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养生的重要一环,食药粥御暑热

夏秋季节天气炎热,人体胃肠功能受到暑热刺激大为减弱。如何保证胃肠功能正常,使饮食物对机体起滋养补益作用,增强人体抵抗力,有效地抗御暑热侵袭,是夏秋季节养生的重要一环。药粥能有效地抗御暑热侵袭,可健脾开胃,增强抵抗力,降温补液。

荷叶茯苓粥

取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

先将荷叶煎水,捞去渣,加茯苓、米同煮为粥,加糖食用。荷叶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的作用;茯苓有健脾祛湿、宁心安神、止泻痢之效,二者合用,对暑热脑涨、胸闷尿赤、湿热泻痢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此粥对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神经衰弱患者亦有一定疗效,且是老年人夏令解暑佳品。

赤小豆粥

赤小豆50克,绿豆40克,粳米100克,同煮为粥,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赤小豆有行水祛湿、解毒排脓之功;绿豆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之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绿豆还含有降血压、降血脂的成分,绿豆衣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

夏天,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时喝一碗赤豆粥,顿觉暑消渴止,神爽身轻。动脉硬化、高血压、肥胖、痈肿疮疖患者最适用。

芦根粥

取鲜芦根100克,切断,加水煎熬,取汁与粳米100克同煮成粥,可供夏季午后凉服。

芦根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呕的功效。芦根粥适于暑热烦躁口渴或郁热内发、牙龈肿痛及胃热呕吐、肺热咳嗽等患者服用。

暑热后期余热未清或持续高热的病人,尤其是儿童,服此粥,能收到较好的退热效果。

藿香粥

将藿香15克放入砂锅内,加沸水煎5~10分钟后,去渣取藿香汁。另把粳米6克淘洗后入锅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兑入藿香汁,稍煮一二沸即可食用。

藿香理气和中、祛湿解暑、香气浓郁,有助胃气、开胃口、进饮食的作用,《本草正义》指出:“藿香,清分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快胃,振动消阳妙品……芳香能助中州清气,胜湿辟秽,故为暑湿时令要药。”

据药理实验证实,藿香含有一种挥发油。这种挥发油对胃肠有镇静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并能扩张微血管,抗菌消炎。

因此,藿香粥不失为一种夏令保健佳粥。

麦冬粥

麦冬30克,打烂,先煎浓汁去渣,入粳米、糯米各60克煮粥,随意服食。

麦冬味甜微苦,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与米为粥,甜而适口。

可治夏天元气虚弱、咽干口燥、心烦不寐、燥咳无痰,兼有预防中暑作用。

西瓜粥

取西瓜瓤500克去籽,切块备用。将粳米或糯米10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西瓜瓤再滚沸几下即可。

西瓜有开胃口、助消化、利小便、促代谢、祛暑热、解热毒、润肌肤之妙用。与补中和胃的米合用,有利于肾炎水肿、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并有预防中暑的作用。

薏苡仁扁豆冬瓜粥

取炒白扁豆100克,薏苡仁10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同煮至熟烂为粥,早晚分2次服食。

白扁豆能消暑化湿,健脾止泻,与薏苡仁合用,具有健脾益胃、消暑止泻之效,是脾胃虚弱的老人、久泻疳积的小儿最理想的夏令药粥。

夏秋季节养生的重要一环,食药粥御暑热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夏秋季节养生的重要一环,食药粥御暑热

零售价:RMB12元

邮发代号:82-654

夏秋季节养生的重要一环,食药粥御暑热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夏秋季节养生的重要一环,食药粥御暑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