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控工具機質量雖然遜色日本,但緣何在非洲卻能達到無往不利?

小編今天看到一則新聞,不得不感慨,中國機床在非洲還挺受歡迎的,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中國數控機床質量雖然遜色日本,但緣何在非洲卻能達到無往不利?

製造業的發展,先進的設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才儲備。

中國的數控機床等先進的機械加工設備運抵非洲之後,非洲當地必須要有與之相匹配的、掌握相應操作技能的人才,才能夠充分發揮設備的作用,以促進當地工業的發展。

藉助“一帶一路”倡議的相關政策,中國在向非洲國家銷售機械加工產品的同時,也會向非洲國家的青年學員及教師提供配套的機床操作培訓。

每年暑假期間,非洲職業教育項目的負責單位都會派中國機械加工職業技術院校的老師前往肯尼亞,參與“非洲職業技能挑戰賽”(Africa Tech Challenge,簡稱ATC)項目。在該項目中,中國老師將以中國標準培訓非洲學員相關的機床操作方法。

中國數控機床質量雖然遜色日本,但緣何在非洲卻能達到無往不利?

只有讓非洲學員真正掌握了數控機床的操作方法,中國才真正完成對非洲國家的“授人以漁”式的教學。

從本質上講,對非洲國家學員進行的操作培訓屬於一種職業技術教育,而這種教育的文化輸出模式相比於資金輸出、技術輸出更容易實現中國標準的世界範圍推廣,從而為中國製造產業進一步開闢全新的海外市場奠定紮實的基礎。

中國數控機床質量雖然遜色日本,但緣何在非洲卻能達到無往不利?

矗立在肯尼亞工業大學校園中的中式亭子

職業技術培訓項目同時也是中非雙方友誼的見證。在肯尼亞工業大學的校園中,有一處中國亭子式的建築,當年中國國家領導人在訪問該校時,就曾在這個亭子下走過。

亭子上有用漢字書寫的一副對聯,上聯是:“傾情傳藝促就業發展”,下聯是:“心靈相通譜友誼新篇”。這幅對聯是“一帶一路”背景下中非雙方製造業及工業互利共贏發展的真實寫照。

在培訓過程中,通過與來自五個非洲國家的幾十位非洲學生及帶隊教師進行深入的交流,我們能感覺到他們心中對於中國製造的仰慕以及對於學習先進技術的由衷渴望。

中國數控機床質量雖然遜色日本,但緣何在非洲卻能達到無往不利?

集中授課階段,非洲學員認真聽講

集中授課階段,即便車間中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耳,非洲學員仍然圍在黑板前認真聽講、認真做著筆記;實際操作環節,學員們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完成了小零件的加工。

實操環節學習面板操作

中國數控機床質量雖然遜色日本,但緣何在非洲卻能達到無往不利?

由學員獨立完成加工的小零件

來自加納的參賽隊伍,一行四人在來肯尼亞進行培訓前,甚至還上了當地的報紙,可以看作是代表國家來參賽的。其中一名學員就曾說:“他們來學習一趟並不容易,希望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

中國數控機床質量雖然遜色日本,但緣何在非洲卻能達到無往不利?

老鐵門,看了此篇文章,你還有哪些想說的?歡迎在下面評論處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留言!也可以轉發到朋友圈看看他們的觀點如何?

更多熱點看下面【右上角點關注】:

中國數控機床質量雖然遜色日本,但緣何在非洲卻能達到無往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