流域内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中心城市城市污泥用于海螺水泥生产掺烧等综合利用工程,努力实现污泥处置资源化,确保了铜仁市民的饮水安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实现100%达标。

——开展锦江流域农村环境整治。以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积极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农村养殖大型牲畜(猪、牛、马等)三头及以上要建沼气池,对粪便及其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同时全面启动农村“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建设,集中整合“四在农家”创建资金,开展村寨环境综合整治示范。

——强化锦江流域畜禽养殖专项整治。我市将锦江河流域影响群众生活、生产的各类功能地表水体安全警戒水位线400米以内划定为禁养区,对禁养区内从事畜禽水产养殖的违规行为进行取缔、责令搬迁和严管重罚;严格监管锦江河流域禁养区外的畜禽水产养殖场(户)的排污行为,严禁饲养的动物废弃物、排放物直接流向河中污染水资源;对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行为进行查处。

——推进锦江流域资源保护利用。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我市合理统筹流域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制定了锦江流域水资源配置调度方案,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确保锦江及各主要支流生产、生活用水需要,确保河流基本的景观生态用水及污染净化流量。采用源头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减缓城市排涝压力,通过加固和新修防洪工程、整修改建穿堤建筑物等工程,使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启动了锦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开展锦江河生态增殖放流,从2005年开始在辖区自然河流实施了禁渔期制度,并在锦江河连续开展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活动11年,累计投放鱼苗670余万尾。同时,加强锦江流域水质、水量监控,提高水质、水量预警能力和水平,建立卫生、水利、供水、环保、国土等部门水质监测信息共享平台,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提供更快捷、更科学的决策服务。

——加强锦江流域绿化美化建设。开展锦江流域生态系统状况评价,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等生态治理工程,鼓励农户种竹种树发展庭院经济、绿化美化住宅环境。积极开展城市立体绿化,鼓励开展沿街建筑立面绿化。扎实推进区域生态建设,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57.92%,全省排名第二位,成为长江上游流域的绿色屏障。

——打造锦江流域水岸靓化景观。以锦江河景观整治工程为抓手,严查向河道倾倒垃圾、渣土的违法行为,清理侵占河道、妨碍行洪、影响景观的违章建筑,取缔违规排污口。近年来,共投资20余亿元建成完善河道沿线的市政基础设施,完善城区沿河、沿街建筑立面黔北风格改造,改善城市形象。经过多年的努力,主城区沿江人行步道基本形成了景观绿化带,恰似“山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绿中”的优美画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