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融合,「詩和遠方」牽手,昌吉州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文化+旅游”融合,“诗和远方”牵手,昌吉州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文化+旅遊”融合 “詩和遠方”牽手

昌吉州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系列報道之一

昌吉日報記者 劉茜

“文化+旅游”融合,“诗和远方”牵手,昌吉州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

昌吉州發揮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優勢,以文強旅、以旅興文,推動資源聚合、區域整合、項目結合、產業融合,詩和遠方珠聯璧合,融出全域旅遊新路子。1-7月份,全州累計接待遊客達到1410萬人次,同比增長37%;旅遊綜合消費同比增長42%。龍頭品牌帶動能力增強,天山天池、江布拉克、杜氏旅遊等重點景區接待遊客同比增長超過40%。旅遊業對住宿、餐飲、客運業的貢獻超過80%,旅遊直接從業人數4.6萬人,旅遊直接和間接就業23萬人。

“文化+旅游”融合,“诗和远方”牵手,昌吉州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奏響文旅融合交響曲

盛夏8月,多姿多彩的庭州,吸引著天南地北的遊客來此感受大美。

雪峰倒映、雲杉環擁、碧水似鏡、風光如畫的天山天池景區,是傳說中西王母和周穆王相會的仙境,也是海內外遊客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每年吸引遊客200多萬人次。

天山天池西王母文化旅遊成為昌吉州文旅深度融合一道亮麗風景,天池冰雪風情節、新疆天池國際音樂會等獨具特色的節目吸引遊客一來再來;天山天池哈薩克民俗風情園、九運王母蟠桃園、瑤池園、碧琳城、藥王洞等特色景區給遊客帶來別緻的文化體驗,優秀的文創產品延長了旅遊產業鏈。

“嘗讀西域傳,漢家得輪臺。古塞千年空,陰山獨崔嵬。”這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筆下的北庭風光。

白牆、灰瓦、青磚紅門,穿梭於北庭故城的大街小巷,這裡的一草一木都被刻上了歷史的印記,一磚一瓦都透漏著文化的氣息。唐韻古鎮的意境古樸雅緻,慕名而來的遊客在這裡觸摸歷史。作為盛唐時期北庭都護府所在地,吉木薩爾縣以“漢唐西域記、水綠新北庭”為主題,以文興旅、產城融合,近年來共投資過億元,建成北庭博物館,修繕車師古道和千佛洞,舉辦“北庭民俗文化節”“車師古道覽勝”“相約北庭園-尋訪侏羅紀”等文化旅遊主題活動,將歷史文化元素植入景區發展。

7月14日,木壘縣特色畜牧產品展示暨賽馬大會在哈扎納特國際賽馬場開幕。木壘縣將體育賽事與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四季旅遊,推動旅遊業向“全景、全業、全時、全民”邁進,實現季季有景、處處皆景。

“文化+旅游”融合,“诗和远方”牵手,昌吉州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賞千畝油菜花、品純正特色美食、體驗民俗節慶,7月21日,奇臺縣第六屆“中國奇台恐龍·美食文化節”開幕,激盪奇台旅遊“一池春水”。據統計,短短3天時間,奇臺縣旅遊消費總額達1.6億元,創造了全年旅遊的新高峰。

特色美食展、新疆小曲子展演、各族學生學唱京劇、猜燈謎……這兩天,昌吉市杜氏旅遊景區熱鬧非凡,該市“絲路庭州嘉年華·我邀親戚逛昌吉”百日文化旅遊系列活動開幕,共推出近百項特色旅遊主題活動。

連日來,瑪納斯縣亞洲風情旅遊節正如火如荼地開展,皇家大馬戲人氣爆棚,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感受馬戲的魅力;中華碧玉園拳王選拔賽,給遊客不一樣的文化體驗。

在風景中品味文化,詩與遠方就在這裡。文化吸引遊客,旅遊讓文化重生,文旅深度融合,為人們貢獻了更多有內涵的旅遊目的地。

構建文旅創新增長極

從古樸農家小院到千年古鎮,從大美溼地公園到聖水之源……走進昌吉,一幅幅美輪美奐的原生態鄉土風情畫卷徐徐展開。

7月27日,在古色古香的昌吉小吃街上,天南海北的遊客熙熙攘攘,文化旅遊的深度融合提升了昌吉小吃街的魅力指數。今年5月以來,每天都在三四千人次,雙休日每天遊客人數都過萬。

“文化+旅游”融合,“诗和远方”牵手,昌吉州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木壘縣有中國傳統村落、木壘書院、中國鷹嘴豆之鄉、中國刺繡之都、中國長眉駝之鄉、絲綢之路新北道重要驛站等幾大名片,漢農耕文明與草原遊牧文明在這裡相匯交融。

昌吉市“樂活小鎮”是文化與旅遊結合的新業態,剛剛開業兩年多的“樂活小鎮”已享譽烏昌地區。

走進“樂活小鎮”,除了新疆特色美食小吃,這裡還彙集了幾十家特色陶藝、私人定製花坊、手工木藝、特色酒吧、音樂工作室、書店等文創小店,“樂活小鎮”用時尚文化定義了人們的休閒生活,成為昌吉旅遊的新熱點。

在昌吉州旅遊局局長張子斌看來,旅遊促進文化傳承發展,文化促進旅遊提質升級,文旅融合並非簡單相加,而是通過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跨界融合,形成具有地方文化內涵的新的經濟增長極。

提升文旅品牌競爭力

“借一江春水、贏十里風光”,跟著文化去旅遊,既是文化發展的需求,也是旅遊升級的必然。昌吉人深諳此理,不斷加快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的整合,打造文旅融合新業態,提升旅遊產品核心競爭力和生命力。

昌吉州利用科技工程、科普場館、科研設施等發展科技旅遊;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發展紅色旅遊;依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村落、文物遺蹟及美術館、藝術館等文化場所,推進劇場、演藝、遊樂、動漫等產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文化體驗旅遊;以新疆大劇院、縣市文創產業等為支撐,打造文化旅遊品牌,講好“昌吉故事”。

文旅融合,旅遊升級;文旅融合,腳步鏗鏘。近年來,庭州文化與旅遊的融合漸入佳境。

“文化+旅游”融合,“诗和远方”牵手,昌吉州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以“昌吉禮物”為抓手開文創產業之新風——

“品昌吉,禮世界。”近年來,昌吉州以“昌吉禮物”品牌為核心抓手,大力發展文創延伸產業,首批18家“新疆禮物昌吉標準體驗店”投入運營。

以文化作品為支撐,綻文旅融合之新顏——

發揮好昌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新疆曲子項目展廳的作用,傳承剪紙、刺繡、新疆曲子等項目,吸引遊客參與體驗。促進大型實景民族歌舞秀《千回西域》、音樂劇《別失八里》的市場化演出。促進農村文化大院試點,在旅遊鄉村推出一批民俗演出產品。

以優質文化為內核,展文旅融合之新境——

突出縣市特色,構建特色文化旅遊融合展示區。著力培育天山草原風光遊、大漠戈壁景觀遊、絲綢之路文化遊、現代城市休閒遊四大特色,構建“人文、自然、文物、山水、民族、生態、產品”等交相輝映的文化旅遊新格局。重點培育以昌吉市文旅小鎮為中心的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特色小鎮;以吉木薩爾縣北庭都護府遺址為中心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研學教育基地;以木壘縣四道溝遺址、呼圖壁縣康家石門子巖畫為核心的遠古文化展示區;以瑪納斯縣中華碧玉園為核心的碧玉文化體驗區;以木壘縣、奇臺縣為重點的農耕文化體驗區;以阜康市新疆工業展館為代表的工業旅遊展示區等。用文化的理念發展旅遊,用旅遊的方式傳播文化,實現文化和旅遊良性循環、合作共贏。

立足全局,方可成於一域;成於一域,方可立身全局。精品線路,串起昌吉文旅融合之魂;內外兼修,讓歷史文化遺存煥發新生;文藝作品,擴大歷史文化遺存影響力。

古樸秀美吉祥地、昌盛庭州競發時。昌吉州正立足全疆、放眼全國,全面發力文旅融合發展。

本文插圖均來自網絡。

“文化+旅游”融合,“诗和远方”牵手,昌吉州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