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心綜合徵」 是怎樣一種病

“膽心綜合徵” 是怎樣一種病

在臨床中, 有些人並沒有冠心病史, 但卻在患膽囊炎、 膽石症等膽道系統疾病後, 繼發了冠心病心絞痛, 這種症情表現我們稱為“膽心綜合徵”。

大多數人都讀過《三國演義》, 在三國末期,蜀漢衰落, 被曹魏所滅, 蜀國大將姜維想通過詐降、 挑動魏國內部爭鬥而達到復國之目的。 但就在關鍵時刻的混戰中, 武藝高強的姜維卻“心痛發作, 昏迷倒地”, 站起來後也終因無力支撐而拔劍自刎。 當魏軍剖開姜維的肚子時,卻發現“其膽如雞卵”, 小說本意是想要讚揚姜維“藝高人膽大”, 但在現代看來, 這段描述也正好證明了姜維患了嚴重的膽道系統疾病, 膽內有大量結石甚至發展成了膽囊積液, 極有可能是“膽心綜合徵” 的急性發作讓他前功盡棄、 功敗垂成。

大家都知道心臟屬於循環系統, 而膽則屬於消化系統, 二者“風馬牛不相及”。 其實在中醫學看來, 二者是有相互關聯的。 首先二者在經絡上是有聯繫的,《靈樞·經別》 指出“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 合於厥陰 ; 別者入季脅之間, 循胸裡屬膽, 散之上肝, 貫心, 以上挾咽”, 就是說從經絡上來看膽與心可直接相通。 其次二者都主火,心主君火,膽主相火,君火在相火的支持下,才會發揮正常功能, 否則就可能出現“心虛膽怯”等症情。

膽心綜合徵的症狀表現, 大多有膽道溼熱或痰溼過盛的症狀, 如胸脅脹痛、 胸中憋悶、 嘔惡腹脹、 食慾不振、 口乾口苦、 小便短赤、 舌苔黃膩或白膩、 脈弦數或弦滑等, 甚至還會出現膽絞痛。 而另一方面則又會出現冠心病的症狀, 如胸悶、 心前區疼痛、 心悸、 早搏, 甚至心絞痛等。膽心綜合徵所表現出的心絞痛等心臟方面的症狀, 大多因飽食、 過量飲酒以及勞累、 情緒激動等誘發, 疼痛時間往往比單純的心絞痛時間長,而且含服硝酸甘油等急救藥效果較差。

臨床實踐表明, 對膽心綜合徵採用中藥治療往往會取得較滿意的功效。 筆者認為, 治療宜採用清利肝膽溼熱或健脾化痰利溼等方法, 並配合活血化瘀、 理氣止痛等法則。方用大柴胡湯、 溫膽湯、 龍膽瀉肝湯、 血府逐瘀湯、 枳實薤白桂枝湯、 金鈴子散等。此外, 金錢草、 丹參、 三七、 水蛭等常隨證加減。

對因膽道疾病而誘發的膽心綜合徵患者, 膽道疾病若能及時得到手術等治療方法根治, 冠心病的症狀也往往會消除, 心絞痛不會再發作。 而手術最好在沒有膽絞痛、 心絞痛發作, 症情平穩時進行, 這樣不但安全、 痛苦少, 花費也較少。 即使膽石症患者同時又患有冠心病, 只要心功能不是太差, 沒有嚴重的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等表現, 在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同樣可進行膽道取石或切除膽囊手術。


“膽心綜合徵” 是怎樣一種病

“膽心綜合徵” 是怎樣一種病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零售價:RMB12元

郵發代號:82-654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雜誌所有,轉載、摘錄請註明出處。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