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指数级的变化!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随着科技进步,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但多半信息都没用的世界。每天被各种头条轰炸,然而浏览那么多惊世骇俗的标题文章后,依然没有过好这一生。

每个职业人都面临各种加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和职场环境。据一项调查显示:世界500强的存在时间已经缩短到了30年。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毕业就创业,创业就创成了一家世界500强,30年后,在我们50多岁还没退休的年纪,这家公司就倒闭了。

另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大城市,离婚率已经攀升到了将近50%,这还不包括各种外来人口婚姻登记在家乡的各种“漂”们。一辈子从一而终在一家企业,和一辈子从一而终和一个人过日子,好像都即将成为“历史现象”。

这种现象,用一个科学的描述,叫“吓尿指数”,说的是一个人去到多久之后的未来会被吓尿。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指数级的变化!

比如乾隆突然踏入时空隧道,穿越到了200多年后的今天。

看到满眼的互联网、视频通话、移动支付,更别提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黑科技。

像他一个还不知道“电”为何物的人,震惊、惶恐、三观颠覆,这些词恐怕都不足以表达他的心情。

这里吓尿指数大概就是200年。

然而,同样往前推200多年,明嘉靖皇帝要是穿越到乾隆时期,可能就觉得不过如此,并没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适应起来毫无压力。

所以说,不同时代要想经历吓尿体验,间隔的年数是不同的。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快,吓尿指数正变得越来越短。换句话说,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指数级的变化。

“吓尿指数”的提出者、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认为,人类在21世纪的进步将是20世纪的1000倍,下一个吓尿指数可能只需要几十年甚至更短。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指数级的变化!

身处这个时代浪潮中,我们感受尤其明显。

1997年,IBM的超级计算机深蓝打败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引发全球热议。

而隔20年后,计算机打败人脑已不再是什么新闻了。现在关注的是机器与机器的对决。

2017年,谷歌的AlphaZero 程序击败了2016 年的全球计算机国际象棋冠军——Stockfish 8 程序。

更可怕的是,AlphaZero 从零开始学习国际象棋,到准备好跟Stockfish 8 对局一共用了多久呢?4小时。你没看错,就4小时。

面对这样一个指数级变化的世界,我们可以期待怎样的未来?或者说,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来提前应对未来?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指数级的变化!

一、数据是21世纪最重要的资产

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正在颠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数据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资产。

数据争夺赛已经开始。数据巨头们现在评估APP和产品的标准已经不是能赚多少钱,而是能收集到多少数据。

有些产品哪怕不赚钱,甚至短期内亏损,但只要能获得数据,就价值连城。

所以,不管数据有什么用,最好先有了再说,因为这可能就是控制和塑造未来生活的关键。

至少在目前,人们都还很乐于放弃自己最宝贵的资产(他们的个人信息),来换取免费的电子邮件服务和可爱的猫咪视频。

就有点儿像某些非洲原住民部落,不经意间就把整个国家卖给了欧洲国家,来换取廉价的珠子和饰品。

以后几乎所有决定都得依赖网络,想阻止数据外流的难度可能越来越大。

二、我们已成为数据巨头的商品,而不是用户

谷歌、Facebook这些数据巨头靠提供免费信息、服务和娱乐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但是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取得我们的大量数据。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早已不是他们的用户,而是他们的商品。

从长期来看,只要他们取得足够多的数据和运算能力,就能破解生命最深层的秘密。

不仅能为我们做选择或者操纵我们,甚至可能重新设计生命,或无机的生命形式。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指数级的变化!

三、人类寿命显著延长,你可能每10年就得换个职业

随着基因工程、再生医学和纳米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的寿命可能会延长到120岁以上,养老产业很可能成为人类劳动力市场成长最快的行业。

库兹韦尔(“吓尿指数”的提出者、未来学家)甚至认为,到2050 年,只要身体健康,钞票也够多,人类都可以大约每10 年骗过死神一次,从而长生不死。

寿命延长后,人类社会的家庭结构、婚姻和亲子关系、个人职业生涯,以及整个社会的保险、退休金、卫生系统和财政制度等等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象一下,如果能活到150岁,就算40 岁才结婚,后面仍然有110 年可活,多次结婚的情形可能会日益普遍。个人的职业生涯将会比现在长得多,今天50岁的你可能已经不想改变,追求稳定的下半生了。

但在未来,可能到了90岁仍然必须每天学习新知识,甚至每10年就得换个职业。

五、与其想赢过AI,不如把重点放在与AI的合作上

失业的威胁不只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兴起,而是因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融合。未来,别说一辈子做同一份工作了,一辈子做同一个专业领域也不太可能。

人类与其想赢过人工智能,不如把重点放在人工智能的维护和运用上。

比如说,因为无人机取代了飞行员,有些工作确实消失了,但同时在维护、远程控制、数据分析和网络安全等方面也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工作机会。

因此,未来几十年的就业市场的特点,很可能在于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合作,而非竞争。

从警务到银行等各个领域,“人类+人工智能”的表现都能超越单纯的人类或单纯的计算机。

六、货币体系面临大变革,未来政府可能会针对信息征税

今天的金融体系已经变得极为复杂,而随着人工智能不断改进,金融可能很快就会成为没有任何人类能够理解的领域。

例如,未来的交易可能多半不需要再使用本国货币甚至任何货币,国家将不可能再针对货币所得来收税。

因此,政府可能需要推出全新的收税方式,例如可能针对信息来收税。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指数级的变化!

七、家长和老师要教给孩子的是拥抱未知的能力,而不是信息和技能

传统的学校教育教给孩子太多的信息,太多的既有技能,而技术的发展可能让这些东西很快过时。

过去,听大人的话会是安全的选项,但今天他们告诉你的很可能是过时的偏见。

想适应未来的世界,现在我们该教给孩子的是“4C”

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

沟通(communication)

合作(collaboration)

创意(creativity)

或者说,学校不应该太看重特定的工作技能,而要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最重要的是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