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托少爺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No.40 傑瑞德·萊託

Jared Leto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世界上並不缺少特立獨行的人,缺少的是勇氣與才華並存的人。

很少人能活成傑瑞德·萊託這般自如的樣子,他有著如天氣一般多變的造型,為了拍戲可以豁出性命,拿到奧斯卡小金人的同時,又任性地開著自己樂隊的巡迴演唱會並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搖滾樂隊史上最長巡演”的紀錄,另外還是世界攀巖的頂尖高手...

他絕對是為數不多的,希斯·萊傑之後最適合扮演小丑的演員之一,不管戲裡還是戲外,他的行事怪異,他的自帶邪氣,他的敢於挑戰,都與小丑的特質十分類似,更別說他一等一的演藝實力。

有人可以固執地說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但卻不得不承認,傑瑞德·萊託超常的勇氣與才華是無與倫比的。別說達到他的成就,能有他一半的勇氣和專注,多數人就不會活得那般平庸無奇。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第一重勇氣:為夢想流落街頭

為了能上到自己心儀的藝術學院,實現自己的導演夢,傑瑞德·萊託必須自己做各種兼職幫補學費。當他意識到當演員是一個更實際的路徑之時,乾脆直接退學,隻身來到好萊塢所在的洛杉磯市。

顯然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堅持讀完大學起碼能有張靠譜的文憑,輟學放手一搏,想得簡單,實行起來就不是那麼好玩了。經歷了數個月的瘋狂試鏡,這期間需要忍受各種譏諷嘲笑,飢寒交迫,甚至要睡在大馬路過夜,他才勉強算得上一個職業跑龍套。

他1991年來到洛杉磯,直到1994年才有了可以擺上檯面的作品,受到美國青少年熱捧的劇集《我的青春期》。憑藉著和女主的對戲表演,在擁有無限機遇的好萊塢,傑瑞德·萊託得到了許多新的片約,事業終於有所轉機。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早期經歷和很多如今的天王巨星類似,哪怕是許多平凡人,也敢於為了夢想餓肚子露宿街頭,沒有這一重勇氣,談何夢想與追求。

然而就在傑瑞德·萊託可以乘勢更上一層樓,他展現出了常人不常有的氣魄,拒絕熱門的商業片,接拍自己喜歡的小眾文藝片。這個決定讓他又熬了至少5年時間,才再次進入大眾的視野。

第二重勇氣:吃苦耐“虐”

1999年,傑瑞德·萊託得到了與《七宗罪》導演大衛·芬奇合作的機會,出演《搏擊俱樂部》《搏擊俱樂部》的偉大,其中一點體現在,所參演的演員之後大多都繼承了電影的精神內核,成為好萊塢特立獨行的存在。

傑瑞德·萊託也不例外,他不但特立獨行,還成為了不折不扣的異類。除此之外,從《搏擊俱樂部》開始,他開始了自己的受虐之旅。他曾說過,當年所籤的合約上有一條是受虐條款,然後電影裡他被愛德華·諾頓揍成了阿媽都不認得的模樣。他飾演的Angel Face也是搏擊俱樂部成員中比較搶眼的一個。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一年後的《美國精神病人》,只是打打醬油,就被砍到慘不忍睹。02年的《戰慄空間》,又被火痛苦燃燒。戲裡還可以靠化妝借位等技術“造假”,戲外他必須親自為角色吃苦受虐。

2000年成名代表作《夢之安魂曲》,減重28磅,成功詮釋癮君子Harry一角,逼真的毒癮表演很讓人懷疑,他是不是真的吸食了毒品。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2004年他得到與大導演奧利弗·斯通合作的機會,參演《亞歷山大大帝》,增重15磅,惡補古典歷史,並與柯林·法瑞爾上演同性情感戲,貢獻了腐女福利;最瘋狂的一次增重是有關約翰·列儂的電影《第27章》,增重近70磅,不需要劇組化妝,儼然已是一副阿媽都不認得的模樣。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之後不到兩個月,為了樂隊的巡演,他很快恢復了搖滾主唱應有的帥氣樣子,然後又一次因為身體無法承受住進了醫院調養。

退出大熒幕“修養生息”數年之後,傑瑞德·萊託接到了一個自己難以抗拒的角色,《達拉斯買傢俱樂部》裡的“女孩”Rayon,但只有3個星期的時間給他準備,一個搖滾主唱需要變成一個被艾滋病侵蝕的病人。

於是他選擇了絕食。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依靠著打營養液維生,蠟脫了全身的毛髮的勇氣,他成功化身成Rayon,又又又是一副阿媽都不認得的模樣。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電影的成功和奧斯卡最佳配角無疑是最好的回報,哪怕他從來沒有想過,他這種另類的人會得獎。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等到演《自殺小隊》裡的小丑,為了增重每隔一兩個小時要吃一頓飯,也不算是什麼異事了。

而且為了角色增重減重摺磨自己身體的演員並不是少數,貝爾,錘哥,馬修同樣是當中的佼佼者,不過能擁有這重勇氣,經得起痛苦折磨的人,基本都是優秀階層的了。

第三重勇氣:做別人認為是錯的決定

“我經常做不同尋常的事”傑瑞德·萊託這樣描述自己。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有大學文憑放著不要,有熱門電影擺著不接,還不是他做過的,別人看來最“傻”的錯事。

正當自己憑藉

《搏擊俱樂部》、《移魂女郎》、《夢之安魂曲》等高分好評的電影在好萊塢獲得讚譽,可以順勢躋身一線影星之時,他居然選擇了去玩音樂。不是玩玩的那種,他真的拒絕了很多電影,和個哥們一起發行了一張搖滾音樂專輯《30秒上火星》,可是身在好萊塢,這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好在,最終的結果沒有辜負他們的才華。他們的樂隊正式大名鼎鼎的“30 Seconds To Mars”,翻閱他們創造的成績:單張專輯全球銷量突破500萬,309場世界巡演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約80個獎項和數百項提名。

而這一切,只是為了和哥哥最初定下的音樂夢想。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早在出演《搏擊俱樂部》之前,傑瑞德·萊託就和哥哥山農·萊託組建了“三十秒上火星”搖滾樂隊,一直等到傑瑞德·萊託有了些名氣後,樂隊才有機會發片,沒想到第一張專輯就一炮而紅。

樂隊步入正軌之後,傑瑞德·萊託基本是電影音樂雙線操作,第二張專輯籌備發行的時候,他還順便和尼古拉斯·凱奇一起演了豆瓣8.6分的《戰爭之王》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2009年第三專輯,全球銷量突破500萬的《This Is War》發行的時候,他的電影作品《無姓之人》同年上映。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他們玩樂隊真的只是為了藝術,當年和百代唱片簽約根本沒有仔細看條款,只想有機會就抓住,導致了2008年的百代唱片狀告自家藝人事件,萊託兄弟因為沒有按條款交夠一定數量的作品,被起訴賠償3000萬美金。

鉅額賠償一事瞬間在各媒體炸開了鍋,根據傑瑞德·萊託回憶,那是確實是一段艱難的時光,你不可以不把3000萬美金不當一回事,這有可能直接毀滅你的人生。

所有人都以為“三十秒上火星”樂隊即將完蛋的時候,面對猶如天塌下來的難關,傑瑞德·萊託發起了反擊,最終保住了樂隊,並順利發行了第三章專輯,專輯名字正是用來形容這次事件,“This Is War”

之後他親自導演,拍攝了事件相關紀錄片《手工製品》,有興趣的童鞋可以自行了解觀看。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要是換做一般人,恐怕就此被搞垮了。還好傑瑞德·萊託並不是一般人,他相對瘦小的體內蘊藏著驚人的力量。在他的面前,沒有不可能的事,只有不想做的事。

第四重勇氣:挑戰不可能

如果沒有十足的勇氣,小丑這個角色根本沒法接下來。原因大家都清楚,《黑暗騎士》裡的希斯·萊傑威望實在是太高了,時間過去了還不到10年,再次出演勢必會被認為是要挑戰神話,然後被網評痛罵。

心急的DC希望小丑重新出現,來幫助DC宇宙抗衡漫威。於是他們找來了傑瑞德·萊託,這時的他已經是奧斯卡最佳男配,論作品,論地位,完全不輸希斯·萊傑。

再加上與小丑相匹配的獨特氣質,完全可以確定的一件事是,DC選擇傑瑞德·萊託接任小丑一角,是非常正確的事。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實際上DC在選角方面一直不錯,神奇女俠就是成功的典例。不過在故事方面,DC只能算是爆米花水準。可憐的《自殺小隊》,可憐的萊託,毀在了粗糙的製作當中。

果然萊託版的小丑也遭到了抨擊,網上各種差評就算了,萊託還因此被提名了金酸莓獎最差男配角。

也有支持者認為,和希斯·萊傑版相比,萊託版小丑並不是輸在表演,而是輸在電影的差距。我們也可以看得到,希斯·萊傑的小丑是極致的邪惡,而傑瑞德·萊託的小丑是完全不同的,邪惡之中不失優雅的舉止,兩個小丑各有優點,希斯·萊傑更加瘋癲,傑瑞德·萊託的表演則是更講求收放自如。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兩任小丑根本的區別是,在各自電影裡的地位。希斯·萊傑版貫穿全片,而萊託版小丑呢?只是一個硬加進來的串場角色,和主線故事壓根沒啥聯繫,出場時間甚至被刪減得剩下10幾分鐘...所以拿這兩個版本相比,就好像拿全盛巴薩的梅西和阿根廷的梅西作比較,可比性並不大。

因為感覺受到欺騙,被刪減戲份的傑瑞德·萊託炮轟片方,自己辛苦增重,花時間與專家、醫生、精神病學家、變態、與罪大惡極之人打過交道的人交談,研究和深入角色,到頭來只成為了電影的一個噱頭,努力遭到白費,換成誰都會為此悶悶不樂。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被控告賠償3000萬都無法打倒傑瑞德·萊託,更別說一次不愉快的演出經歷了。很快,萊託在《銀翼殺手2049》再一次證明了自己,他同樣是飾演反派Niander Wallace,這次在較佳的劇本之下,他的表演終於得到了有效發揮。

瘦小的身軀,失明的雙眼,並不影響Wallace作為大公司總裁的氣質,萊託用嫻熟的演技呈現出了的Wallace心思縝密,宏大野心,以及莫名的恐怖。

要知道《銀翼殺手》是科幻界的聖經,不僅片方要敢拍,演員也要敢演,萬一有什麼差錯,換來的會是毀經典的罪名。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但傑瑞德·萊託就是那種敢於挑戰的人,同時他對於他人的目光,他也是毫不在乎,因為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沒有什麼不對的。

第五重勇氣:無視他人的異樣目光

如果說為了拍戲增重減重是常事,那麼為了拍戲犧牲自己的形象,甚至是自己的聲譽,足夠理智的人會懂得把握分寸。

然而傑瑞德·萊託和希斯·萊傑一樣,做一件事,特別是演戲,就會全身心投入,肯付諸行動。這是他們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為了角色去探訪做研究不算什麼,在拍攝《夢之安魂曲》時,傑瑞德·萊託在餓肚子的時候跑去超市看架子上的食物,甚至真的試著偷走一兩件。他飾演的角色Harry,因為沒錢買毒品而被迫犯罪,這樣做可以幫助自己保持一種罪惡感的狀態。

只是萬一被抓現行,那可真的不好解釋了。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超市作案更瘋狂的一次是《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為了能體驗角色Reyon的心理,他真的穿著女裝就走進了超市,結果和電影裡呈現的一樣,其他人對他指指點點,惡言相向。

所以我們才看到了Reyon非常自然地走在超市購物,在酒吧無視他人言語的戲,不知道的人可能會以為劇組真的找了個變性人來演。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試想如果真的當場真的有人認出他是知名演員兼歌手傑瑞德·萊託,他會何等的尷尬。

或許他根本不會感到尷尬,既然這樣做了,他就有無視他人的異樣目光的勇氣,他可以忍受一切指指點點,只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即可。別人說什麼不重要,可真正毫不在意的,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想得簡單,現實中就不是一回事了。

傑瑞德·萊託可以說是極端的自我主義,外界的事物好像根本無法對他產生任何影響。他沒有被音樂耽誤演戲,也沒有被演戲耽誤音樂,更沒有被好萊塢的虛榮所迷惑,傲嬌的他還說,我不幫別人制作和創作,於是他到現在還沒有自己導演過的電影長片,真正地實現自己的導演夢。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萊託少爺超常的魅力也吸引了“黑寡婦”斯嘉麗·約翰遜、林賽·羅韓等女星的愛慕,可惜萊託少爺眾所周知的兩段感情都無疾而終。如今將近47歲的萊託少爺,婚姻對於不在乎外界看法的他來說,自然也是可有可無了。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大概就是傑瑞德·萊託這個樣子了。

只是要活成這個樣子,就算有超於常人的5重勇氣還是不夠的,你還需要有過人的才華,捍衛自我的能力,和視死如歸的決心。

要麼全力以赴,要麼一事無成,我們都還可以選擇。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希斯·萊傑之後若有小丑,必須是這個癲狂到變形的萊託少爺

我們都期待自己的存在是特殊的,到頭來卻平凡不已。

——《銀翼殺手204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