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度汽車吳秶菘:無人駕駛賽車,爲智能網聯汽車提供測評參考方向

在7月13日的中國無人駕駛產業化峰會上,來自雲度汽車的吳秶菘博士,就雲度關於自動駕駛集成驗證平臺的思考發表了主題演講。

以下是吳秶菘博士的演講實錄:

雲度汽車吳秶菘:無人駕駛賽車,為智能網聯汽車提供測評參考方向

吳秶菘

大家好,首先感謝前沿久星公司提供這麼好的機會給雲度介紹一下雲度在無人駕駛車方面的佈局,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關於自動駕駛集成驗證平臺的思考

現在在汽車行業的問題主要是交通擁堵問題、安全問題、環境汙染問題,更重要的是能源耗盡的問題。在中國社會少子化的情況下,未來是一個高齡化的社會,所以新能源汽車以及無人駕駛汽車是各國研發的重點。

國外無人駕駛汽車級別的分類,目前大部分的整車廠集中在L2到L3之間。Uber、谷歌和一些比較大的科技公司,它們主要聚焦在L4級。未來的汽車一定是網聯化以及智能化結合的,自動駕駛汽車需要一個網聯化的支撐,依照這樣一個設備的演進,我們可以達到全自動駕駛的水平。

國內的一些政府機構對自動駕駛法規頒佈了一些實施細則,美國在2016年9月份也提供了一個自動駕駛的規範,其中很重要的規範就是在發生危險的時候,它能夠自動靠邊停靠,這是安全駕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

雲度認為未來的無人汽車無外乎6個平臺的使用,首先是個人化的問題,無人駕駛車對操縱者的習慣,以及駕駛速度數據的彙總,這是個人化平臺的應用。第二是商業化場景的應用,即在無人汽車方面落地的應用。第三是共享化,在2B共享經濟的形成上,未來也是一個目標。第四是平臺化,剛剛比亞迪的焦總講到,這個平臺化就是他們提供一個無人駕駛車的平臺,大家在這個平臺上發展自己的演算法、機制,或者是控制策略。第五是標準化,法規的制定對無人駕駛車在路上跑的交通法制的標準化。最後,最重要的是雲平臺的開發,就是在雲端做監控。

無人駕駛面臨的挑戰,主要是在人和物的感知方面。人類在駕駛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個環境,我們得到一些意圖的行為模式的想法,最後把這個想法計算到控制策略的實現。無人駕駛要如何從認知到控制策略的實現,這是非常難的部分,因為在感知的部分不是很準確的話,到控制策略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這裡主要是四個部分,前面三個是息息相關的,也就是感知、認知和決策,無人駕駛汽車怎麼在準確感知的環境下做出認知環境的威脅,以及可行駛窺見的判斷,還有車輛和其它部分的協同,最後做出一個安全性高的測試

無人駕駛賽車大獎賽,我們認為它可以加速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為智能網聯汽車提供測評的可參考方向,因為有集成了很多高手來到這邊做他們的演算法的驗證平臺,最後大獎賽採集到的數據可以作為未來在自駕車運用的時候的參考依據。

我們未來希望結合傳感器的設備、車載設備,最後透過V2X、V2V的通訊技術,達到演算法的目標,然後再傳回給底盤的控制,這是我們的平臺實施的方案。

雲度有四個主要的大股東,莆田和福汽集團佔據了很高的股權比例,管理團隊以現金持股的方式,雲度在2015年成立,到2017年年底,我們就已經發展出第一款車,在今年年初我們發佈了第二款車。

雲度有三大重點,首先是綠色出行,第二是智能交通,第三是智慧城市最終集成一個自動駕駛的產品

雲度汽車吳秶菘:無人駕駛賽車,為智能網聯汽車提供測評參考方向

​雲度在2015年和2017年我們一共出了兩款車,到2019年預計第三款車將會面市。雲度造車的系統主要有幾個方向:一個方向是我們採用一體化整車集成的控制,把熱管理等功能做一個集成,達到高能量密度的集成化;第二是我們用ISO26262國際標準,通過不斷迭代,升級應用到公司未來得所有車型中;第三,我們基於ADAS系統來做一個電池能量管理系統,可以達到高續駛里程的目標;最後,雲度利用物聯網和互聯網技術,得到一個高可靠性的控制策略。

未來我們希望能做到雲娛樂、雲監控、雲策略、雲計算的平臺,希望把整車廠的車子做到輕量化的目標。我們知道特斯拉的車子,就是因為它裡面有一個英偉達的設備,所以導致它的價格比較高。未來如果我們可以把這些設備放在雲端上面去計算,這對我們的新能源車的輕量化有相當大的幫助。

來看我們在湄洲島的一個自駕車內部設備的描述,我們透過了多傳感器融合的技術,還有自動規劃、決策的部分,在湄洲島實現自動駕駛功能演示。我們希望可以在這個園區一個遊園車,希望各位到湄洲島可以坐到我們的車。這裡面有64線激光雷達,還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還有高精度的慣導等等。

雲度作為整車廠,作為一個主機廠對自動駕駛是比較保守的,所以我們預計到2020年才會實現L3的目標,在2025年我們將會達到L4,在2030年才會達到完全的無人駕駛。大家都知道,因為我們整車廠比較重視安全,所以在安全性的考量下,我們的發展會比較保守一點。

剛剛中興的田總講到,在中國大家是萬眾一心去集成無人駕駛車的產品,所以我們也是希望能跟各個科技大廠合作,能基於互動、高精地圖、控制算法和其它項目作為未來無人駕駛車合作的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